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波仔 于 2011-1-10 13:18 编辑 ( B' ~( l9 h- W8 c5 r3 ]6 e5 n
! E8 Q/ M5 o. J# Z& v' H. y
《立体声之旅》一张诞生于1958年的著名录音《火车头试音碟》
- j# m, D- { _$ r1 p. }! A, E, N0 m% o3 [* b& W" |; V
《立体声之旅》这一诞生于1958年的著名录音,代表了英国老牌唱片公司“迪卡”早期立体声录音的精粹,当时其制作意愿是希望通过一些娱乐性极强的音效,向听惯了单声道者展现立体声音响的神奇世界。在当年,这张封面上有巨大蒸汽火车头的唱片,令很多发烧友趋之若骛,是人手一张的试音碟。直至今日,当年的LP唱盘更是被拥有者视为珍品,绝不出让,因此巳成为身价极高的绝世珍品。值得烧友庆幸的是,香港宝丽金力排万难,成功申请到这一深具历史意义的一代名盘的独家CD再版权。这张CD版的“火车头”从封套到音效质素,几乎原汁原味的保留了LD大碟的特色,甚至有些地方如信噪比方面稍胜黑胶盘一筹,加上它人人买得起的售价,新进发烧友不买更待何时。这张从头至尾绝无冷场的名碟一开始就是一列蒸汽火车的行进,跟着一磁性男中音用标准的伦敦英语介绍:“这是一个进入音响世界的旅行,在旅途中,你会体验到新的空间、新的色彩和新的价值观;还有全新经历:立体声!”接着火车进站,喘着粗气停在你的面前,旅客上下,然后列车缓缓开动,渐渐远去。在合格的器材上重播,你甚至可以听出列车员为火车车厢关上车门时的风声,旅客上下车时的轻声交谈和湿湿碎碎的脚步声,其逼真程度令人怀疑是否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录音?!第5段是指挥大师安塞美和瑞士罗曼德乐团排练名曲《春之祭》的实况,他老人家打着拍子,用法语喊着“一、二、三、四”来指挥乐团的敲击部分,其中的低频冲击十分强劲,鼓声和低音**更加刺激!还有曼托瓦尼乐队的弦乐齐奏,录音电平比想象中大,几十把小提琴齐齐舞动的弦海奇观绝对可以把你“淹死”!索尔蒂指挥瓦格纳的《女武神》的片段也是音乐鲜明,质感强烈,层次感极好,犀利的动态即便与现在数码录音的上佳版本比试也不会输。这张 DECCA 早期的录音现在听来,仍然是一张不折不扣的天碟,历历在目的场境,类似于 LP 的空气感和冲击力,我没有听过几片 CD 能够如此,很奇怪那时候也没有高技术、高bit、十几万元一根的信号线,也能录制出这么不俗的音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