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洋旗作虎皮,拉大剧唱假戏,这些都是业内公开的秘密。3 T, S2 I# O% e# [
中国的产品,找个外国牌子做“干爹”,就姓“洋”了;外国的牌子找个中国产品做“干儿子”,就有了“洋娃娃”,就是利用中国国情“从洋媚外”。* N! X% z7 [* f* f' r, r
以软件为例:一个业内人士无意中向我道出了秘密,要出一张CD或者黑胶,只要舍得技术投入,中国人做的不比德国日本差,但是不好卖,难收成本更谈不上利润。必须包装:
( }, @8 j, A4 i. ` `1、随便请个老外,拍几张制作室的所谓工作照,当然一定要邀请欧美血统的老外,只要长相给国人一看就是欧美的学者就行,无业游民最好,这样的游民在广州、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很多,价格很便宜,便宜到喝几瓶啤酒就能忽悠他来工作室玩,顺便拍几张照片,他如果在意就给他几百块钱,不在意啥都不要。这些照片选几张做插图,随便起个名字就说是某个国家的世界有名的录音师,这个游民老外或许100年都不会留意我的唱片宣传里有他的照片,国人上哪去“人肉”他呀,也“人肉”不到。
( _4 z2 @, O F6 r" ^8 W1 `6 V2、花钱请真正有名气的老外,以旅游、指导名义,到制作室来一趟,抓紧机会拍摄N多照片,这个可值钱了,不过成本就高了,这样的插图放到广告里,更容易赚人气和销量,不过这样的机会很少很难,有水平的老外也不是傻子,知道你想干什么。他遇到两个专家老外,A老外对拍照片不在意,事后时刻盯着业者国内的产品,一出现他的相片,就打电话来要起诉这位国内业者,无奈只能花钱摆平;B老外拍完照片后笑嘻嘻地通过翻译说:如果你日后用我的照片,最好现在付钱,否则以后会很贵...无奈这位业者只好坐下来好好滴和他谈价钱和协议
+ v7 k1 t5 b" o; a8 ^! {! {3、德版。用德版(德国的压片、压碟技术)这在国内唱片业是很闪亮的亮点。但是请各位注意了:拿起你手上的天价的德版CD或者德版LP唱片,除了醒目抢眼大字金字“德版”外,有说明是德国的哪个公司或者制作的吗?这个公司的地址、电话有吗?至于如何让文化出版管理部门认可,那太小儿科了:甲方法,在德国找个人给点钱,然后把国内的空碟或者乱七八糟的残碟残片破烂弄一堆用最便宜的方式运到德国,再以正规贸易的形式发回来报关,至于实质性的东西海关才不管你呢,也管不着;乙方法,杂家在其它货物里到公海上转一圈就回来,更省钱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