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去年年初的一天傍晚,一个未知号码的呼入开始了我和“经典美学”开友的交流往来...
' J1 M- R9 v0 U' G今年元旦假日三天,我在深圳和香港办事,原约定和他在香港见面,临行时他才发现证件过期需要重办申请
: `9 c _: q. X' U& T" L! w这次他是办好了回乡证件,可是我的入港证又出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在深圳流浪一天以后,我和经典美学终于在香港见面了4 U. J$ E, Y" C$ v' X
开友经典美学来自美丽的宝岛台湾的新北市,我也不止一次地到过新北市,对新北市的市容市貌,风土人情,开友热情都有很深刻印象,因此当我们第一次在电话中交流,我们的话题自然就是从新北市的话题说起了...; C8 u' ?% g) i
开友经典美学实名是马学林,见面的第一印象是马先生很精明干练,一米七几的个头既有学者的风度翩翩也有商人的精明气质。马先生在台湾从事金融行业,年纪轻轻便有了丰厚的积累,便开始了古董的收藏和经营,古董音响器材的也是若干年来马先生涉足的领域之一,在这些精品里面,自然就少不了开盘机了,这点大家已经通过开坛有所认识
b3 y9 ^+ F9 |9 i马先生刚四十出头,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做事认真不含糊,他在论坛里出的第一台开盘机时卖给小白龙的STUDER A807,由于某些原因,两岸的物流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安全快速地完成交易,马先生亲自搭乘飞机航班,带机器进入厦门后再通过大陆的物流准时地给买家发货。同样这次马先生也不虚此行,直接带着两台机器入港,为的是能够准时地给大陆开友发货,在香港开友的帮助下,这次带来的两台机器也通过深圳深圳开友的协助发给论坛的开友了,置换过程双方都很满意。
" G, D9 j/ P: g `# G大家都是中国人,同文同祖同宗,交流沟通起来自然就比较欢快和流畅,这是开友马先生的肺腑之言。这次我们两岸三地的开友交流,自然就是音乐、音响,当然重点还是开盘机和模拟音乐了) |5 L9 e/ V, d" K
我们的交流都是在紧张的工作中进行的,来自港澳的开友们在研究、改造LP唱机,我和马先生自然就摆弄开盘机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虽然电子知识理论不多,但是他的脑筋很灵活,对开盘机的工作过程和特点也了解得相当深厚,对故障的判断思路相当开阔,谈起机器就津津乐道,特别喜欢动手,实践出真知,我想这正是他丰富的认知的来源吧4 V. _, T8 ~8 K/ x$ H! m
+ N9 x" h& k0 I1 g3 H& U' w P: d0 H% n
在交流活动中,经典美学在一丝不苟地保养开盘机! D+ O3 ~+ h) u% u# L
. L0 S5 e' w: a
0 U: b8 H9 U" w/ S# \. H
马先生在台北和开友们交流心得体会
/ @4 ?* @- i* l0 F9 N& T/ F5 J
$ v$ h1 N: z U* j5 B% w现在说起来是前年的事了,当时我应开友之约到深圳工作,香港的开友张先生约我一定要见个面向我引见一个人。尽管当时的行程安排得很紧,我还是在约晚上7点钟时候到了张先生的府上,交谈中张先生向我引见了香港的资深开友好、老前辈何汝才何先生。短短的两三个小时的接触,我们都留给对方很深刻的印象,从此开始,我就与何老的交往变得非常频繁,每次去香港都要去拜访何老前辈,都要专程到他的听音室与前辈一起欣赏音乐,每次老先生都热情滴接待我,让我这个晚辈受宠若惊。何老先生个头虽然不高,但其音乐素质的积累真是不低,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地追逐着发烧音响,将事业拼搏中攒下的积蓄专门买了一间厂房来做听音室,每天坚持从家里走一个多小时的里程来到听音室听音乐。据他的香港搭档郑师傅说,何老的耳朵很尖,胆机里相关的电容数值的变化超过2P的,他都能察觉出来。何老是一位彻头彻尾光听不练的开友,他从不曾DIY任何电路,就是一个字“听”。何老前辈今年差不多80岁了,但是精神很好,如果快步走起路来我想咱们论坛的40到50来岁的开友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撵上他,问其所以然,答曰:音乐使然。
; `4 \) t1 Y/ M
9 [- H3 W* c. l( W( a: z
在香港开友的家里 中间是宝岛的经典美学 右边是香港的何老前辈 * M- y" x' D9 @
! `( Y/ [+ i0 Z1 N7 E. T
说起香港的郑师傅大家应该更不陌生了,他就是我们开盘机论坛的版主OTL,香港同胞喜欢将有本事的人称作师傅,而我们大陆喜欢称之为老师,这也许是语言环境的小小差距吧。郑师傅也已经年近70,同样走过几十年的发烧磨练过程,与何老前辈截然不同的是,郑师傅是一个十足的动手派,在胆机OTL制作方面造诣颇深,这一点大家通过他发表在论坛里的多篇技术文章可以一窥究竟。早些时候我以为郑师傅的强势在单机制作,但是后来我发现郑师傅的在LP唱机、CD唱机上面的功夫相当了得:无论什么样的二手LP唱机或者CD唱机,在他的手里他都会指出他的毛病和缺陷,这还不算,他还能解决这些毛病和缺陷,化腐朽于神奇。在这里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香港开友手里有一只值人民币2W多元的唱臂,看起来很高贵,但是它却辗转于“黑手党徒"l里不知道多少手了。这位香港开友也无法将这只唱臂调到最佳状态,也就是总认为它无法到理想的水平,不值这个价钱,于是想转让出去。郑师傅一看,马上断言这个唱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现场解刨唱臂,终于发现了其传动部分的非常细小的瑕疵,这个瑕疵以我来看只能是素手无策,然而郑师傅不一样,俗话说功多艺熟啊,机械加工方面他更是具有独门独道的绝技,稍微施展一下功夫手段,这只唱臂竟然能做出让我惊讶的“眼镜蛇”动作,于是我还担心如此轻盈的唱臂能经得起大动态的震动而不“跳槽”吗?实施胜于雄辩,如此轻盈的长臂机构,在例如1812的炮声里表现得更加完美动人...还有就是一台国产的2000元左右的普通CD,经过郑师傅的一番巧施“魔法”,整体表现水准都有一定的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郑师傅在我们开坛呈现许多非常有价值有分量的文章,每天在百忙之中都非常乐意地解答开友们的诸多问题,真是我们的好师傅!" o6 |/ h: V. B# z. Q" W7 {
/ J2 K+ j, ?3 o; m/ D$ l
郑师傅和波仔版主在交流) T) `: W' X$ H3 E+ w: Q
- X% S, p: [: w; M2 a9 {4 f4 M P
6 N; `7 P3 X6 R
郑师傅在观察唱针; u3 v$ ]3 v7 }( C7 n
, h$ Q* X {$ o7 a. @& u% w. A3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我认为那是“乌烟瘴气”。然说起茶和音乐,泱泱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充满着神奇、神怡无数。音乐伴茶香,茶随音乐飘,可上高山、可驾祥云、可萦绕山林,可串入小溪、潺潺流水、清澈涟漪...春天里听着音乐品茶,仿佛在漫游芳草地;炎炎的夏日里在音乐里泡茶,仿佛漫步在荷花池边;秋季抚壶引吭高歌似饮雄黄酒;冬季让思绪随着茶香荡漾在音乐里,又好似在皑皑的白雪里吟唱着古诗佳韵...' E( K6 ]( q* m |5 G3 @
深圳市的黄先生和我相识在2013年秋季广州东方宾馆的音展上,也就是那次短暂的交流,他和他的太太被开盘机的魅力征服,结下了姻缘,我们之间也成了好朋友。黄先生主理茶叶生意且规模不小,说起茶和音乐的神妙,黄先生自有他独到的理解。在他的个人空间里,除了音乐器材就是茶叶,别无他。放LP的地方也放茶,放茶的地方也放CD,我想黄先生的理解恐怕是把他们的掺杂这放在一起,更有利于茶和音乐润味儿融合吧。据说很少有夫人和丈夫都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开盘机的,可是黄先生夫妇就是这样鲜见的一对好夫妻,黄先生每每要更新、升级器材时,他爱人都二话不说,直接把预算款项划给黄先生的户头,这次我在深圳从黄夫人处得到证实,不过事后是不是挨夫人“审计”,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夫妻的这共同爱好中,黄先生是给黄夫人打工的,因为每当把器材折腾出个阶段性成果时,黄先生到要把夫人请入“皇位”,因为黄夫人的耳朵是最后的试音石...5 T ~. ]4 `, E5 [' J
7 o# i% B7 a6 w. f f; ?, F+ G/ r) u" m
黄先生和经典美学在交流南瓜T的使用心得* t6 U5 j3 _0 u+ i
待续...+ ]5 _$ t6 L: ^0 l3 `
- g9 L3 ]& X+ B$ }2 @1 g
4 |+ I" R" c, V Y" X$ {
" e1 z9 v$ g+ y% }2 t! u* \- T7 h
# j9 W& Q3 v: p! d3 ~1 ?+ s
1 C. R* ?- e" L4 K% B
0 W2 m+ k8 _/ c4 {! g N: z/ E, @1 D, g& T
9 s5 v8 \" s% _
0 d+ @4 Q6 h) g7 Q' k8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