lampad8
发表于 2010-12-10 10:51:21
可以开盘转录磁带吗?
香茶一杯
发表于 2010-12-10 10:51:29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这才是本坛的兴旺之道,支持红灯。
dalplex
发表于 2010-12-16 22:57:46
这种复制的效果怎么样?
如果达不到接近的水平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xman22
发表于 2010-12-18 22:15:36
支持支持支持
bmw08312
发表于 2010-12-21 22:12:07
支持 {:soso_e113:}
shangzz
发表于 2010-12-30 09:39:33
强烈支持,热切期待
kevinlovemusic
发表于 2011-1-6 11:50:56
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了。
国内有两轨原版的人本来就不多。价格如此之贵,品种如此稀少,也注定了主人会比较爱惜带子。
有2轨原版的人也都是不差钱,不爱露面的人,所以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翻录这件事情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老风的
发表于 2011-1-6 21:43:30
等待ing
studer2011
发表于 2011-1-22 18:44:16
急切期盼
dalplex
发表于 2011-1-22 19:11:27
关键的翻录的效果如何?
kevinlovemusic
发表于 2011-1-23 12:13:34
关键的翻录的效果如何?
dalplex 发表于 2011-1-22 19:11 http://kaipanji.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先找到愿意复制的人再谈复制效果也不迟。呵呵。
没人愿意做这事儿,太耗费精力。
hzshzs
发表于 2011-2-7 19:47:51
关键的翻录的效果如何?
dalplex 发表于 2011-1-22 19:11 http://kaipanji.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有偿翻录过一些,效果还是很接近原版的,对于部分声道不平衡、声音偏暗、偏亮、杜比录音的原版带来说,在录音过程中通过适当调整录音EQ、录音偏磁、杜比放音EQ,甚至还可以获得比原版带直接放音更好的效果。但是很费时,要针对不同的磁带精细调整好录音电平、偏磁、声道平衡等等,费时费力还要磨损放音机和录音机的磁头,算来成本不低,收费高了受众受不了,收费低了又做不下去,难!
红灯记
发表于 2011-2-7 20:00:45
站长所说的有道理,如果能配上一台上好的调音台就更好了。
dalplex
发表于 2011-2-7 21:07:47
如果把调音加进来就有点个人的因素掺在里面了。属于再创作但是很难说能被所有的人接受。
所谓复制就是原汁原味。
hzshzs
发表于 2011-2-8 10:04:53
本帖最后由 hzshzs 于 2011-2-8 10:14 编辑
如果把调音加进来就有点个人的因素掺在里面了。属于再创作但是很难说能被所有的人接受。
所谓复制就是原汁原味。
dalplex 发表于 2011-2-7 21:07 http://kaipanji.5d6d.com/images/common/back.gif“调音”之说,一方面在程度上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在适用对象上只是针对音质上有缺陷的原版带。
一盘50、60年代的开盘原版带或者母带,摆在今天的发烧友或者音频工作者面前,怎样才能播放出尽量原汁原味的声音可不是有一台状态良好的开盘机就行了。这其中既有当时录音就存在的技术差异也有漫长岁月的消磨变异。
比如杜比录音的开盘带,有的不必使用杜比放音,直接放音就比较好,用了杜比放音声音反而昏暗;有的不用杜比就明显偏亮些、用了又偏暗些,怎么办?其它相当多的非杜比录音的原版带在声音“平衡度”上也是参差不齐的,原因如上述。
对于模拟录音的CD版来说,怎样播好母带、怎样调整出市场需要的音效,就是唱片公司要做的工作了,当然,最后的成品已经是数字音频了。
对于发烧友来说,怎样玩好开盘机、怎样播好原版带,要做的事情和唱片公司是一样的,但只能靠自己,一般来说在技术上、硬件条件上可就比唱片公司差远了,好处在于:自己做主决定“母带”处理过程(或不处理)、不必数字化、直接听模拟声。
以上是玩开盘机、原版带的一些个人见解。
dalplex
发表于 2011-2-8 10:14:37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作一些调整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我觉得所谓昏暗/明亮都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在内。
怎么把握这个度就是再创作了。是否成功也不一定。就是唱片公司再版也有被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