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4283|回复: 5
收起左侧

唱盘的正确调校 3 唱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6 17: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声音被污染3 N& E9 [  D$ q3 r- d; A3 l' B! J; \

. E( \7 M6 N, P' v6 h3 m0 H) e0 M所谓音质污染,即是说音质总有一种不干净的感觉,但又不是严重失真,不干净与失真是两回事。 + ^9 W5 x  k' M7 j! F$ m" E5 }

+ x4 B9 B9 Z( H+ p4 Y6 t1、垂直循迹角度之调整 7 v6 c. u, ^: q) l7 e3 b7 R
& w5 }8 o3 K2 ]: s) _1 \$ z' ~
调校唱臂的高度可以改变唱头之垂直循迹角,一般而言,我们打横用眼与唱臂拉成在同一水平,唱臂如果是水平状态便可行。如果唱臂太高(承轴点高过唱针点),声音便会变得不正常,太紧而又有多余的噪音。如果唱臂是不能调校高度,那么便需要找一些介子或垫片之类的东西装在唱头壳与唱头之间,令唱头的垂直循迹角尽量接近理想的数字。
. Q6 n4 ~( S* C2 a7 H; e6 y# e* V9 w& V7 C7 s
假如这也没有改善的话,就应该详细检查唱针尖是否干净无污垢,而且最好有放大镜去观察一下钻石针尖的磨损程度。唱针损耗得太历害便必须更换一支新的。  0 S% M3 y$ f* `/ G9 s4 g

! \. @5 w. _. _$ O2、检查针压 : q" S/ B/ T' v+ J' w. |( c

& e3 U6 K4 \. P众所周知,不同的唱头是需要用不同的针压,但不经常更换唱头的人,很多时会忽视了尾铊的刻度。用上了一段时间,唱臂后的平衡铊便会慢慢移位,使针压也因而改变。所以,如果你拿放唱臂时用得太多力或动作过快,你便需要经常检查针压刻度表的数字了。
6 @8 J0 _* l$ Y# f" f% G% @: w" Z& e3 _
针压过轻时便会令声音变得飘浮不稳。当然有些人是不依照厂方定下的最适当针压,按其喜爱去调校针压,但无论如何,针压应调校在最适当数值之前后两成范围之内。 % z; \4 C  f5 b( V
# w2 }- G1 c) d5 ?: y
声音失真——耳朵明显听得到难入耳之失真声音。失真有时是全部,有时只是部份,如右边声道之人声等。 ; l4 E5 P- Q7 e" f- ^
/ R0 e- ]8 }# x& S+ m! p
3 、检查针尖是否磨蚀,有无污垢
6 E. ~9 F* U2 S6 E+ l9 ]2 |& M- i( m" Y5 U
这虽然是玩音响的人必已知道的基本常识,但往往有很多初哥都忽略了。有时是针尖粘着尘而引致失真,有时是因为唱片太过污糟所致,因此,大家在听唱片前一定要将唱片清洁一番,养成一个好习惯。
9 I* F5 \% o$ k; y6 j1 [  ~
2 j5 p/ Z/ c8 z2 W% x' E对于一些初哥来说,好可能由始至终都只用一只唱头,唱针经长期使用便会磨损,一般唱五百小时便要换上一支新唱针了。如果是换唱头时,最紧要拣一些输出适合扩音机的输入灵敏度的产品,因为输出太强可能令扩音机过荷,听录音电平特别高的唱片时便好有可能引起耳闻失真。$ B0 l& k% C$ g3 ?; U( m% Z
! m& b$ p2 w, L
4、检查反偏压调节器
# t0 r+ n6 {3 U2 A1 W9 v' R+ a. S. q& _5 m! p9 f  y7 i$ b
任何一部唱盘都设有反偏压调节器,作用是抵消因物理现象令唱针向转轴内倾斜的力,使唱针不会“侧埋一面”。反偏压调校不准便有以下的问题出现。完全没有或过少调校反偏压会令右声道声音出现耳闻失真。过大的反偏压便反会令左声道产生失真。因此之故,反偏压一定要调校在正确的位置(与针压的数值相同),这会帮助声道之定位更准确。 / _- r% b& l* a- ]) O% _

! I3 ]) A" ^6 \8 z如果调校准确也没有用,那么便要检查针压,因为针压太轻而引起耳闻失真的例子彼彼皆是。 1 x9 R6 j& A  h! c: B
, Z* l8 Y( V$ f! p0 ~
低音模糊、低音不清晰、含糊有混浊感 : H; ^/ d! U9 ~  g0 h

/ v3 }0 ^' v% P+ H1 z7 k5、改正唱盘的倾斜度$ ^! ^- D4 b+ `7 {9 L* g9 Z

; Z* W7 q5 n( `1 d: `低音混浊不清通常是音响回输所引致。唱盘侧了(并非在水平)会增加引致音响回输的机会,所以唱盘一定要在水平面上,不得有“侧埋一边”的情形,调校妥当唱盘的水平不但可减低音响回输,而且更可使唱头与唱臂能正常工作。 0 b; x; }. d1 F$ Y9 V

! U5 `+ J1 d4 d) T如果调正唱盘水平都无改善,试更换唱盘的摆放位置。一般房间的四只墙角会有低频驻波,唱盘摆在墙角容易引起音响回输,因此应尽可能将唱盘摆离墙角。
* o& S& ]+ }$ f# j
( C8 q7 ?$ x+ U& @/ P0 l6、试除下防尘胶盖 7 m4 H; e: F7 ?9 q8 t4 v
. R6 X) o7 G8 d' u. Y  q" }
唱盘的防尘胶盖面积阔大,容易收集声音的压力。尤其是揭起尘盖时,唱盘所受的振动就越大。这会使低音变得混浊不清,有模糊之感觉。放下尘盖也一样会引起低音混浊,而且更夹杂着更高之频率谐振,产生不正常之回音效应。因此之故,听唱片时最好将尘盖脱掉!
% q+ }! F4 I/ s6 z$ V1 c$ X; n& K, |; O; k" A
如果除了尘盖都无效,大家不妨试将尘盖放下,在盖面放上又厚又重的书刊之类的东西。这对于一些重量轻的唱盘会更有效。  
: S' h9 `/ |2 ]
/ O5 t4 [" W) M' Q中音刺耳0 _- R% O0 _/ c- d7 F

/ O9 K/ x2 ~$ S( Z5 n8 B5 Z* ]这是代表声音令人听到耳朵疲劳,皆因刺耳。弦乐声变成“Key”声,人声失去柔润之美感,变成不想听的刺耳声。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中高频段有尖峯(Peak)所致。
5 C0 o4 l) D: E. g; `+ W4 a3 T
) V2 u% k/ _' c1 i# G" i% d7、试换唱头壳
6 C4 L) z6 p  e1 B5 [; z# R. B  p! y6 w( C
唱头壳产生谐振时会令中音频段产生起尖峯,这现象尤其经常发生在轻质量之唱头壳身上。转用一只由铝合金制之唱头壳会令这个问题消失,不家不妨一试。 8 Y; [' p, Q3 }( `  z

# l( X: b+ [  s1 v! j. O遇上换唱头壳都无济于事时,可以检查唱盘讯号接线。一些长而廉价的讯号线最好不用为佳,换上质素佳的接线会有改善效果。假如扩音机上有唱头电容值选择时,用电容值最低的讯号线是比较好。 + L. B) H, l: T- m1 D
6 D, }9 ~$ @, @: x5 r$ i' Y7 V2 K
8、在唱头壳上加上阻尼物 5 G1 l. ^) z0 h* _  l1 q
3 Y( A: @8 Y) A9 C
用胶布将唱头壳的表面全部帖满,连手提杆也需要捲有胶布。由于唱头壳贴了胶布会增加重量,因此便须再调校唱头的平衡与针压。
+ V8 W& {: Z  e$ t' p# j$ A  A' @
如果试过仍然无效,可以在臂管部份贴胶布。整支唱臂捲密胶布就会增加活动质量,破坏音色平衡,所以最好只在两处(头和中间)贴上1厘米阔的胶布,这样应该会收效。 0 w: Y3 @1 U5 g7 }

- [& b0 y1 M. p' n3 ]唱片中心位置声音失真* K) K9 d  V& e" \% S
3 }  g) U/ B4 D' J
这个现象经常发生,体验过的人应该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直线速度由唱片的外围开始向圆心逐渐变慢。
% l' v* I+ f, ]6 ^2 P; T. z( ]: E6 S
9、检查悬垂距离
2 G7 P) W2 O- l3 t- Z; \7 p' |
+ q/ e5 [+ W' G. M5 [4 {3 W1 d无论“S”型唱臂也好、“J”型唱臂也好,两者都必定会产生循迹误差。因此,它们都采用了特定的长度及补偿角度去令这个循迹误差减至最低。唱头的悬垂距离一定要准,不准便会增加循迹失真。举例说一支25厘米长的唱臂,悬垂距离改变5毫米便会令近圆心处之唱头,循迹角改变1度(一个很大的失真数字)。循迹角失真会令声音产生耳闻失真,尤其是当唱针循迹唱片内近圆心位置的坑纹时。因此之故,这个悬垂距离(Overhang)一定要按照厂方所定的数值去调准,不可马虎。 / o6 D+ j* B! u
4 e) S5 R2 _/ V  K$ M# Q# x
假如调准仍有失真,那么便要检查针尖,钻石针尖蚀了便容易产生可闻失真。
& _7 W6 i3 c( G; G' O$ _5 U, [6 b( r3 u/ V1 Z
10、试换唱头4 i, B' x$ E; z4 N) A/ L; y) k% X
) S3 V& R0 ]* s& t0 [" D  o
刚才已经提过,由于唱片近圆心部份的直线速度较唱片外围部份为慢,因此循迹时便考起唱头了。唱针循迹唱片内围时颇为吃力,尤其循迹高频率之片纹时更感困难。柴田、椭圆形针尖比圆锥型针尖有更佳循迹能力,因此大家在换唱头时,不妨查一查以前所用之唱针是属何型!
7 `5 }+ R* y0 u, n8 \7 m8 i! b' n1 S1 I! k' T  E3 w
换唱头当然要再次校准水平、垂直高度、针压、反偏压等调节。  ; B( l% ~7 R- ^
高音不足——总而言之是高音不足,不足之程度是包括少量不足,以致严重不足。
& {! F* t: ^9 o+ k
( x+ \, S' }9 z& L- t11、再换唱头
; P" g  |9 L; O3 d3 L" n/ e7 k4 I& r, Y1 E
这个情形多数是发生在动圈唱头身上。如果换用其他唱头便可解决,就证明是唱头与放大器之间的匹配不良。假若升压牛或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比唱头的负荷阻抗更低时,高音必定出现不足之情形。 
$ i% u" E0 f- j; t! p5 S如果换了唱头都一样感到高音不足,大家可试不用升压牛,直接将唱头输出接到扩音机。由于升压牛只得3及10欧的低输入阻抗,所以假如唱头的负荷阻抗高过10欧时,首先便会令高音出现不足之情形。  6 P0 t4 X: V' Z: M
& ]3 {& T6 e$ s$ E3 u7 w
12、试转用其他唱头之负荷阻抗数值
* s" c6 ?6 e& n  X4 Z/ H
3 ^" r4 M6 ]+ A2 ?# ^有时你的唱头负荷阻抗可能有30欧,但你却将扩音机的输入阻抗调在10欧,检查有没有搅错。这个场合便应将扩音机的输入阻抗拨在40或100欧。MM头负荷阻扩多数是47千欧,如果你将它接在33千欧左右较低输入阻抗的放大器时,高音一样会不足,但程度就应该没有MC头那么严重。
& K- n2 M- z" H+ S5 {3 j( o* M* E" n
如果你只MC头没法解决高音不足的情形,不如索性将它驳在扩音机之MM头输入级,虽然输出会细一些,但如果无高音不足的情形,那么便可证实是扩音机之MC头输入阻抗过低引致。  
6 w' j2 f- E2 p2 F6 [$ V% X: c声音轻而太浮——主要是声音欠缺厚度,有时也缺少了重量和重心感。 
' `, b- g5 O8 |5 s4 j& o9 U1 p' J6 w
13、试换唱片垫' C+ V4 K, \' @
4 _2 p+ [+ P+ A: U! u2 e
调准所有应该调校的部份后仍是声音轻浮的话,大家可试换用其他唱片垫。事实上太硬的胶垫与及太薄的垫都会令音色有轻浮的倾向。因此用一些适当厚或铺上胶布的唱片垫便会令音色的平衡度更佳。 
" I( m- I" Z0 G+ r- s. |' z& ?4 G
3 \; ^8 Y1 d# u. P+ v3 I如果唔敢确定是否唱片垫引起,大家不妨在唱头壳上加阻尼物,应该一定有改善。
) T+ w0 |" U4 \$ {& q; Q5 u4 p; |
: X# u6 ^: q: e+ B' y14、试用唱片压(稳定器、铗)
8 q. ~# q: S" a1 H1 `1 }8 A& H) Z
唱片由于是承放于唱片垫上,所以如果不将唱片紧贴在唱片垫面便可能令声音大打折扣,变得轻浮。因此之故,大家最好采用唱片压放在唱片上,令唱片与唱片垫有更加密切的接触,从而令声音更理想。 5 S' g3 {- W4 j# t) P- H0 K8 J

- Q5 p8 j7 _% D# w除此之外,你可以将唱重略调重一点,但不可超过适当针压之二成。   , |3 g2 w4 Q0 V3 J
定位不明确——人声的定位不准,乐器的定位凌乱等情形。
2 z( {5 b, Z: E5 o- H! ^; i
0 ]3 H3 b6 I# m  G7 n  X15、检查唱头是否装得妥当 * |: @- ~5 Q$ T! y! k# y! k5 H1 {' J

) {) o; C: H1 t  O, G- F) P0 t唱头安装完毕后请大家在面前检查一下它有否倾斜了。倾斜的唱头固然不可正确检拾左、右声道之讯号,而且更会产生不良之循迹活动。因此在安装唱头上唱头壳时便需要留意螺丝是否两边平均,有没有一紧一松的情形。   ?) f" L2 C9 a* Q' `) P4 z: V
3 S0 i- j9 o/ O2 |+ }% a8 i
如果唱头无装斜,那么便要检查唱盘是否在水平面,如果唱盘侧向某一边,唱头左右所受的力便不平均,令左、右声道输出不平衡。
7 x- m: @$ ~% @9 p/ e) m' U
5 b+ |2 i# b0 H; ~( U16、调节反偏压器
" w8 b4 D1 n7 `! v' X1 s5 G* T: g
  B# u6 I- N$ s- L如果反偏压不足,向唱片中心那边的片纹便会施予针尖更大的压力,使左声道的输出增强。因此之故,请大家务必校正反偏压。 ( K0 G/ s1 ~  K) ]
! m) C; M0 g& y+ h8 F
如果校正都无改善,那么请再次检查唱盘有没有偏侧,前侧、后侧都会令定位不明确。
发表于 2013-7-27 1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发表于 2015-7-1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
发表于 2015-7-3 2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7-3 2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7-7 18: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4-4 23:11 , Processed in 0.0600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