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我们知道:在任何吸声不佳的矩形封闭房间中的任意一对平行墙面之间,都会产生驻波。也就是说,驻波的产生有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没有吸声体的“平面光滑”;二是“平行墙面”之间。反过来讲就是:一对不平行的墙面之间是不会产生驻波的。
. J% K: Q# f0 r d+ z8 o8 T/ `5 k; E/ h3 x O0 i
按理说,如果把试音室的三对平行墙面都搞成不平行的,如前低后高、前窄后宽的近似于“号筒音箱”的结构形成就应该会杜绝驻波产生的基础了。没错!但问题是,如果把房间搞成这种样子,我想,大部分的发烧友(就更不要说普通人家了)是很难接受的,因为它太不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习惯,即使很多专业的录音室、消声室,也很少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 |5 B- T4 V5 X
$ `: |# Y. l/ w0 t回到主题,为了消除或降低试音室内驻波的产生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对平行的墙面上,都装上吸音与扩散的物质,而且是越多越好。 ) ], J" B- r; C- I) J; I) a d
1 e0 f+ f: w9 h# a- i9 z2 ?
受杭州周先生之约,我于今年四月份专程赴杭州,为他设计制作了昌业音响(杭州)试音室。下面就来详细谈一下具体的设计制作情况。 - P' [3 x5 l5 Q: K' x" _) f
6 l7 q" v2 s( [4 u. c+ v该试音室的体积为:长度为5.34m;宽度为3.8m;高度为2.7m。这是经过专门设计的“黄金”尺寸比例,所以,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也就为下一步的设计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 _$ T% Y, P8 x0 L/ h8 o$ f. y* x; g/ U5 G0 [4 l
试音室设计制作的情况大致如下:除了在音箱脚架与器材柜的那个小区域内铺的是几块大理石以外,其它整个地面全部铺的都是地毯。在两侧墙第一次反射处各安装使用了四块0.6m宽×2.2m高×0.1m厚的吸音框,里面全部填充矿物棉,外面再以地毯包裹后并镶嵌到墙面上。在沙发位置后墙的两个墙角也安装了两块同样材料、0.6m宽×2.2m高×0.1m厚的吸音框。在整个音箱后墙挂了一块落地窗帘,并采用二分之一面积折叠的方式。
3 D9 m: r8 c/ [3 u. o4 ]+ J5 J" V! B, i5 y, N b4 F
这么多吸音物质的安装使用,除了对中高频以上的驻波具有吸收的作用以外,还能对中低频驻波起到一定的吸收作用;同时,在两侧墙第一次反射音处作强吸音处理,能够有效的消除或减少音箱的第一次反射音对其直达声的干扰,可以使音场定位更加精准、层次轮廓更加分明。
9 k, P7 P4 }' V9 M- k
- o& P P- w- G0 W在整个天花板与其它三面墙上的剩余位置全部安装使用的都是二次余数扩散板。该扩散板是以2000Hz为中心扩散频率设计制作的,有效扩散频率范围约在1000Hz~10000Hz之间。为了便于安装使用,我把它设计制作成了580mm×580mm的方形结构。这是因为,假如把听音室的天花板全部设计制作成一个“横”方向的扩散板结构形式,那么它的扩散指数只为“1”;但假如把它设计制作成一半为“横”方向的,另一半为“竖”方向的扩散板结构形式,那么它的扩散指数就变成了“2”。以此类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扩散板设计制作成方形结构的形式,在实际使用当中,不仅便于安装调整,而且通过变换安装扩散板的方向,还可以达到增大、增强扩散板的扩散指数与均匀分布扩散频率强度和密度的作用。 ! w5 U+ B$ e* T4 j2 P
* D% @" q* s/ r为什么要用羊皮灯 & E5 M4 w" m0 Y; W' \$ P
. x0 v6 G# g& o; I' Z
我认为:高级音响一定要触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要努力挖掘和创造高级音响生活化的温暖、祥和、舒适、亲近氛围。高级音响的价值体现主要是在声音方面,但透过这种声音,它也体现了设计者本人的文化修养、艺术品味。消费者只有在文化认同和品味相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购买和享用它。
& y2 C$ ~! `( A& X5 w8 A
) {9 c4 p# y7 ~5 s f) s2 t2 b. B遗憾的是,走遍很多音响市场的经销店,你很难看得出经营Hi-Fi音响与经营AV产品的店家之间,在装修风格与产品摆设以及经营手法上会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或者说,消费者根本就搞不清楚一套价格三万元的Hi-Fi音响器材,与三千元一套的AV家庭影院产品之间,它们如此之大的价格差距的真正原因和理由是什么。 5 d8 `; S; H8 y4 y+ U: K% w- i
; }, D: \4 W" C% p+ m
有鉴于此,我没有把该试音室设计制作成像通常的陈列室那样“灯火通明”的照明效果,其前提就是一个“观念”问题。 & V+ U7 ?2 E9 g7 k6 L% B0 g
. V# b2 J% ?( o1 x3 e高级音响器材通过它那灵动的且富有人性的声音表现,在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的同时,赋予人们更多的则是一种精神抚慰。基于此,我们就要抓住并把Hi-Fi音响产品的这个“附加值”给真正体现出来。而试音室是让顾客坐下来专注试听、选购音响器材的场所,基于此,就应该围绕着这个大方向,去设计创造出一个能让顾客坐下来安心的、舒心的、静心的听音响音乐的这么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同时,试音室设计制作的“生活化”,更有利于拉近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关系,让顾客有好像是在家中听音响音乐的感觉。所以,在对试音室进行专业设计处理,力求把声音做好、做到位的同时,试音室用于照明的灯光一定要体现出温暖、柔和、舒适、亲近的特点,自然地,羊皮灯具与麻丝灯具就显得非常得舒适。不使用其它的日光灯管或节能而使用白炽灯,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光线要更温暖一些。 . e4 a/ l- X* ?+ W0 H* i
. j" S( o2 Z9 v0 Z
我在音箱后墙全部安装使用了落地窗帘,除了有声学处理上的校声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让试音室“生活化”的考虑。 ) I9 x) b4 J s+ Y" w7 M+ m
7 f+ _! s0 G# N; `+ H其实,无论是羊皮灯也好,窗帘也罢,它只是一种工具手段。重要的是,要通过使用这种工具手段,达到突显音响文化的目的和氛围。只要懂得了这个道理,可以运用的工具手段其实是多种多样、有很大创造空间的。
1 p- J4 t0 x% L
; w* k% |' k( r' @" f为什么悦耳耐听 * G& G- E: P' S3 S: s" d' @
* ^# p: ?8 c/ P
包括杭州周先生在内的一些经销商都曾经先后跟我谈及过,觉得“夜莺”音箱的高频有点太亮;选配功放非常困难。但奇怪的是,与这些经销商的看法相左,我在各种网站论坛上的贴子当中会发现,那些购买使用“夜莺”音箱的发烧友几乎都是一边倒地认可赞誉它。比如有些人说:“夜莺”音箱不太适合用来欣赏古典音乐,只适合用来听流行音乐,但那些真正拥有“夜莺”音箱的网民刚马上回应说:不对!恰恰相板,“夜莺”音箱不但非常适合用来欣赏古典音乐,而且棒极了! $ S- b4 @; f, e/ w' l
3 D( k! v2 ~2 |, q C! ^" r
在试音室落成以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夜莺”音箱与音乐之旅ECI-3功放拿进来进行试听评测,结果是:全频段内非常平衡饱满并富有质感和解析力;毫无任何驻波的干扰和影响;开很大声来听音乐也不会尖利刺耳;定位精准层次分明;是一种非常中性直接、自然耐听的声音。在这样的听音环境中,“夜莺”音箱与ECI-3功放的组合就好像是只有优点却找不到了缺点一样,“高频太亮”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3 \. ]& J, t3 F随后,我们又试听比较了很多其它品牌型号的音箱和功放,其声音表现都好像是有连跳三级的感觉。周先生说:过去给顾客试听器材时,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器材搭配稍微不妥当,或者说试音时声音稍微开得大一点,马上就会出现高频尖利刺耳的现象。现在即使开再大声也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同时,连带着音响器材的声音表现都好像有升级换代的感觉。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这个经过设计处理的试音室。
# Q+ C1 J# m: M! \* O- f; g1 L. f, [. ?/ f) E* v& s
为什么以耳机为师
1 J5 t- L# D2 |. ^& r r }
8 N5 R i( k# w! f+ ]根据我长年的使用经验,耳机不但是非常优秀的、高性价比的欣赏监听工具;同时,它还是一种非常优秀和廉价的“测试仪器”。对于后者,我想,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
! N6 P* ~) s2 \3 ]6 s" T8 I' C5 H, E# h' t4 @* n
多年前,当我使用森海塞尔最便宜的一款耳机,也是它的处女作产品——HD414耳机来听音乐时就发现:音箱的表现与耳机之间是有着很大距离的。无论是动态和瞬态的反应,透明度与解析力的表现,高低频的延伸与量感,尤其是低频的延伸、质感与解析力,音质的纯度和音色的准确性方面,耳机的表现真的要比音箱高好几个档次。后来,当我使用上森海塞尔比较高级的HD580耳机以后,感觉音箱与耳机之间的这种差距还要更大。 0 \& G* p) h8 ?. M" g
n0 D+ b' [1 j' i8 F
不同音响系统,其音乐诉求是共同的。由于耳机是全音域发声器件,同时,它几乎是不受任何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它又远远低于音箱的总谐波失真率(≤0.1),所以,使用耳机来听音乐,可以得到非常传真又传神的声音。所以说,音响器材的音质音色如何,音响器材之间搭配的声音如何,在通过与耳机的试听比较中,也就能比较清楚的发现问题和找到答案。 # Y! b6 u& j4 z
$ J+ _& L$ h9 _$ M: G* A, f既如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耳机的这种先天优势和特点,来检测听音环境的设计处理是否合理和到位。道理很简单,因此当你使用耳机来听音乐时,是绝对不会受到房间驻波的影响的。所以,那些毫无质感与解析力可言的低频嗡嗡声、过分强调的中频齿音、以及吵闹和刺耳的高频尖叫声等等,都是由于房间的吸音与扩散性能不佳所引发的驻波现象。 # L/ v/ b2 ^# k' {9 z7 N
0 ^% |8 a& i. M# H5 U通过试听和比较,如果在自己的听音环境中所听到的声音与耳机的声音表现越接近,那就说明自己听音环境的设计处理是成功的。它在说明房间的驻波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音响器材之间的搭配是合理的,听音环境与音响器材之间的搭配也是合理的。 8 D7 m5 k) U8 m: |. V
1 O$ C6 M* C1 H
例如,在我听音室中的“夜莺”音箱和我使用的AKG K240S耳机之间,我就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在音箱与耳机之间完全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也即:两者的声音再现几乎是完全一致的。故此,至于是选择使用耳机还是“夜莺”音箱来听音乐,那只是一个时间或形式上的问题了,因为两者的音乐魅力与感染力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在晚上11点以前基本上是使用“夜莺”音箱来听音乐;11点以后则改用耳机来听音乐)。 # f0 D! b! q+ b
3 Q% H, K( L/ Q- T ?为什么周先生如虽说 & i6 i+ O6 O; h9 i
9 k/ V& R: [. D# Y- X
以下是杭州周先生专门为试音室所写的一些个人使用感受:
5 ]" X1 n0 s8 X9 |' q. F0 Q
, G: x& D+ h" @& U6 X以前看《音响论坛》刘汉盛总编辑写器材评论时,总是喜欢拿着江葱的《台湾红歌》来试音,于是我也去买了一张。回来打开一听,感觉不像是人家说得那么回事——人声刺耳,乐器嘈杂,代频浑浊不堪,声场定位更是无从说起。总之大失所望,甚至有点怀疑台湾同胞的欣赏水平。再去翻书发现,刘总编辑确实是说:能量充沛、动态惊人。家中这套小型组合音响播放起来恐怕是勉为其难了。于是就把这张CD唱片拿到公司搭配了几套大中型的组合音响来听,感觉上是要好一些,但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上面的那些问题。 ) V$ L- ]% S4 |/ I2 T- A4 t( H) X
( ]1 q4 F) A6 Q+ e h9 j( j" t这次公司扩大营业面积,重新设计装修了一间比较专业的试音室。未闻其声,已见其光彩照人的视觉效果了。一时间,参观者不断。皆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对其吸声是否会过多表示了疑惑。我因重新开业事务较多,也未认真坐下来听一听新试音室的声音表现,一下子又听了这么许多众口烁金的说词,也有点将信将疑起来。不过不管怎样,还是尽快听一听再说吧! * A2 x" S9 T9 N4 \$ f
5 l( \* r) o" d6 r0 K; h6 |# s* Z$ m
“五一”长假一过,找了一个空闲的时间,一个人在试音室用了如下器材:AE EV01、“夜莺”II、HARBETH SHL-5、Spendor 3/1P;音乐之旅ECI-3/4、欧博M100PLAS、艺术家6.10;美丽安200CD、Linn奇美CD机、美格SACD机等,这么多器材搬来弄去的,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正是在这体力的消耗当中,让我充分地领略到了新的聆听空间所呈现的声音之美和所带来的欣赏乐趣,也算是劳而有获得了。 . x: u1 `4 g, w% Y
经过认真的聆听和比较,可以把新试音室的声音特性简述如下:
) |. I& J/ p- A% S2 U0 @5 R1 l2 ~/ U. f% x% |, g7 a. |0 K
一、细节丰富、层次分明,音乐表情生动有致。
' s0 D7 n0 \9 j" K" A二、定位准确、结像清晰、无漂移现象。
, r1 M; Q0 O' e4 K7 r% o; i三、在我可闻的频段内,无驻波及谐振,尤以低频质感喜人。 % w) x, r- o7 W3 K0 J R
四、声音耐听,且可开大声听——重播布鲁克纳、马勒的音乐时真过瘾。
) L" u' L! h+ u五、能忠实反映出试听器材的原貌,便于选择自己喜爱的音响组合。 8 i% [4 \' I9 K0 S
六、因为房间尺寸的关系,空间感的表现尚不能令人满意。但通过摆位及一些辅助调声手段,发现还是能够有效地加以改善的,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
9 b" o9 s* J) ~0 h- `
, E- Z B' z1 [2 c. r( v, x/ _又提到前面那张《台湾红歌》的CD唱片了,这次无意当中又翻出来了,在新试音室里,用奇美CD机+BCI-3功放+“夜莺”音箱的组合播放出来——腐朽化为神奇了!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的。因为此前即使贵上三倍的器材也没有这种声音效果啊!
+ |: r% Z# X3 Y x! D2 N
& Z& u3 J. Z& s0 {' p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们的一位同事每天都要听这张CD唱片。据他说:下班之前要是不听几首《台湾红歌》中的歌曲,骑自行车回家都会无精打采的。 ) }& o- ^5 j, {: i+ G" ]$ b
+ w+ s$ F* T, E
可见好的聆听空间的重要性,也可见“叶公好龙”及“人云亦云”的不可取了。 % u& W7 P* h6 E; t* j; l
! u- E& }; A- n+ ?! D6 }这段文字快要写完时,又听一张已闲置很久的CD唱片——TAS(AR0003),第一首曲子听完之后,我就已决定要将这张CD唱片放在试音室CD唱片架的最前面了。
0 r% J# ~1 O5 y/ @% [/ Y. o5 N欢迎有这两张CD唱片或有放不好的CD名盘的朋友,带上你的CD唱片来昌业音响(杭州)的试音室进行现场试听与交流。
4 _0 h1 T% t% ]; f( a' _1 M - T4 H, q" K7 o- X4 `, R& V
作者:《视听技术》 李鹏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