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超新自用德国REVOX B150功放
01、卖品种类:功放02、卖品型号:德国REVOX B150功放
04、卖品来源:二手
05、卖品位置:深圳
06、电压频率:交流工作电压220V,电源频率50Hz、60Hz
07、外观成色:正常使用痕迹
08、内部成色:超新(见图片)
09、修摩情况:自用、无修无摩
10、工作状况:极佳
11、卖品缺陷:正常使用痕迹
12、卖品价值:4500元
13、可否议价:自用物品,低价转让,不议价。
14、运输方式:由双方协商约定
15、运输费用:买方支付
16、运输保险:由买家确认
17、保险费用:双方协议支付
18、包装方式:纸箱、纸箱泡沫、打木架
19、置换方式:先款后货或德邦代收
20、置换保障:包到手正常使用
21、中介与否:支持论坛中介
22、联系电话:13902908495、QQ:1084497595
23、付款方式:工行卡6212264000025302940
24、特别说明:(卖家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專業的最佳音響示範 Revox B-150 試聽報告
-------转自台湾《音响论坛》杂志
Revox想必不需要筆者作多言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她是專業音響界翹楚,專業錄音室裡的寵
兒。今天這部B-150綜合式擴大器的試聽報告,算是筆者拖稿較久的一次,除了她的音質不
錯,頗為吸引筆者的注目外,另外就是因北平爆發出震驚世人的慘案,在沒有心情寫出對
B-150的美好印象下,不欲輕易動筆。當然,北京事件的沈痛和省思,不在本刊專業範圍討
論之列,但是我們這些聽高級音響和挑剔器材優缺點的評論員,也必無法忍受這樣的事
實。汗顏的是,我們躲在冷氣房中評論之際,彼岸卻無辜地犧牲了許多只不過是要求一點
點自由的人民。相較之下,我們何其幸運?
強忍悲痛為您介紹這部好機器,也希望筆者不要因心情的不好而有筆誤。
高級零件,精工細雕
Revox的確不愧是老廠牌,機箱的製作及內部零件的選用和配置都毫不馬虎。若您打開它的
上蓋,當知我所言不虛。機內的空間沒有絲毫的浪費,各種電路板充滿了機內,配線絕
少,完全堅固硬朗的作風,令人頓起欽佩之意。本機的電源變壓器是封在一個方方正正的
膠亮之內,猜測應該是傳統EI鐵心型。兩聲道採取分別整流供電的方式,可確保動態及聲
道分離度。濾波電容是Philips 15000/63V電解質電容,共用了四顆,也就是每聲道兩只。
供電稱得上是充沛。電路板是可抽換式的,維修上可減去不少的困擾。
本機的訊號切換乃採用電子式控制,所以承接所有鍍金RCA座的電路板上都綴滿了作為輸入
緩衝器用的RC5532及電子開關OG201ACJ。主動電路方面,前置級大部份是由積體電路構
成,編號一律屬歐洲系統,筆者也未見過,所以就沒什麼戲好唱了。倒是一些本地認為發
燒的補品級元件,如WIMA、ERO、ROE等電容,本機中倒是處處可,像是不要錢似的。所以
電容板上一片花花綠綠,煞是美觀。功率級部分,差動用BC550、560小訊號晶體,推動管
和功率管卻是日製品,蠻有意思的。分是C2238、A968、NEC C3012 A1232。這又是一次
東、西大結合。其實本機的內在美中,最受人矚目的,還是那兩塊大型的鋁散熱片,厚實
沈甸,予人高度的信賴感。輸出端採用大型鍍金喇叭端子,也正是專業級的作風。在Revox
身上,看到的電路配布和零件之精,是超越一般品甚多的。
本機的控制全部電子化,訊源切換固然不必多說,就連音量,高低音控制,揚聲器切換,
錄音訊號輸出等一律以電子切換,而且立即顯示在它的螢光顯示幕上,甚為新奇。在印象
中,屬於此類的擴大器不多,音質良好者,更屬鳳毛鱗角,不可多得。下面就讓我們看看
Revox的表現。
這部B-150是筆者聽過的綜合式擴大器中表現得最為均衡的一部。如果將各項評論的標準分
別列項評分的話,在綜合擴大器中,一定名列前矛!
Revox B-150是一部能夠遙控的綜合擴大機,以他們專業領域的技術而言(Revox的另一牌子
Studer是世界頂級錄音器材廠),製造一部綜合擴大機依然是一絲不苟,極中性的音色與極
耐用的特性是他們的不二招牌。
各項評比名列前矛
就讓我為您細細道來。先說頻率響應吧,這是最基本的特性了。許多綜合式機的頻率響應
都不是非常良好,聽來截首截尾,和分離式機有一段距離,可是B-150不同,和我的參考系
統相較,乍聽之下,毫無分別,當然,乍聽之下毫無分別,並非說B-150和SP-9+4004有同
等的表現。只不過在筆者試聽的那麼多機器中,要乍聽之下和參考系統近似的,可說只遇
到過這一部而已。雞蛋裡挑骨頭的話,也只能說音頻兩極的表現「大概」略遜5%。其實將
聽覺數字化是不對的,或許換一個方式說,就是不比的話,絕對分不出來的那種是很寬
的,以Proprius的那張African Sanctus,即俗稱「非洲鼓」的那張CD為例,Track 3
Gloria在樂曲開始不久,遠方的定音鼓就不斷的有重擊出現,一聲聲震人心肺,每一聲敲
擊都是結實的,並且有著實體,凝聚不散。此時二排男女混聲合唱在音場中央向兩邊排
開,男高女低,唱出極富原始情調的聲音。樂曲中也加入了鋼琴,座落於右方揚聲器內
側,而且位置要比人聲略低,音像也在人聲之前。好了,此時大鼓、合唱、鋼琴齊奏,音
量驟然昇高;這張CD的動態不是蓋的,如果此時B-150因禁不住這個驚天動地的大場面而
clipping時,當然不合格。B-150不但沒有任何clipping的跡象,而且動態持續,沒有感覺
到任何壓縮的現象。這是非常令人訝異的。朋友,這只不過是部綜合式擴大器呀!以往聽
Naim,或者McLaren時,總覺得在動態方面有所壓縮。沒有氣動山河之勢,但是B-150顯然
是這方面的佼佼者。而且不論高或低頻,當爆棚時,動態的起伏都是一致的,所以在大音
量時,也沒有音域平衡的問題,對喜歡開大聲聽效果的樂迷們而言,不啻是一大福音。
剛才談到動態時,也順便描述了B-150在音場上的造詣。不錯,層層分明不亂的層次和定
位,音場中各樂器的高低感都可用一目了然形容。為了再證實一遍,選用了一張60年代、
EMI為卡拉揚錄音的選輯,採其中錄得最好的一曲Chabrier的「Espana」。可不要小看了卡
拉揚的錄音,EMI錄出了他全盛時代的氣勢,而且將整個樂團的規模和卡拉揚獨特的樂句起
伏感顯露無疑,在這張CD中,可以看到各聲部的樂器線條、分隔度,成扇形的音場和佈滿
在音場中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樂器位置。最重要的,當然,這是參考系統中所可以體會到
的。B-150呢?我只能再說一遍,如果不立即比較,可能分辨不出來兩者間的差異。也就是
差異雖有,但幾乎可以忽略。只不過在這些定位、層次、高低之間,參考系統有較多的氣
韻懸浮在音場中。B-150就瘦一點,缺少一點聯繫之感。這麼說筆者也知道牽強,但以我的
文筆,也只好如此描述了。
犀利的音場透明度
透明度和解析力亦是現代音響觀的重頭戲,而且要談到這兩點,常令一些有嚴重染色的機
為之退卻。在透明度方面,B-150和參考機一樣屬白熱式的,它們共同的特色就是有非常犀
利的音場透視度及非常清澈見底的高頻。泛音通常是決定透明感的重要因素。主編曾形容
透明感用了台灣玻璃及進口玻璃比喻。筆者借用一次,莫見怪。B-150很明顯的是一塊中上
品質的進口高級鏡片,望去一目了然,沒有什麼景物是朦朧的。當然,若比參考系統,則
泛音的細緻度略有不及。所以在解析力方面,就力有未逮了。這也是B-150至此唯一被參考
系統拋離之點。以ODIN的那張Fairy Tales為例,Track 1 的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中,唱到1分23秒之後,就可以明顯的聽到音場中央偏左的深處,有一個規律性的
噪音出現,非常細微,但解析力好的系統可以輕易判知那是由錄音場所外的一個工地傳進
來的。就是那種重機械地樁所發出來的,當然B-150用電子式開關和電子式音量控制器而損
失掉某些細節的緣故吧?不過由於B-150的音色調適於一種非常中性透明的感覺,失去這個
細節並無損於音樂的再現。
看到機箱內分隔為三部分的設計,以及那造形特殊的散熱片,還有高級的零件,您應該可
以瞭解為何Revox會博得「銅皮鐵骨」之名。
音樂性極佳,要求溫暖者不適
我一再強調B-150的無染色及中性透明並不過譽,因為這真的是一套Monitor級的器材,甚
至我覺得參考系統還有著較為濃厚的真空管味呢。到底是因為SP-9中尚存在有兩顆6DJ8的
緣故?還是B-150太乾澀了,毫不溫暖?但她也絕不冷硬,只不過要求溫暖、潤滑音色的人
仕可能會不太喜歡她。為了要看看她這種中性透明的音質是否有損音樂性,特別用這張60
年代的Mercury錄音來鑑定一下。曲目是J.S.Bach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由匈牙利籍大提琴
家Starker演奏,相信樂迷們一定非常熟悉。他拉的好不好呢?好極了,而且Mercury的極
佳錄音技巧和情感毫不苟的錄進了母帶。在這兩張一套的LP中,有著太多可以測試音響器
材能力的樂段。在此不談其他,只說音樂。當Starker座落在音場中央靜靜的拉著琴的時
候,您可以在B-150的重播之中感到他是位十分冷靜的人,但是手中的一把弓卻時常讓這六
首無伴奏不提琴曲迸出熱情的火花,感情非常自然的流瀉出來,堂音豐富而適度,烘托著
主旋律流暢的進行著,當第一號組曲奏畢,滿心感動的您會情不自禁的從內心發出一聲爆
響的Bravo!這樣的重播效果,您說音樂性如何?當然,許多Hi-End機在調整得當後可以得
到足以起立鼓掌的感動,但是它們的售價就不會如此廉宜了,是吧?再放一張CD,是
Chandos的「The Picnic Party」,Track 13,Two little Sausages,由聲音甜美的
Linda Murray小姐演唱人聲的部分。這首曲子輕快動聽,旋律可以聞之起舞。曾經有一回
筆者的兩位舞界的朋友在我的音響室內聽到了這個曲子,情不自禁的舞了即興。音樂性自
不在話下。B-150呢?我只能說,如果她倆人在場,可能會再「下場舞上一回」。
這是從背板上看到的Revox B-150,那一片密密麻麻的IC,是否透露出什麼訊息呢?音響是
否也該使用「自動化」的操控功能?
最佳的音響示範
B-150筆者手中時間較長,也給予我深刻的印象。其「垃圾進垃圾出」的特出正證實了
Revox在錄音專業界的地位。連這樣一部操作便利(可遙控),全機控制電子化的綜合式擴
大器也可以做到如此無染透明的音質,可以令一些視綜合式機為鬼神的朋友一改其「理所
當然」的看法。另外一點就是說明了專業的看法和音響迷的觀點並無二致-同樣是為了追
求原音動現而努力。Revox在這個價位為我們做了一次最佳的音響示範,筆者對其致深忱的
敬意!也希望欲一的探專業音響領域的朋友們,不要錯過試聽Revox的機會。
好机{:4_472:} {:4_471:}{:4_472:} 好机器啊!{:4_472:} 谢谢! 超新{:4_472:} {:4_472:} 本帖最后由 用卡带聆听Jazz 于 2016-1-5 18:56 编辑
台湾《音响论坛》杂志的这篇文章,是哪年写的? {:4_471:} 开头的评论,,,,,,,,,,,,,, 用卡带聆听Jazz 发表于 2016-1-5 18:55
台湾《音响论坛》杂志的这篇文章,是哪年写的?
自然是公元一九八九年啦{:10:} 谢谢关照 有意请联系 已出,谢谢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