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木又
收起左侧

开盘机当前级用,效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5: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bingen 发表于 2014-4-10 10:03& o9 }4 h. _( Q/ t) X* N
光用了REVOX A700 B77 、瑞士NAGRA-IV-jS 南瓜 我的Audio Note M10 胆前级以及AESTHETIX签名版胆前置全下课 ...
; _; Q8 U6 H1 k8 J& d* J8 B4 Y
兄台能说说各器材的播放风格,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4-4-11 15: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p, _3 k: C4 g1 D老兄的表桥调到状态吗?
发表于 2014-4-12 02: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又 发表于 2014-4-11 15:20
' Y$ o- Y3 a( K' t- @兄台能说说各器材的播放风格,谢谢。
. m2 f  O! C+ R+ r* c& j0 W
兄台:评判各器材就说大了、不敢。只能就听过的说一说、关于德系开盘机的历史以及德国人制定和确立开盘机的标准在这就省略了、迄今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开盘机更好更权威的开盘机这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它的声音以我等有限的知识和有限的听感原本就不能妄言、更不能妄评!我们只能用那个年代它们录制的母盘以及以母盘刻录的黑胶LP播放、听到的声音便是最直接、第一的听感、用我们发烧友通俗的表述:音场广阔、饱满、深邃、密度高、力道十足、瞬变如闪电、定位精准、栩栩如生、酣畅淋漓、》》》》》》一切溢美之词形容它都不为过
发表于 2014-4-12 02: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场广阔、饱满、深邃、密度高、力道十足、瞬变如闪电、定位精准、栩栩如生、酣畅淋漓、。。。。它的这些声音特质、在以后的很多其他品牌的现代器材中只有极少部分拥有、而后来的德国、瑞士的几个顶级晶体管器材仍然保留和继承了开盘机的声音、并成为业界的翘楚、当我们现在形容这些晶体管器材标准的声音时往往用这样的评价:它既有电子管机的透明与传神、又有普通电子管机难以企及的速度(瞬变)和密度、通常不管是电子管或晶体管机、能够同时兼具上述声音特质的机器就是好的、标准的机器、我这样说不知妥否?欢迎拍砖。
发表于 2014-4-12 07: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bingen 发表于 2014-4-10 05:45
% E4 s5 S2 X' W5 Q7 r我来说几句关于德系主流开盘机做唱前置和前极之感受:首先它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录音与唱片制造工业的标准及 ...

- q4 Y1 I. `' u6 w6 P3 u师兄美文
发表于 2014-4-12 12: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工"钦准"实在过奖、倘若能拥有您那台STUDER A80、就火苗窜房顶了、夫复何求!要知道这神器曾经是被誉为欧洲音乐总监、古典音乐"沙皇"、德〈DG〉意志录音帝国
发表于 2014-4-12 12: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拉扬的最爱、每每录完一个作品、卡氏必反复用A80重播、聆听、不惜重新演绎、直至满意。
, C3 R* F7 K) `7 ^/ k1 y$ D6 [, C
发表于 2014-4-12 1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又 发表于 2014-4-11 15:22
+ _7 s; C  Q5 A老兄的表桥调到状态吗?
8 x) ]0 _( F; s
花一担功夫,现在稍微好点!
发表于 2014-4-12 1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bingen 发表于 2014-4-12 12:07
* I. w3 ]; p8 H1 ~& S* z灯工"钦准"实在过奖、倘若能拥有您那台STUDER A80、就火苗窜房顶了、夫复何求!要知道这神器曾经是被誉为 ...
) V( Q3 x1 T/ q. ~6 q, e
当然可以拥有了
发表于 2014-4-16 21: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必须留名~~~~~~!
. Q6 `! n5 @8 q! x
* H$ ]  o% v1 x# b4 y5 X( W/ P. M不是谁都能找到好的德系开盘机来玩的~反而市场上有大把的日系开盘机可选,那么,如果要求不是那么的极端高大上的话,是不是这类日系开盘机做前级也是一种有效方案呢?也起码会比很多前级都要强一些呢??或者说日系的开盘完全没有机会和德系机机媲美,连普通前级都没有打赢的机会??4 z; x1 B" v7 J
如果日系机机还是有一定的前级实力,那能否列举几款机器来参照呢??* x1 @- ?5 F% g& c2 P! p" \
  p- N/ U) g/ _: d3 }
还有一个更低一级的假想,用高级三磁头的卡座机器做前级,是否也是在没有德系开盘前可以尝试的一种,提升前级模拟音色的办法呢~???" Z2 ^$ c4 e7 f9 N0 K4 v) p0 d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kp 发表于 2014-4-16 21:19
6 c$ }9 u/ H( Y: n此贴必须留名~~~~~~!0 s' `! M: k* e& ~& G+ n2 X

% m. a" i  X9 ?/ G8 F不是谁都能找到好的德系开盘机来玩的~反而市场上有大把的日系开盘机可选,那么, ...
$ O5 F5 ^7 N" E. H
简单说风格有不同啊。
发表于 2014-4-17 23: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又 发表于 2014-4-17 13:368 D& |* y  R6 Z
简单说风格有不同啊。

+ E1 q$ ~2 `0 K- v. x那是绝对的啊~~~~~如果一致的话才奇了怪了~! y9 l7 J' C& @0 t( T7 O
$ W7 t. e# `8 m6 G# r9 x
我就想知道怎么个不同法~!???
发表于 2014-4-18 23: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艺术是非常抽象的艺术、之于绘画、摄影、没有直观性、只有"听感"。尽管国际上对于重播器材及其重播音乐的"标准"定性早有定论、但欣赏音乐毕竟是一个主观过程、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此为另一话题。用何种器材"最好"〈只讨论欧美与日本器材〉更具主观性、它首先涉及器材的类型、档次、价位、……等等因素的影响、其次受到音乐欣赏素养以及欣赏者的听音阅历、见识、接触过的器材等左右、……
发表于 2014-4-18 23: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音响与古典音乐是西方人的专利、关于这一点世界共识连日本也不例外。关于音响器材的生产、尽管日本不乏精良的产品但相比于西方、仍然只算后起之秀。
发表于 2014-4-18 2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bingen 发表于 2014-4-18 23:10+ s# x, [) c! S
音乐艺术是非常抽象的艺术、之于绘画、摄影、没有直观性、只有"听感"。尽管国际上对于重播器材及其重播音 ...

4 Y; ]# G8 Q4 x; i赞同这种理智的观点!
发表于 2014-4-18 2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日本音响器材不感冒、但我不用日本器材。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日本的器材进不了欧洲、尤其进不了顶端的应用领域〈时至今天日本销往欧美的顶级汽车安装的仍然是欧美的音响〉、在其经过不断的摸仿和反复的学习之后、特别是日本人的聪明使得其微电子技术大幅度赶超西方、精细化制造独步全球、并以低成本的商业化抗衡欧美、终于占有一席之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18 19:04 , Processed in 0.1064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