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克莱伯的身后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g% J7 }, L/ L# m: |
: Y( q2 l+ j3 q1 y( c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去世后,乐坛又多了一个排外的小圈子。克莱伯是出名的难以捉摸,于是那些见过他现场演出的少数人感到高高在上,剩下的是只能听唱片的普罗众生。见过他的人可以讲给孙辈听,其他人则不能。为克莱伯写讣文的人们简直夸张到疯狂,他们说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指挥家,全然不顾这最高级的意义。克莱伯当然是一位细致的诠释者,能够在布满音符的乐谱中爬梳出那些最关键的细节。1974 年 6 月他首次在科文特花园登上舞台,花了三个小时排练 80 秒钟的《玫瑰骑士》序曲,这对任何乐手都是一堂教学示范,学习结构怎样从音乐开头的乐句展现。. [: ^1 x/ D X) A' C
克莱伯的绝技是他给出的速度总是“恰到好处”,听听 1975 年 DG 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他在凶兆和庄严神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令人惊叹的是,节拍器显示他的版本仅比作曲家随手乱写的速度 108 慢了 8 个点,而那些直译派指挥往往受到这超快速度的误导,一头撞在音乐荒谬性的岩石上。在一个世纪的交响曲录音中,只有托斯卡尼尼、朱利尼和克莱伯能在快速的贝五中全身而退。这三人中,克莱伯是听上去最放松最恰切的。他让乐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并非通过紧张的排练,而是通过紧张的自我准备。虽然他比大部分人要求更多的排练时间,但他也鄙视切利比达克要求 15 次排练来准备一首布鲁克纳交响曲。他有一次还匿名给《明镜周刊》写信嘲笑切利的神秘主义。排练之后克莱伯会在乐手们的谱架上留下礼貌的小纸条:“这部分我觉得可以更有力更响亮一些。万分感谢!克莱伯上。”如此礼貌,以及其他许多绅士的逸事,建立起了一位天生指挥的形象。但他严格限制演出曲目,在 70 年代中期的事业巅峰,他也只演 8 部歌剧、两打交响曲和一些非常规曲目,比如德沃夏克的钢琴协奏曲,还与俄罗斯钢琴家里赫特录制了令人难忘的唱片。之后的 30 年他不断缩减曲目范围。在最后十年中(他 74 岁时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他平均一年只开一场音乐会。他一生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很多人据此说他是个隐士,其实正相反,他在音乐圈里朋友遍天下,只是善意地拒绝所有邀请而已。1 Q, c4 T5 H: E0 K- D+ ^
所以,卡洛斯·克莱伯的出名不在于他的指挥,而在于他的不指挥。他喜欢说他只有等到冰箱的冷冻室都空了时才工作,而且要填满冰箱也不用干很多活。他取消的演出比实际演出要多得多,而且很快就感到无聊。他最后一次在伦敦露面,是 1986 年在科文特花园指挥威尔第的《奥赛罗》,在我看来,他像是在混时间。他的乐句处理很精妙,但摩尔人的妒火中烧没有得到音乐的支撑。认识克莱伯的人觉得他不再喜欢音乐,说不定还厌恶它。先撇开猜测不说,我们无法忽视严父对他的影响。埃里希·克莱伯要求很严,1925 年首演阿班·贝尔格的《沃采克》时排练了 126 次,标志了歌剧现代主义的黎明。埃里希 1934 年出于原则抗议纳粹政策(他不是犹太人),离开了柏林国家歌剧院,在阿根廷度过了战争岁月,所以原来该叫卡尔(德语名)的儿子变成了卡洛斯(西班牙语名)。后来他们一家搬回了东柏林,现在国家歌剧院矗立之所,却经常遭到怀疑。50 年代初,埃里希将专业活力带到了科文特花园,为 Decca 录制了许多一流唱片,但他 60 岁时在瑞士英年早逝,有些壮志未酬的怨念。1 \* u2 h! G/ f) B n8 \0 V
老克莱伯不希望儿子也干指挥,但卡洛斯依然拿起了指挥棒,而且钻研父亲最喜爱的曲目贝五、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玫瑰骑士》、《波希米亚人》和《沃采克》。他在斯图加特歌剧院当了几年音乐总监,此外从未担任过重要职务,他的名声完全靠口耳相传。9 G9 L# @' K- K" o) D4 }$ t; D
不论什么决定了他对音乐的态度,他从不向外人道。他住在慕尼黑郊外的山坡上,家里没有电话。他有一儿一女,太太丝当卡以前是斯洛文尼亚的芭蕾舞者。他去世后几乎一个星期消息才为世人所知,这说不定会让他高兴。6 B5 G8 b$ z+ P# o8 W& a
大师逝去,神话诞生。克莱伯的身后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容许自己指挥时有丝毫侵犯作曲家神圣意图的嫌疑。这一理论的来源是哈维·萨克斯(Harvey Sachs),托斯卡尼尼和索尔蒂的传记作者,他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回忆了 1978 年在斯卡拉歌剧院碰见沮丧的克莱伯,当时他正排练《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为什么我还要试着去指挥?”克莱伯叫道,“我没法让他们理解我想要什么。我根本不该当指挥……我没法忍受错误出现而不去纠正它们……”5 K$ t0 Z7 \, l! ]0 U. z
那种自我怀疑的苦恼在任何指挥身上都会出现,这是职业性哀号。那些将此类时刻神话化的人根本不理解音乐的进程。每一位指挥都知道,如果完美存在,我们就永远不会想听另一场演出,也就没有指挥继续存在的必要。指挥要尽全力接近作曲家的意图,而作曲家的意图是让音乐被聆听,不论是否有错误。没有作曲家会用一生等待一场没有错误的演出。我不认为克莱伯这样的一个讲求实际的人会有不同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