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4-8-10 14:03 编辑
9 B& r7 ?( Q) Z: ?/ H, }
& F! J; L* `3 X' m f7 OSTUDER A820主導軸電機有三個版本(參考SI_093-85_D-E_A820_Mod第22頁)
3 |1 J5 G* k$ E7 \" q) a; ]8 `9 g" } x
1) 1.021.601.00 有飛輪的版本(找不到圖像資料); 必須使用1.820.764.20主導軸電機控制板3 h4 {: i$ @# J s6 f: ^6 x
機器序號" ^! f! w5 f+ _$ g7 T
1027, 1051, 1052, 1055, 1063, 1065, 1067, 1072, 1075, 1076, 1078, 1079, 1088, 1091~1098, 1101~1105
9 b7 ~& Z% q K9 e Y9 v# J7 J
* E: r) S; B- f2 h2 {) S# b2) 1.021.601.81 版本; 使用1.820.764.21主導軸電機控制板
9 |; j* ~4 r. l+ ^ 機器序號 1110 以後之機器 或由STI於1985年8月26日 (35/85)以後出廠之機器 |% g" I6 m2 i7 }5 W4 `
1013, 1018, 1023, 1031, 1032, 1036, 1041~1046, 1048~1050, 1053, 1054, 1056, 1058, 1059, 1069, 1073, 1074, 1077, 1080, 1081, 1086, 1099, 1100, 1106, 1107, 1109 Y2 u: j( F9 m6 n6 v# r9 o
& g9 R. R) @# {% N3) 1.021.601.00 版本; 使用1.820.764.00 主導軸電機控制板% S5 ~* H3 l; a' T: T6 T3 K
機器序號:1), 2) 以外序號至1110為止之機器, 由STI於1985年8月26日 (35/85) 以前出廠之機器
2 i8 P* J6 A* ?) \: z6 s7 w4 P
+ u7 r. b# d O我這台A820機器序號下落不明(Master MPU板後註有序號1729; 生產日期應於1986~1987年間)主導軸電機標號為1.021.601.00, 主導軸電機控制板為1.820.764.26, 主導軸電機轉速偵測板1.021.695.82; S, c- v$ r* I( N5 r( O
後來根據主導軸電機P1及Molex插頭接腳判斷應為1.021.601.81& ~& ?* \2 N: a! D& C4 O$ o- o4 w
9 g. W' N6 }; W3 t! F* \6 D, oA820主導軸電機版本混亂應該跟當時設計概念的轉向有關, 以前主導軸電機為了速度穩定,使用機械式增加慣性質量/轉動慣量的概念; 轉動慣量增加, 轉速便不可能快速變動, 為了縮短按錄音鍵到主導軸電機達到穩定的時間, 主導軸電機通常在供電後就啟動, 直到電源切斷才停止, 即使沒有在錄放音, 主導軸仍持續磨耗! W; F, e5 w6 l6 L+ b" k
後來透過主導軸電機伺服電路, 及加速時間的精細計算, 如果採用轉動慣量小的轉子, 主導軸可在0.1秒內從靜止加速到穩定的工作轉速, 如此主導軸空磨耗的問題就解決了. Z. z/ O9 v+ i- f& \2 M
. f2 o9 d3 a z4 k- G3 N
在STUDER的機器裡, A810主導軸電機延續B67的設計, 還是有大轉動慣量的轉子, 但可選擇主導軸有磁帶時才開始運轉或是一直運轉4 P$ }- F6 R! P# P9 _& t/ p
延續到後來的A820, 主導軸電機轉子的轉動慣量下降, 以取得快速的加減速, 但在設計初期, 恐怕還是有電子伺服運轉不穩的現象, 抖晃率偏高, 於是增加飛輪補償, 後期產品成熟後, 透過軟件的最佳化, 克服了轉速不穩的情形,飛輪就多餘了6 ^1 c8 L* O& B: ?3 R
4 m F, {0 ^/ P! O& A' ]; k1 Y
在A820調校程序有一段關於主導軸電機轉速偵測板調整步驟, 節錄於後:1 c0 r- \1 ]( o2 F
1) 拔掉主導軸電機Molex插頭, 用六角螺絲刀(M3 Allen wrench)卸下主導軸電機; (自基板背面托住主導軸電機!)
" q4 K, J" w5 b2) 用六角螺絲刀(M3 Allen wrench)卸下主導軸電機轉速偵測板(如此才看得到電路板上的偵測點), 主導軸電機與轉速偵測板兩個插座接頭仍維持連接狀態
?4 \% e; i8 X5 y& n3) 將主導軸電機支撐住, Molex插頭插回主導軸電機放大板 (如照片)' [# C6 ^9 J3 H7 X" Z. M0 q. P
4) 無磁帶狀態開機, 選擇15ips, 按PLAY; I9 [8 ]" a1 x2 i: f% J( F
5) TP1為接地端, 連接計頻儀於 TP2, 調整電感L1,使頻率在5.5MHz +- 500kHz
- p. v1 T. d0 |/ W0 N6) TP1為接地端, 連接示波器(或聲頻電壓表)於 TP4, 調整電感L3,使振幅達到最大
8 ^7 F) t& i+ [$ b/ _) Y! j J7) TP1為接地端, 連接示波器(或聲頻電壓表)於 TP3, 調整電感L2,使振幅達到最大
8 n4 j9 t( I* I- M/ ~9 y8) TP1為接地端, 連接示波器於IC1第二腳,調整R41 使TD-TCM1(按原手冊為TD-TCM2, 疑為誤記)之duty cycle(有人翻譯成佔空比)為50% (R41為10圈可變電阻!)1 r- o; C- C0 K
9) 如有抖晃儀, 裝回主導軸電機, 上磁帶調整R41 使抖晃率最低
5 Q# F3 Q9 ?8 W1 x; x10) 如果沒有抖晃儀, 連接示波器於TP3(TP1為接地端)調整R41 使jitter(突波)最低3 n1 Q( r8 g( [" t) Y
11) 如果沒有示波器, 可用大支起子抵住主導軸電機機身,用耳朵貼近手柄,傾聽主導軸電機傳來的敲擊聲, 使jitter(突波)最低 (有聽診器豈不更佳?實際情形是電機會隔一段時間產生可聽聞的顫動, 直接造成抖晃!!!)
; p8 p {6 A3 U
7 c$ W' N! d8 ~, J+ M+ n% q+ X; }4 c: h" j0 ?! z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