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32031|回复: 75
收起左侧

认认真真地录制一盘磁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 16: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之前在卡坛发表过一篇文章,写的就是认认真真地录制一盘磁带,卡坛关闭了,帖子也找不到了,最近又有很多卡友问我如何把一盘磁带录出好声音这种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再梳理一下我的心得,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录音完美三要素:卡座,磁带,音源,再加上认真细心,一定能录出好的磁带。
首先是卡座,卡座状态非常重要,三磁头卡座是必选,推荐爱华009s9000和索尼KA7ES\5ES,中道卡座放音不错,但录音兼容性不够好pass掉。二手三磁头卡座必须标调,用标准测试带调整放音磁头的方位角,由于很多三磁头卡座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是一体的,当你把放音磁头调准后录音磁头也随之调准了,但如果用audition3.0软件去测试,把放音磁头调准后,其实录音磁头未必是标准的,这和磁头的制造精度有关,精度再高,放音磁头和录音磁头在显微镜下未必是呈一条直线,这稍许偏移就产生了相位偏移,当然这种偏移基本上是被忽略的,我曾经把录音磁头改成放音磁头,用标准测试带去调整它的方位角,这样调出来的录音磁头就完美了。除了录音磁头方位角外,还有带速、抖晃率、放音偏磁、录音偏磁、压带轮的老化各种情况都会影响录音效果,所以你的卡座一定要根据手册或高于手册进行标调,这才完成了第一步。
其次是磁带,磁带的带基、制造工艺、毛毡宽度、顺滑程度,都影响录音质量,尽量不要使用二手带,因为质量不能保证,很多二手带的偏磁是不稳定的,用audition3.0测试,会发现二手带的相位偏移都比较大的,所以我是坚决不用二手带的,当然有些二手带上家明确告之仅开封且保存完好的除外。另外我发现只要是日本原厂的带子,且未拆封的,基本上都是不错的选择,一类带和二类带录音差异其实并不大,一类带更实用和具性价比,一类带中的阿霞ps1TDK82版我是最推荐的,ps1底噪极小,高频出色,82D磁带工艺精细,带基厚,模拟味更浓,这两盘带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毛毡宽大有弹性,用软件测试,你会发现它们的相位偏移是极小的,用它们录出来的磁带放在不同器材上听都能出好声,也就是兼容性好。一盘保存完好一类带,不但价格便宜,素质也不低,它们和几十元的二类带、上百元的稀缺带比较,如果盲听,你未必能分辨出来,当然这话商家可能不爱听,但我觉得使用级别的空白带卖到50元以上的,都是耍流氓,稀品、收藏品磁带除外。
再次是音源,我推荐的是CD和无损播放器,音源的版本最好是首版CD,那些DSDHDCD其实很多都是鱼目混珠的,都是CD的再处理品,调一下均衡,加一些味精,乍一听以为效果好了,实则失真厉害。我们细想一下,那些香港、台湾的歌曲和音乐,现在开盘母带都找不到了,如何制作成DSD呢?还不都是拿CD作为原料再加工的,这样的话我们倒还不如听首版CD的无损了。我们有些卡友喜欢把不同专辑的好听的歌录制在一盘磁带上,这些歌的电平大相径庭,如果不统调,录出来的声音就一首歌轻一首歌重,所以录制串串歌,你要做的就是统调电平,然后刻碟或用无损播放。CD和无损播放器的选择就不展开了,总而言之,要选模拟味好一点的音源,高频润,中频准,低频有弹性,这样录出来才有味道。
最后讲一讲录音过程,全新拆封的空白磁带要在卡座上来回走带二次再录音,录音前计算好歌曲的时间,确保前后留出一分钟左右空白,因为前后空白处的磁带偏磁是最不稳定的。走带二次后,再调偏磁,并根据卡座型号把歌曲的最大电平控制在+3-+5DB之间(因为不同卡座0DB有可能会不同),有些卡友不喜欢录高电平,只录到+0DB,我感觉过于保守了,磁带不是这么容易就饱和失真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把电平录的稍微高一点,可提高信噪比,这样做绝对是利大于弊。另外,我录制的磁带基本上是不开杜比录,因为开杜比录就有兼容性的问题,回放设备要有杜比功能,并且回放设备的杜比也要标调过,否则声音就有可能会失真,高频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录制好磁带,要写上录制日期,歌手名字,专辑名称,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封面和歌词,在磁带上贴上贴纸,做成盗版带,哈哈。一盘认认真真用心制作的磁带终于大功告成了,看似麻烦,实则其乐无穷,懂的人自然懂。
0 E9 s  t, M4 C/ C" u

6 Q0 h3 m  p, U  P" O# R$ {
( d3 r3 q( H! L9 \" Q9 N8 q0 N
补充内容 (2017-8-3 09:24):# ^7 |. Q# K; Q6 |
放音偏磁应为放音均衡,笔误。
" G$ u( w; E; a3 G另外,全新磁带拆开后走带二遍,而不是快进快退二遍,这是为了磨合磁带,顺便去除磁带上的浮颗粒。
微信图片_20170802162158.jpg
微信图片_20170802162143.jpg
微信图片_2017080216215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djbiao + 2 好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19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空特意用2手的一类带,对比了4类顶级的2手带,还有全新的4类带。卡座用B215录制的都是小提琴奏鸣曲的同一曲目,对比听感确实是2手的一类带听感好多了,4类顶级带更偏向CD风格,没一类带耐听,还没有2手2类带听感好。所以我之前也纳闷,原来在日雅搞了些TDK MAR90等这种顶级的2手4类带来,里面录的都是一些的士高,电子舞厅音乐。心想这么高端的带子现在都卖六七百一盒的带子里面居然就录这种音乐,总算明白了这种顶级带可能就是适合录制电子舞厅音乐之类的声音。所以感觉就纯粹录音来说用几块钱的2手1类带或者10来元的2手2类带已经是足够好了,(前提是偏磁正常,CAL到位)。 20170819_131224_副本.jpg
! o! a' w$ L0 x( ^# {4 R# A) G9 G( W7 p* `' p6 P2 `# P

) k$ z. r' N4 ~/ W( W6 |' }
; \0 v% O2 m* s0 B$ a如果是想要认认真真地录制一盘磁带,首先是不迷信高价全新空白磁带。所以好赞同楼主的观点,谢谢楼主,又学习了9 Z: m$ e3 x1 m. A( E. w& o( _
个人感觉那种几百元或者上千元一盒全新顶级空白磁带,就只适合纯收藏,是不能拆封拆封录音的。" B5 I( c  T' {; j' t5 Z" s$ F

0 K' v3 t' C% G" m; G, K5 v, M) m如有机会也可以收几盒的,但是没必要拆封录音的,因为它的价值就在于全新不能拆封,还有外表完好精美的包装纸。2 H# j7 {# q1 ]# F. L6 ^( X3 q6 I; X
4 O9 R! i% P: \: A
发表于 2018-2-8 08: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录制过上千个原版带子,个人体会就系:这种几百元或系上千元的全新高价空白带,拆封后录制效果无惊喜可言,只适合收藏 把玩 观赏 摸摸看看 ,最好别拆开录。要录音就选择,几元钱滴一类二手空白带或系十几块滴二手二类空白带足够了
发表于 2017-8-3 1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w1112 于 2017-8-3 12:54 编辑 " q/ q* A! z% a/ V$ ?* p8 f" M4 _
qb99 发表于 2017-8-3 09:182 g4 K. p$ q; u( `6 b, u& R
俺4类带很少,总数估计只有个位数,俺不迷信高价带,十几元一盘的一类带是我的最佳选择,因为录出来的声 ...
! G3 q# n* s7 U# a7 d/ Q- f2 H
学习了开友讲的没错同感我也不迷信高价带,小弟是十几二十元一盒的2手2类空白磁带录制过大量原版带,前后监听对比与原版磁带几乎没有区别。2 t! {( E& p! |+ Q- n) a
! w. F, H% O: V% m4 C) ~: e/ f: C
个人认为2手2类空白磁带相当的实惠实用,随便录,录得很开心
, Y6 k# g& |/ c" X- Z9 Q) b6 Y7 _1 U* k! W(当然与全新高价带对比要听出明显区别是有的,但是估计需要用仪器测试)
+ X8 ]6 e8 z- n& |; G+ t! @# T1 Y4 l0 a下面是自己用2手2类空白磁带,700ZXE录制的一盒发烧带0 w9 C) u+ [" H8 Z- W8 c
7 T, e" i9 m) S3 w5 B" O

& o- Y6 H/ v$ W
: }  Q9 v  `, d/ m, j8 m$ Y% z9 C/ K' L
161922vh4pttpnzhps4fyk.jpg
) H! c9 V  W* o9 w6 K+ E

8 {( j, C4 J) o) H( v5 ~ 161925ugnigcc93gkzingk.jpg 2 A+ s: \: O1 E2 ~+ V5 t

, Y- @! T+ Q) p  i2 n6 U1 b0 T/ a8 ?% S
- J* r6 ~- T' `3 v4 s% s: Z9 L

* R% ~# @  U) f6 {" q" t6 Q1 K0 I& [( H% ^* D
发表于 2017-11-29 09: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想要串录歌曲,如你所说要统调电平,请问怎么统调,这也是一直困扰我问题。
发表于 2017-8-2 17: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7-8-2 17: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8-2 17: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8-2 18:1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学习借鉴了。
发表于 2017-8-2 18: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力士的录音电平较一般卡座高3DB,一般的卡座建议还是在00DB比较合适。不过不同的带子录音效果肯定不一样,而且重放不同的机型放音效果也不一样。如果不考虑性价比,好的一类与好的二类比还是有差距,有些一类带的录音效果要比不少的二类带强,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从性价比来说,阿霞与8285的D都不错。
发表于 2017-8-2 18: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磁带的带基、制造工艺、毛毡宽度、顺滑程度,都影响录音质量,
,看到这句话,就知道版主是极其懂行的玩家,录制磁带真的是其乐无穷。最关键的是道出了一类磁带的价值,说老实话,TDK的AR级别完全可以把很多不伦不类的二类带打的满地找牙,更不要说AR-X了,AXIA的GT1,AU1,K1的素质也是相当了得。关于中道机器录制磁带后,放音不兼容的问题主要是中道家的磁头不是连体的,要是手里的卡座找高手严格标调的话,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当然中道机器最好是自录自放。我玩卡座20年,起初录音基本是用杜比的,现在也玩不用杜比。录制室内弦乐或人声等小动态的音乐可用可不用,但录制摇滚或交响乐尽量不用杜比。另外强烈支持磁带价格亲民化,让大家都有机会和能力玩玩,互相交流,我尽管拥有几千盘磁带,但不属收藏派,看哪个好,直接拆封录音玩。所以见得比较多。
发表于 2017-8-2 18: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卡座大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和借鉴的经验,以前我恳请您来这里共创一片新天地,可能是当时的环境所限您犹豫再三......' i3 f( V3 _, K' x' h
现在环境彻底改变了,虽然微信、QQ更加便利于大家的交流和调侃,但是和网站相比还是有不足的地方的
2 v* N: |$ I) e/ F; w$ [请您多多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嗨吧
发表于 2017-8-2 19: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老郭 发表于 2017-8-2 18:40
5 `/ k+ x* N6 f9 Q* u  ?,看到这句话,就知道版主是极其懂行的玩家,录制磁带真的是其乐无穷。最关键的是道出了一类磁带的价值,说 ...

3 O/ n4 \0 X& F( D现在AR的价格都可以直接上四类带了,老猪估计也不太舍得拆录
发表于 2017-8-2 2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也有不少一类带录音很好,但在南方城市,二三拾年后,保全得好的都是二,四类带,耐用以万胜为先,大陆,港台原版带更是重灾区呵。。。
发表于 2017-8-2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意见,我手上的一类高级带绝大部分都扛不过潮湿的“回南天”,反而二、四类带的保存要好很多,这也直接决定了磁带的多次录放效果。
发表于 2017-8-2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支持老猪
发表于 2017-8-2 22: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潮湿一类带难保存易掉粉,二、四类带含金属成分多不易掉粉。北方干燥一类带较柔软不掉粉,反而二.四类带有掉渣或起皮现象。我在北方所以喜欢一类带,我的四类带索尼mm居然用手可撕下金属带层只剩下透明带基
发表于 2017-8-2 22: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8-2 2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中鱼雷 发表于 2017-8-2 22:03
" r2 X$ U6 R. |3 t3 ]/ r南方潮湿一类带难保存易掉粉,二、四类带含金属成分多不易掉粉。北方干燥一类带较柔软不掉粉,反而二.四类 ...
: f$ I, L0 T$ n
我南方的,我一类换您的四类看来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喔?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0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老郭 发表于 2017-8-2 18:40- o% t5 h: a0 r+ z
,看到这句话,就知道版主是极其懂行的玩家,录制磁带真的是其乐无穷。最关键的是道出了一类磁带的价值,说 ...
0 K- D# L5 ?# W3 _6 _  M
磁带价格亲民化已经不太可能了,这东西不生产就意味着越来越少,希望不要太离谱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19 05:07 , Processed in 0.1268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