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 a8 e7 S% }1 L, g, V) y4 ~
$ c8 E; o& s9 B% X# y0 Z+ x2 m0 i
9 j) o) O O* G8 B: x% e7 s# ]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手机上的喇叭那么小,播放出来的声音大家都能接受,好像我们也没有感觉到缺少什么,也很耐听6 q1 k9 V% c; G k8 ~
以前老式的收音机,不论是电子管的还是晶体管的,就那么一只廉价的不起眼的喇叭,听起来很过瘾
b0 E; X9 [4 y& L- k# I# D8 {现在被炒得天价的几十年前的旧喇叭,从纸盆到盆架,粗糙无比,可它真的好听
- O) B7 O8 C9 \. O9 I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声音工作者,话剧演员、歌唱演员甚至播音员,他们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并不宽,可就是好听,有磁性有感染力,听起来让人亲和、舒服 H. V8 c& D( r e5 B9 y4 W
现在我们的音响器材,无论是专业的还是民用的,各方面的声学技术指标,诸如频响、动态、信噪比等几乎都达到了人类听觉能力的天花板了;制造材料、技术、工艺的进步早已今非昔比,可是为啥我们听起来除了感觉频响宽、动态足、信噪比极高外,总觉得不耐听呢?, X( z( _% R/ l% r- }$ h
- M7 K. V, P; L0 I2 C* L' \* D+ I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说说咱们人耳的听觉特性,我们人耳的听觉特性通俗地讲师两头收缩的,也就是说,在科学上讲的几赫兹到两万赫兹之间,越往两头就越吃力,几乎接近倍频程的下滑。要让声音听起来悦耳,讨耳,高频和低频的设定要有一个规律。. C8 C S5 b; S
; h. d; ]8 k/ H' U
4 W8 A4 q Z/ Z4 `. f
就拿前文我说的手机喇叭吧,比如华为的、苹果的、小米的等名牌手机,他们的喇叭再现的声音频谱,远达不到HIFI级别,差几百条大街呢,然而通过合理的设置重放的频谱范围,使之符合大多数人的听觉生理特性,就好听,二符合这个听觉的生理特性,符合任何的声音设备,无论是收音机、播放器、耳机甚至HIFI系统
# I+ Y" g G) ]) I2 E
7 ^% l5 F1 K( I9 i 这里不能不提到日本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e# N k& { e* j4 h* K5 W% h9 i
1968年,日本人山本武夫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五十万法则”,大致的内容就是,我们人耳听到的声音的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的乘积等于五十万的时候,主观上的听感最舒适。
7 Y& ?1 n8 U+ [/ Z, b( k' B# l/ s 下面打个比方吧:
' @ Z0 S0 D! J3 X* [低频截止频率是25HZ,高频的截止频率是20000HZ,
/ J7 m' x& ^ a低频截止频率是50HZ,高频的截止频率是10000HZ,- W) b6 Y0 B* d! Y4 ?1 |1 n' O S
低频截止频率是75HZ,高频的截止频率是6666HZ,
" d# I+ h7 R+ ]+ @4 g低频截止频率是100HZ,高频的截止频率是5000HZ,. {/ J! n8 G" b! ]
低频截止频率是200HZ,高频的截止频率是2500HZ,
% I6 _3 U7 }# C以此类推...# A A5 ]& s( c7 H% G
山本武夫的观点,请大家找找他著的《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国内好像没有出版,仅仅是有人翻译部分内容。* ]8 ]. ?3 M* k- G8 w/ h( N
5 T6 w+ R0 `# K& n) z9 ~ 到后来,美国人有个叫Steven W. Smith的,在1981年左右的研究中,发现人耳分辨声音是按照按对数规律,把音频信息按照10个倍频程来分段,上了年纪的老人,听觉分辨力下降,耳朵只能听到9kHz-10kHz,10kHz-20kHz就基本上分辨不出来了,损失了1个倍频程,此前的九个倍频程10kHz以下的还是能听到的,90%的信息还能分辨。如果听觉受损到只有3个倍频程辨别信息就很吃力了。对应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60Hz—1.3kHz左右。如果听觉范围大于4.5个倍频程,分辨信息就不费力,人就感觉舒服,而这个160Hz—3.1kHz范围里,低频下限和高频上限乘积就恰好是五十万。
5 ?5 Z8 R& p! P3 \0 r! S6 l5 W 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五十万法则的应用不是随意的,要求在频率范围要在4.5-5个倍频程,否则不起作用,比如500乘以1000也等于500000,那就扯淡了3 ]; @1 J( ~' Z2 u( [ E
2 S1 Y. M1 y4 g3 V
. P4 G( K2 R* H- h
5 c, N; N8 Y3 S, y5 T+ Y5 Z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