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967|回复: 0
收起左侧

【黑胶唱片4-9】【亨德尔著名作品精选】【13张打包出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14: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fredric 于 2018-4-9 14:41 编辑

01、软件类别:LP黑胶唱片
02、软件单位:张
03、软件数量:13
04、软件来源:二手
05、软件包装:纸
06、软件成色:详见介绍
07、外包成色:详见介绍
08、版本类别:荷兰版
09、版本序列:不知
10、版本编号:不知
11、软件价格:49013张,包顺丰
12、播放状态:好
13、置换方式:先款后货
14、能否议价:不可
15、运输包装:瓦楞纸板+发泡包装
16、邮寄方式:顺丰快递
17、邮寄费用:卖家包邮
18、买家确认:标准语为我要了(仅此三个字)。
19、卖家确认:回复买家的标准语确认(仅此两个字)。
20、本网站中介:支持中介
21、付款方式:
           工商银行,开户名—鹿放,卡号—955888 ,0200, 003991733
     建设银行,开户名—鹿放,卡号—6217,0000,1005,0370,256
     支付宝:szhsh111@sina.com
     微信:15611394873
22联系电话:15611394873
      微信:15611394873
23、售后保障:协商
24、附带说明:此唱片同时也在线下店中出售,可能随时被卖掉,请尽快出手,以免耽误。


亨德尔
    1685年2月23日,亨德尔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勒。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的确,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音乐家只能算是有技艺的仆人)。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的练习弹古钢琴(难以想象,后来在键盘乐器演奏领域可与巴赫匹敌的亨德尔,竟是这样接受他的启蒙教育的!)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后来,当地的住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天才的儿子认真的学音乐。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凭著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的很快。    1697年老亨德尔去世时,念念不忘要让儿子作一个律师而不要去搞什么音乐。亨德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艺术追求。1702年,他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
    十八岁是成家立业的年龄—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 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
    1705年,亨德尔创作的歌剧《阿尔米拉》的上演获得了成功,使他得以踏上留学的旅程。在当时意大利是全欧洲歌剧艺术的圣地。亨德尔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仑萨和威尼斯等地学习了三年,同斯卡拉蒂和科雷利等大师都有交往,把意大利的歌剧艺术学到了手。
    学成归国的亨德尔在德国处处受到欢迎。1710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就任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乐长。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个不错的差事,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海外。当时的英国比德国富裕得多,歌剧艺术在那里也更受欢迎。但自从普赛尔1695年逝世后,英国的歌剧艺术就止步不前,需要新鲜的血液。亨德尔看准了这个机遇,就向主人请了一年的假,渡海去了英国,此后几年亨德尔就往返于英德之间。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风,在伦敦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1713年他以一首《女王生日颂歌》博得了安妮女王的赏识,于是亨德尔索性就不回汉诺威了。
    命运捉弄了这位开了小差的宫廷乐长:1714年没有子女的安妮女王驾崩,亨德尔的“老领导”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以英王亲戚的身份继承了英国王位,亨德尔恐怕要遭殃了。可他镇定自若,以一部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欢迎了新国王乔治。国王对乐曲的华贵典雅赞叹不已,问这是何人所作。当得知作者是老部下亨德尔时,不仅原谅了他的旧过,还当即增加了他的年薪。
    此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特别是歌剧,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也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但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
    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此剧采用英语对白,取材于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该剧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靠意大利正歌剧起家的亨德尔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的几部歌剧上演相继遭到失败,最终他经营的歌剧院被迫关闭。嫉妒他的政敌趁机制造各种流言蜚语……1737年,内外交困的亨德尔中风偏瘫,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就在这种绝境中,亨德尔奇迹般的站起来了。经过几个月的温泉治疗,他战胜了偏瘫。面对萧条的意大利正歌剧市场,他把精力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
    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从十七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为主题,没有复杂的舞台情节而注重音乐的表现。由于剧情取材于英国人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而且采用英语演唱,在英国会有不错的市场。1742年,他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驱动下,仅用24天就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出乎很多人意料,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响。亨德尔又重新回到了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了!
    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为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从《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他依然拖著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的4月14日,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3LP,亨德尔《12首大协奏曲,Op.6》
    弗兰茨约瑟夫.麦耶尔指挥黄金协会和奏团演奏。Harmonia Mundi出品于1975年,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亨德尔所作的大协奏曲,是其最伟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巴洛克时期风格,也展示出作曲家精湛的创作技艺。大协奏曲在巴洛克时期盛极一时,可以说是协奏曲的早期形式之一,通过乐队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一问一答的交替来进行,通常是一组表现力较强,数量较少,称为“主奏部”,另一组数量较多,称为“协奏部”,两部分轮流演奏,形成对比、呼应和组合。
    和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一起,被后世乐评家视为晚期巴罗克管弦乐两大高峰的,还有亨德尔的这十二首大协奏曲。
    亨德尔的大协奏曲Op.6,包括12首协奏曲。亨德尔的这套作品足以显示出他作为巴洛克时代器乐协奏曲作曲家分庭抗礼的实力。他那种通过抒情而接近神的虔诚努力依然浓郁,比发散的维瓦尔弟协奏曲主题更加明确,比严谨的巴赫《勃兰登堡》更加富有人情味。
    它们都是由弦乐器、通奏低音演奏的。有几首作品还用到了管乐器——本来照常规是以大管来加强低声部,但亨德尔却用了两支双簧管。主奏组是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架羽管键琴,作为与大协奏组的弦乐队和另一架古钢琴对峙的一方而出现。曲调优雅别致,演变手段变化多端,真正可谓完美无瑕。亨德尔的大协奏曲,充满大自然和生命的自身的诗情画意,风光旖旎,壮美动人,并且处处可见亨德尔音乐的朗朗风骨。它们对后世的莫扎特,尤其是贝多芬,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想来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四张——第七张,4LP,亨德尔的《16首管风琴协奏曲》
管风琴:鲁道夫.艾沃哈特
协奏:黄金协会和奏团Harmonia Mundi公司出品,


    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主要是OP.4的6曲与OP.7的6曲,这两套协奏曲都是在英国活跃时期的作品。除此12首外,另有4首无编号,共计16首。
    人人都知道巴赫是一位管风琴演奏家,其实亨德尔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管风琴大师,尤其擅长即兴演奏,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就是当时哈雷教堂的管风琴师,这给亨德尔的管风琴演奏技巧和作曲技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曾有这样一段轶闻:1707年,亨德尔来到威尼斯不久,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蒙面舞会,不擅跳舞的亨德尔蒙面悄然走到羽管键琴旁演奏一曲,精湛的技巧征服了全场的人,当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也正巧在场,他被这具有非凡魔力的琴声震惊了,指着坐在琴旁戴着假面具的人大声喊叫:“啊,魔鬼!魔鬼!那个弹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说着他就冲过去掀掉了弹琴人的面具,果然是亨德尔,从此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虽然当时演奏的是不是管风琴,但足以证明亨德尔高超的键盘技巧。
    不过,亨德尔的管风琴音乐创作可以说是“无心插柳”之作。到英国后,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神剧创作,管风琴演奏只是用以自娱,所以没有留下一首管风琴独奏曲的曲谱。而管风琴协奏曲在当时作为神剧的前引,形成一种氛围,将观众情绪引入神剧。这种在神剧前演奏的习惯,由亨德尔首创。开始是由亨德尔一人演奏,形成乐队其他乐器的呼应。这些协奏曲乐谱上注明:"大键琴或风琴用",结构上大体由二声部(偶尔为三声部),或一个旋律由和弦伴奏的形态写成,接近大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几乎都是仿托莱里结构,由缓—急—缓—急4乐章构成。
    Op.4的六首创作于1735—1736年,乐谱于1738年由伦敦乐谱出版社出版。当时的乐队编制是:四把第一小提琴、四把第二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两支双簧管、一把倍低音大提琴、一把短曲颈琉特琴以及一台羽管键琴和一架管风琴。
    Op.7的创作时间晚于Op.4,约在1740-1750年间,也是由六首组成,不仅在即兴演奏方面多于Op.4,而且在演奏技巧、整体风格、演奏效果方面也严于前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八张、第九张、第十张,3LP,亨德尔的清唱剧《扫罗》
指挥:马克拉斯
演奏:英格兰室内乐团
合唱:利兹节日合唱团
    这个版本有着出色的独唱家组合,在马克拉斯的引导下,完成了令人振奋的演出。马克拉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巴洛克时期所需要的本真主义手法加以完美体现,同时,又深挖戏剧性效果,使得整部戏剧演出效果强烈、感人。饰演米拉的普莱斯和饰演米贾的阿姆斯特朗的音色对比被表现得非常优美。麦金泰尔演唱的扫罗,戴维斯演唱的约拿单,假声男高音鲍曼演唱的大卫,都十分出色。合唱也营造着戏剧气氛。不仅演绎优秀,录音也十分出色,这套唱片是1972年利兹音乐节上的录音。
    《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
    唱片的品相和质量都很好,但外包装盒磨损、破裂,故低价出售,请注意。


    为了要表现伟大的事迹和崇高的思想,亨德尔迫切需要创造一种广阔宏伟的音乐风格,仅仅按照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做法,专门依靠独唱是不行的。亨德尔在创作中所发生的这种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尖锐矛盾,在歌剧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在另一种体裁——清唱剧中终于解决了。    清唱剧便于亨德尔突破歌剧传统给戏剧音乐带来的局限性。他的题材不再受那些专写爱情纠纷的轻薄剧本的拘束,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写严肃的、更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题材了,他可以不再为追求赏心悦目的舞台效果费尽心思了,他把精力集中在充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十一张,《亨德尔在哈勒城老家的音乐会》
曲目包括:
    《c小调赋格》,瓦尔特.海因茨.伯恩斯坦管风琴独奏
    《g小调小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
          小提琴:弗兰茨.甘泽尔
          羽管键琴:瓦尔特.海因茨.伯恩斯坦
          中提琴助奏:彼得.克鲁格
    《田园曲,为女高音、大键琴和大提琴而作》
          女高音:阿德勒.斯托尔
          羽管键琴:瓦尔特.海因茨.伯恩斯坦
          大提琴:彼得.克鲁格
    《B大调咏叹调和变奏曲》,阿赫格里姆大键琴独奏
    《中提琴与通奏低音奏鸣曲》
          羽管键琴:瓦尔特.海因茨.伯恩斯坦
          中提琴:彼得.克鲁格
    《G大调赋格》,瓦尔特.海因茨.伯恩斯坦管风琴独奏
    东德的ETERNA公司出品,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亨德尔的小提琴奏鸣曲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流传很广,每个乐章篇幅不大,形式不见得新颖,但主题鲜明,音乐语言富于表情,结构清晰,当时人听起来非常新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十二张,亨德尔的《焰火音乐》组曲和《水上音乐》组曲
普罗哈斯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演奏。
先锋公司录制,日本皇声公司1972年出品,唱片上有一道擦痕和轻微划痕,故低价出售,请注意。


    现代人们演奏和听到的《水上音乐》已经不是亨德尔的原作,而是后来英国曼彻斯特的哈莱乐队指挥哈蒂(Harty)爵士为近代乐队所改编的乐曲,共有六个乐章:快板、布莱舞曲、小步舞曲、号角舞曲(一种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坚决的快板。由于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巧而流传后世。
    皇家焰火音乐是亨德尔晚期最伟大的乐队作品之一,它是受命为英国庆祝“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的签订而作。这个和约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庆祝活动有焰火表演和与之配合的辉煌音乐。在创作时,国王强调不要“提琴”。这首焰火音乐首演于1749年4月21日,在伦敦渥哈尔花园。这部作品共分六个乐章:一、序曲。以华美而富丽堂皇的慢板旋律开头,然后以传统的赋格开始快板主体,利用乐器的对比重叠,表达出有活力、复杂的织体,然后又回到慢板。二、布列舞曲。这是一个小巧的中间插段,其旋律轻松而朴实,有跳跃感。三、西西里风格。这是一个宁静舒缓的广板,类似圣诞音乐中的田园曲。四、欢乐的快板。以巴洛克式小号主题表达的欢乐气氛。五、法国式的小步舞曲,柔和的对比乐章。六、小步舞曲,双簧管与大管的合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赠品:亨德尔《弥赛亚》精选
萨金特指挥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哈德斯菲尔德合唱学会。
    唱片的品相和质量都很好,但外包装套非常斑驳,但不影响聆听,故权当赠送。


    1742年,亨德尔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驱动下,仅用24天就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同年这部作品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低调上演。出乎很多人意料,这部作品在都柏林一炮打响。亨德尔又重新回到了英国人的音乐生活中来了!
    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为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著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
    “弥赛亚”一词源于希伯来语,意为“受膏者”(古犹太人封立君王、祭祀时,常举行在受封者头上敷膏油的仪式)。后被基督教用于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全剧分三部分,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第一部分叙述圣婴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是关于耶稣为拯救人类,四处传播福音以及受难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则是耶稣显圣复活的故事和赞美诗。这是亨德尔少数完全表现宗教内容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实际上其中对音乐的戏剧性和人性的宣传远胜于对宗教的虔诚感情。
    全剧为主调和声音乐风格,以旋律优美、和声洗练见长。西西里民间乐器风笛的使用在当时是大胆而新颖的。由于其中不少分曲具有很高的技术训练价值和艺术性,至今仍在音乐会和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整个作品经典迭出,美不胜收。其中这里所介绍的“哈里路亚”一段,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26 15:07 , Processed in 0.0691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