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笔者从事与开盘机相关的工作20来年了,接触最多的是1/4吋二轨机器和2吋24轨机器,2吋24轨机器的录放质量比1/4吋二轨机器好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近几年来接触发烧领域的开友比较多,对1/4吋四轨机器也有所接触,感觉它除了商业带资源丰富以外没有别的长处,虽然偶尔能接触到宽带多轨机器,但都不屑一顾总以为它不是1/4吋二轨机器的对手。, z* q- n/ ?" E. Z" C% I# M. S
然而上个月的台湾之行,彻底的改变了我的看法,所谓的实践出真知。这次台湾之行,我接触了STUDER A80 1/2吋四轨机器和STUDER A820 1/2吋四轨机器,这些机器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毕竟多年不曾加电工作,元器件参数老化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机器未曾开声之时我还对这样的机器不很感兴趣。0 n; q" f7 ^/ L+ n2 M: B" z$ E
第一台先出声的是STUDER A820四轨开盘机,烧友拿出来的是当年台湾某家唱片公司的母带、复制带,尚未接入系统仅用机器上的监听喇叭放音,就已经打动了我的听感,让我放下手中的活,情不自禁的欣赏起来。8 t! C6 B9 b* f% ^3 N
较1/4吋机器来说,1/2吋机器走带系统更加稳定震撼,给人以质感、冲击感等还不用说,其优质的声音表现真实可圈可点:在可听音域范围内的各个频段表现非常平衡,层次分明,声音听感厚实,密度高,高低端延伸平缓,1/4吋和它比较还真的不是一个档次...
5 s# w [9 |, O7 T* h回到南宁后,为了宝岛行程的后续工作,也为了验证这新的认知,笔者找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STUDER A80 1/2吋四轨机器,好不容易将“散落于各处”的走带机构组件和磁头组件凑在一起,也废了好大的精力让它出声了,反复多次的录放结果彻底改变了我先前狭隘的认知,从技术指标和听觉实验来说,宽带多轨机器真的比1/2二轨好,那1/2吋四轨就更不在话下了。
$ T5 M, C+ [: R4 Y3 `对于1/2吋四轨机器和1/4吋二轨机器,笔者以前一直认为这只是简单的数字相等的关系,1/4吋上分两个声轨磁迹与1/2吋上分四个声轨磁迹,不就是简单的等量关系嘛。实际上真的不是这样,我把自己的感悟体会分下面几点和大家共享:
, J* `5 ?4 l& O z+ b1 z" F9 U1、走带机构更加稳妥扎实& X, i" m: Z5 I) A! }0 q" s) M
较1/4吋的走带机构,1/2吋的走带机构更加严密紧凑,磁带与各个着力点的有效工作面积增加,特别是压带轮和主导轴的有效接触工作面变宽,使得磁带的行走受力更加均匀稳定,
: @, }% S( y+ h; F/ g% m2、电机马达的驱动电流大,变化范围宽,使得伺服电路更能自如准确的对张力实施伺服
% L' ], ]$ a: L, U$ |1 W0 J3、在同样的速度情况下,1/2吋较1/4吋的磁带和磁头接触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了相互之间的磨损
8 \6 i! B8 e3 J. \" n# k4、这点恐怕是最关键的一点了,1/2吋的磁带的比1/4吋的磁带无论是带基还是磁粉层都厚很多,我用下面比喻来形容我的感觉:2吋的磁带 1/2吋的磁带和1/4吋的磁带的手感:2吋的似海带皮;1/2吋的似牛皮纸;而1/4吋的磁带的感觉就像是一张报纸。
# x; z+ V' W: y v) p! L1 L5、带基厚了抗拉力增强,不易变形,这会在抖幌率上会有不俗的表现;磁粉面积的增加增厚,会使单位面积的磁性分子数呈N倍的增加,故而可以有更多的磁分子参与记录讯号,记录磁分子的密度增加了,磁通量也就增加,再小的微弱信息也会被记录再案,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3 ]; v7 j! `1 M$ ? ^/ T4 N% Y我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关注一下宽带多轨机器,它会给您带来更加美妙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