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 h6 y5 U! |* q1 \1 h ( X) ^, z* }& ^" j7 I
《莱纳之声》 ( 古典音乐神作再现开盘带版本 ) - T$ k* b' q1 N7 o2 n" R
" E5 T/ }% i1 {
[size=2em] 巨人指挥家 [size=2em]弗里茨莱纳
G+ |( u! g5 r; ^& I$ l, y% T' x c h' y9 E3 U, _
[size=1em]指挥家是诠释者,是一个乐团的灵魂。他必须是一个完美的音乐家,对于总谱的每一个细节有深入的理解,音符是死的,一个优秀的指挥家可以平衡每一个音符的强弱、决定每一个音符的速度、令一个死气沉沉的乐团迸发出活力。
% e7 q, o6 r y- z/ X, D" ]' `" X: D, b b4 r
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弗里茨·莱纳,便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匈牙利指挥家。4 R K* U+ ?7 w/ D
翻开莱纳的作品集,你会发现这位伟大的指挥家总是不苟言笑,让人难以接近。事实确是如此,对于那个时代的听众来说,莱纳的指挥缺乏热情,表情漠然;但对于乐手来讲,莱纳的指挥却令人振奋,充满了内在的活力;控制得恰到好处而且丰富的体态语言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所有意图。
莱纳1
' a/ j$ |$ c" L: R- g' S
很多看过莱纳演出的音乐家都觉得,莱纳的演绎展现出了一个古典主义者的品味:清澈、精炼、典雅和均衡感。展现了他接受并战胜各种挑战的渴望;那如画家般格外认真敏锐地选择和混合色彩的技法;如魔术大师般善于营造气氛的手;当然,不可忽略的是一个音乐家的机敏和节奏感。# k E3 @% [, E. s2 k
[size=1em]黄金十年
9 F5 H" V* x% M$ J/ k% o3 o2 r* X! W, d4 x% o- h
在莱纳一生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他任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10年;而这10年,也是芝加哥交响乐团从低谷走向神坛的开始。 2 X3 z1 u: V3 \2 l0 B
芝加哥交响乐团1
% V S! |; ~+ h0 l7 M [size=1em]如今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早已稳坐了几十年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交椅,同时也被公认是世界上水准最高的乐团之一。虽然随着文化新事物的不断创新,“五大交响乐团”的影响力已不如从前,但芝加哥交响乐团仍然是不少古典音乐爱好者崇拜的偶像。“以机床般强劲的铜管乐器为核心的演奏,充满了激情与力量。”莱纳在半个世纪前,引领并奠基了乐团这种澎湃的演奏风格,伴随着莱纳严格的指导,芝加哥交响乐团在1953-1963年间,演绎了马勒、穆索尔斯基、R·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众多古典名家的经典之作,在古典音乐盛行的年代,芝加哥交响乐团一步跃居成为世界最出色的交响乐团。 9 O ~4 A1 ~* V; C( t3 d
[size=1em]
2 j; i4 N( o. F( S) H [size=1em]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我们仍然能在家中感受到60年前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澎湃演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的功劳。 $ m& w) ?$ y% a2 k" O/ s$ v3 m
[size=1em] 模拟典范 Living Stereo [size=1em] D8 z. \1 e# x: }/ g" A
20世纪中期,伴随着音乐文化的巨大发展,录音行业也大踏步的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期;众多声学工程师和优秀录音师的加入,孕育了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唱片,其中最有名的经典组合,就是来自RCA的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 神秘的录音技术 在众多的古典音乐录音公司中,第一名当属著名的RCA公司(美国广播唱片公司),因为他们一直走在了世界录音技术的前列。RCA著名录音师J.A. MITCHELL曾经使用透明且音乐性高的真空管器材录音,加上最少的麦克风配合音响极佳的厅堂,造就了录音史上的黄金时代。 # @* u$ u( H M- `) m7 }! t1 [0 V6 X
[size=1em] 在1958年,RCA推出了最具跨时代意义的唱片系列——LIVING STEREO,这个系列的唱片至今仍然深受古典音乐发烧友的热爱,这其中就蕴藏着早期录音的一个巨大的秘密。 [size=1em]
LS1
# r; [1 F! j0 x8 j
2 [8 q/ z* f, p: B* _[size=1em] 早期的立体声还是新科技,令录音师不能利用先进设备偷懒,只能凭借自身艺术修养和技术功底进行制作。录音师往往仅利用2到3支麦克风进行实地收录,中间不经任何处理,便能录下指挥所要得音色,这种“不役于物”的制作态度在今天的新辈录音师身上已很难见到。
! u; f/ N3 k: `" p[size=1em] RCA早期的立体声录音采用的设备包括RCA专利的RT-21四分之一英寸两轨录音机,每一轨各用一个单声道混音控制,分别控制Neumann U-47 cardioid与M-49/50无指向性麦克风,监听音箱是RCA自己开发的两路扬声器(低音单元有15寸)。1956起,RCA改用三轨录音机,使用Ampex 300的1/2英寸磁带录音座,所有的放大器与电子设备当然都是电子管制品。 [size=1em]
麦克风1
# E, _1 N) s/ G: g [size=1em]
AMPEX开盘机
, K( Q7 t; U) s$ p# Z8 \, }) ^% p 3 B, j9 N) i1 ?" t( F; `1 {
[size=1em] RCA的立体声录音以贝尔实验室所研究的麦克风摆位法为主(该实验室从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立体声录音,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也是试验的对象),视不同音乐的需要而使用2支或3支麦克风。当时RCA的录音师认为用两支麦克风可以模拟人耳听到的三维空间感,第三支麦克风则用来捕捉现场与乐器的细节。反观现在的古典录音,使用麦克风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多达几十支,经过混音,临场感便打了不少折扣。这就是RCA当年的老录音没有“罐头味”,听起来鲜活,迷人的一大秘密。 [size=1em]
* C/ J5 L$ s7 z2 H: h1 U% ]- Z4 {
- U! ~2 i& x; c1 w5 b! J[size=1em] 世界三大录音圣地 # v1 v( @7 _2 F' N5 ]- y" D
[size=1em]相比拥有先进的录音技术,选择一个优秀的录音地点对于一张完美的录音作品来说更为重要。这也是Living Stereo可以称为古典音乐界“常青树”的重要原因之一。7 E- {# B" N% {' ~5 _2 w. h
& Z9 p4 { q/ Q* X0 n' n& V( _
[size=1em] Living Stereo的主要录音地点,是堪称世界三大最优秀录音圣地的伦敦金斯韦大厅和芝加哥乐团大厅(另一处是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为PHILIPS的主要录音地点)。作为莱纳和芝加哥交响乐队的主场,Living Stereo收录了这对黄金组合大量优秀的演奏作品,诸如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生涯”;巴托克的钢琴、打击乐、弦乐协奏曲,都堪称是模拟录音时期的典范制作。 6 a/ D6 t c; N& c8 w3 X7 \
[size=1em]
芝加哥乐团大厅1
0 K7 }/ p8 X0 R. r
% Q; W3 ]" Z+ Z& ?6 }8 U, a8 O2 t
[size=1em] 如果说在Living Stereo的众多录音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话,《莱纳之声》无疑是不二之选。 [size=1em], k' @' n' `; e; V! s- S
[size=1em] 珍藏级!《莱纳之声》的再版开盘母带 [size=1em]9 X9 R5 q5 e: K T
[size=1em]
莱纳之声3
) f9 w, ~' Q7 Q$ d1 ]$ w ! W/ @8 L, C3 r( e
[size=1em] 《莱纳之声》始录于1956年,录音由著名制作人李察·莫尔和超重量级的录音师路易士·莱顿联手合作,本作收录了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死公主的帕帆舞曲》,拉赫曼尼诺夫的《死之岛》,首首都是考验管弦乐表现的乐曲。但在莱纳指挥棒下,每首曲子均性格鲜明、流畅悦耳,就像一道道可口精致的小菜,色香味具全入口难忘。 [size=1em]
s- P+ x8 @! t' J$ w m [size=1em]
莱纳之声歌单1
莱纳之声歌单2
[size=1em]9 W) @' [1 N% ^. @3 d% B
[size=1em] 在1959年正式发行之后,《莱纳之声》的火热程度远远超出了当时其他古典专辑,在Living Stereo近些年的几次再版中,《莱纳之声》仍然是炙手可热的佳作,一直是全球知名发烧杂志TAS榜上的发烧天碟。 [size=1em]/ m0 `+ _& f* M1 ]
& Q6 V8 W% I. M5 @, E
[size=1em]
莱纳之声2
; s$ f. ^6 J9 p% m0 p3 A9 ?
[size=1em] 作为古典音乐的爱好者,HorchHouse的录音团队寻找到了当年《莱纳之声》在Living Stereo珍贵的开盘母带版本,经过录音工程师Christoph Stickel微妙的“refurbishing”技术,《莱纳之声》重现了当年录音时的开阔与清澈,一跃成为HorchHouse诸多开盘母带专辑中的珍藏级作品。
p- B( Q4 q- P) T( {+ q, y8 F* E( P1 ~. `0 f* M/ z2 O/ f" p, q4 d9 R
7 p) ]2 ]+ A/ D+ b# G$ u
莱纳之声1
# f5 P- T4 ^. I: Z
《莱纳之声》的开盘带专辑一经发布,便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古典音乐发烧友们的欢迎,在慕尼黑High-End展会上,这张专辑更是被很多开盘机烧友比喻为古典音乐必须收藏的大作!
" y, [2 s; T6 D; b! Z+ h7 {* Q
莱纳之声4
) S+ R! H8 q ~+ v" ^# O- X
为了让更多的亚洲朋友领略到开盘母带的魅力,HorchHouse将赴魅力香港参加8月5日至7日的“2016 香港高级视听展”,届时,您将欣赏到这张堪称模拟录音时期典范之作的经典开盘带专辑!+ u; i# H2 ^4 e+ h
HKAV
3 I% ]1 e' X8 S/ o) h9 o: a, S$ G; y
3 Y( ^+ L1 ]* y
在此,我们盛情邀请您前来欣赏来自黄金时代的声音。现场购买的朋友,也将限量获得非常优惠的价格!
4 E& k6 z# M0 V预购的朋友请私聊哦~
! b* r" \( _ k7 W! ^8 L珍藏级 ) }; | ?& s0 }( Y' O* S5 E
[size=2em]+ B" z1 L+ j5 C# e
. W6 K$ R, n)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