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3383|回复: 13
收起左侧

普洱茶“七子饼”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3: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来源:世界经理人论坛& Q; X" |) j+ t8 W7 t 相传,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宁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母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祜(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祜,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哈哈,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X, l4 B, k1 l4 ? " q8 ? S& k2 W8 Q) u  儿女倒是一大窝,可是人口多了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俗话说“儿多父母苦”,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 k+ D8 }1 l$ o* w# U   一日,卢老汉将七子聚于家中茅堂,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共商议了七天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长子哀牢说:“我们去捕鱼”,但河流被有钱人家所霸占;次子布朗说:“去狩猎”,但其父一心向善不愿杀生。三子四子说去帮工、放牧,但都不如老人所愿。因为爱茶如命的卢老汉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七个儿子继承祖业。按老人的话说“茶可解毒、益寿”,为百草之首的灵药。种茶、制茶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品饮之好,更可有益百姓,造福苍生,是人生一大善事,因此仍然希望儿子们个个种茶制茶,以茶业为生。% L2 g9 l& ~5 ] u2 e/ L" u! @: A   但家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卢老汉郁闷在心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十九天,其间水米不进,昏迷不醒,气若游丝,但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第四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采药,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生爱茶,何不采点回去在老人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回家后煎出茶汁,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半个时辰后,卢老汉居然一声叹息,悠悠转醒……(困卢山山名由此而来,困卢山目前仍有上千亩野生栽培大茶树,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8 l* [+ Y. d) v ! M6 K: N7 A0 z1 _1 f   醒来后,七子无量将事情原委讲给父亲听了,卢老汉顿时精神陡增,遂叫七子又煎了两碗野茶喝下去。第二天居然容光焕发,下床干活了。 ' [+ Z5 s5 K" d9 |; {0 w$ }8 B x9 b+ P   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竹篓,带上绳索,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采摘野生茶叶—— 3 _2 q v& A2 X5 j2 O ; M2 g$ }; _5 h* F; n# X  他们顺着澜沧江流域越走越远。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就地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历史上至今都有男到女家,俗语称“上门”的习俗),各据一方,并将野茶苗、茶种带回家种植,种茶为生。(可以考证的四千多年前布朗人的历史文献《奔闷》一书中的《得贵腊普》,记述了布朗人的迁徙史和普洱茶的开发过程)随着日月推移,七兄弟在各自的地域生息繁衍,子孙后代都种茶,并带动当地山民种茶,这便形成了长子哀牢山,次子布朗山,三子基诺山,四子阿佤山,五子爱尼山,六子拉祜山,七子无量山的产茶区域。后来的名字成为了少数民族的名字和山的名称。(后来的六大茶山即是在七兄弟的领域之内的典型)卢老汉夫妇及女儿哈尼留守困卢山,仍以种茶为业,老人将爱女哈尼采制的茶称为“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清《普洱茶话》阮福著】,《红楼梦》中的普洱女儿茶,即名出于此。在今天的普洱县凤阳乡,困卢山的栽培型古茶树群仍保存完好,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可见普洱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 |% ^8 y* r/ H, @ # ^5 B( U* M6 v4 j   由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七子拜寿”)。他们深知父母爱茶如命,都将自己采制的最好的茶用棉布小袋装好带回普洱。由于路途遥远,只有骑马,茶叶在路途中日晒夜露、受潮,东西又多,相互挤压,到了普洱打开后都挤压成饼了,但味道比刚制时候更好。由于七个儿子送的茶一个比一个的好,老人十分高兴,倍加珍惜,将每个儿子送的茶拿出一个用竹壳包扎在一起(据说竹壳无异味,透气有利茶叶陈放)存放家中,待来年或多年后,家中来了好友、上宾,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后赞不绝口,问及茶之来源和名称,老人自豪地指着竹壳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七个儿子”。 / t \" ]. l* J+ V, B ) x# L% `6 \; T. _8 D# A  日久天长,“七子拜寿”和“七子饼茶”在当地传为佳话。+ ^3 Z5 Y% e; B; b% e   起初的七子饼茶,大小重量各有差异。孝顺的七个儿子在了解父亲的这一喜好后,为了让父亲便于收藏,七个儿子共同商议,将茶饼统一制成大小一样的圆形,背后一个小圆窝,重量七两五(375克,现在的七子饼茶大多为357克实际是历史变迁对数据的混淆,没有依据的)。“圆形”代表天上的圆月,象征合家团圆,背后中心的小圆窝,象征七兄弟共同的家,象征父母,重量为“七两五”,“七”为七兄弟,“五”即“吾”,即为“七子中的我”的意思,极具含义。(普洱七子饼茶的外形,大小,重量一直沿袭至今,一直成为渴望团圆,尊崇孝道的古今茶人推崇“普洱七子饼茶”的原因。有诗为证:“山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其中“龙团”、“小团月”即为普洱七子饼茶。 : W* g* Y8 M s \3 [; C- O( x u, K* e0 Q$ M1 ^/ U) A" ^: Y& O0 E  由于七个儿子所在茶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土质气候各不相同,茶树周边的植被气味影响,“普洱七子饼茶”的茶味各具特色,香气各有不同,有“樟香、梅香(梅子香)、栗香、枣香、橙香、荷香、兰香”等。有诗为证:“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浩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宋朝名仕王禹对“普洱七子饼茶”和“七子拜寿”的美誉 4 g& n/ O# {$ D; y/ c p3 } 4 t& u1 X1 m* U Y% G! P   父母年岁已高,七个儿子经过商议,将父母住地由困卢山移居至普洱的西门山。西门山山青水秀,终年云雾缭绕,是修养生息的极佳的地方。卢老汉到了西门山后,仍喜种茶。由于西门山地理、气候环境和卢老汉高超的种制技艺,西门山茶被列为历代供奉京师之首茶。历代皇帝视之为异珍,称之为“诸茶之首,众茶之冠”(普洱西山碑考为证)。0 x$ I4 R: a- P* c: \# j + Q. {# i+ Q( w. e0 p) q E  为了祭奠普洱茶的祖先,卢氏七子的后人们在普洱东门上建造了一座塔,名为东塔,塔高十八层(喻示祖宗十八代),主塔九层,第一层喻示祖宗基业,以上七层代表七子,喻示发展,第九层代表哈尼,以上九层代表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久历不衰。该塔于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普洱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按原样在原址重建,为普洱县一大奇观。“东塔倒影”、“东塔西影”,为当今普洱人所骄傲。“东塔倒影”、“东塔西影”即每天太阳出来时,刚好从东塔处缓缓升起,东塔的影子就随太阳光倒映在西门山下的龙潭中,极为壮观。它为古老神奇的茶乡普洱增添了一道令人神往的景观,并为普洱茶文化增添了光辉一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波仔 +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3: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冬 于 2010-12-24 10:23 编辑 ~ V9 _$ ] m & \( V% n9 D4 [0 { 普洱茶宜存放在通风处
普洱茶的存放.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4 14: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暖冬 于 2010-12-24 10:41 编辑 & W3 n# \: p# b2 ~ 6 O% j& N( c" d天气干燥时、应在茶叶旁边放水加湿 * b/ |4 n5 S: V& l+ @0 | 普洱茶的存放1.jpg ) X$ E: U3 {9 }& z, D' z) t1 l1 ^ q ' f4 l7 n3 I: k8 v% g% Z& W1 x) f( b新旧茶混放、有利陈华/ d7 v( }2 i2 | 普洱茶的存放2.jpg 3 L' C( Y1 U7 ]- F& F0 N" |: ~' @5 q) L. w( F. I: n/ C2 M 透气物料包装 {7 _: L& z1 z

普洱茶的存放3

普洱茶的存放3
0 f4 N8 o. R/ |/ d$ T8 R - U' R. ], @+ x M 茶叶饮用前宜拆散醒茶 ' v+ M) ]" d8 `) r 普洱茶的存放4.jpg ! H" w- B, P9 k2 |5 y* V1 d + d1 M7 X- t2 L8 I: Y# n左边密封罐不宜盛茶,右边透气紫砂罐是放茶的好选择 0 u6 X8 I6 v$ j" z) u6 O$ P. m 普洱茶的存放5.jpg " ~6 t3 W( j( |: k & m, B U9 N+ P( p巧用竹炭8 p6 V# \2 f% P, c; [8 m 普洱茶的存放6.jpg
发表于 2010-12-24 15: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看茶闻香。+ f7 m: j' _ t" c) ` 那麽多好东西。{:soso_e181:}
发表于 2010-12-24 22: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坐坐,品品楼主的普洱茶6 G. W1 Q$ y; v5 e6 F$ m; L {:soso__16018033433680661629_2:}
发表于 2010-12-29 1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红灯家的事儿啊,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3: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鉴别普洱茶年份 : n6 @- X2 \8 e. S: { 8 p2 \, [! _8 `: P3 w, F市场上经常会遇见作为40年代产品出售的"中茶"商标红印圆茶。但事实上,"中茶牌"商标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册的。 + T' G' j/ t+ Q1 p8 x" ^: l/ s% o9 i ( `& O: I, ]& [2 Y2 V市场上出现了1980年出产的"班禅紧茶"。而班禅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关茶厂视察的,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班禅紧茶"。 % P! E: ^/ \1 { 4 z- ^' P& `; ?) `4 T市场上所谓1970-1980年的"凤凰沱茶",标明是南涧茶厂出产的。其实南涧茶厂是80年代才成立的。 2 b: k4 R) s% d+ b, V / n' W7 Z& ^' w7 ?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厂的"云南普洱砖茶"。事实上,云南到1977年才开始生产这种茶,标号只有7581、7811两个,而且从未在包装上印过标号。有些号称1967年出厂,或是文革期间出厂的,也不可信。 - V K, ~% I$ O/ X: z" j* t& L' v4 b+ x. C9 j 市场出售的号称50年代生产的"铁饼"。其实这种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 , h4 I6 m P, R, a & Z" M. T( F/ ]2 a+ p1 h) W: c某博物馆在"银毫沱茶"下标明的牌子是"1973-1977"。其实"银毫沱茶"是87年以后才生产的…… 6 `5 ~$ Z9 }! K% m- h3 F# ]% @7 |2 t5 r' s 怎样鉴别普洱茶的年份呢? 2 Y; ?: q- G7 K( ?( K6 Q3 o1、看茶叶外观 6 _* K' e& X. P2 A7 {: r2 G0 H; C0 D新普洱茶外观颜色较新鲜,带有白毫,且味道浓烈;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后;茶叶外观会呈枣红色,白毫也转成黄褐色。# D4 g/ m6 b9 y$ `& H' w, ` : u+ n! M7 V$ Y/ I1 D4 s $ o: V0 V$ Z7 ]& j& P- a. q# p 2、区别包装纸颜色 - M- `5 u( x* P- k: i$ q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因而纸质略黄,因此你可以从纸质手工布纹及印色之老化程度着手,这只能作为参考,非绝对依据,因为可能有些不肖商人会利用这种心理,以陈黄的包装纸掉包次级品。 * R2 D5 y" F% ?0 B) @( R. T8 ^, g: G( a 3、看懂茶品年份( {+ u$ r8 e7 r 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 a8 _! y O L3 ]. S* H# Q' V 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7 ?% T" Z. N) {$ Z% h" A9 |8 A 1949-1967年中国茶业生产“印级改由各”茶品,也就是在包装纸的茶字上,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z8 x9 K3 ~3 Z0 w `" _* ^: f ~& }" n 1968年以后这时生产的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业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选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包括: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发表于 2010-12-29 15: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坊普洱茶手工制作过程(生饼)7 p5 i, ~7 W. T C) v; l 第一步,采摘。就是新鲜茶叶茶青的采摘过程了,采摘最佳时机是早晨阳光弥漫整个茶园的时候,这是因为这个时候鲜叶所含的水份和香氛正适合,在辛苦的采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能捂的过长,一般采摘到一些就应该带回家里摊晾。& _' R4 e* a0 ?; @ I 第二步,摊晾也就是加工普洱茶的第二个步骤,也有人把摊晾叫做萎凋。为什么要进行摊晾呢?摊晾是为了使茶青散失一些水份。这样的话,茶青就会变得有些柔软,这样一来,在加工的第三个过程中杀青时,茶叶就不容易折断,大家在茶泡开后才能看到了茶青的完整(这当然一般是生茶我们才能看到完整)。当然摊晾的也是有一个度,一般也就是在茶青水份散失在2030%左右吧。" X4 y' ~+ {! R; v 第三步,杀青。摊晾完了以后,就可以进行普洱茶加工的第三个步骤了,杀青,传统的杀青,是把茶青放在加热的铁锅里翻炒,所有的茶品应该都在杀青的这个步骤,既我所知,但杀青的温度是不同的。普洱茶的手工杀青还是挺考验茶农的技术的,在杀青过程中一般是保持茶青的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普洱茶的杀青是属于低温杀青,为什么要低温杀青呢,是为了保护普洱茶里的发酵酶,发酵素(绿茶高温杀青这些东西应该是被杀死了),保留了些茶多酚。以致于普洱茶能够在后期产生变化吧,这些东西也决定普洱茶特有的品质吧。有经验的茶农是可以从手接确到茶青的温度,来判断火候的适宜度,呵呵,我经常看我父母在搞,但要我实际操作。可能还是控制不好的。这还是应该要熟才能生巧的。 3 @* a2 l2 r$ X: q 第三步,也是就揉捻+晾干了,炒好的茶叶必须趁热揉捻,这揉茶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个技巧活。因为我们必须去把握揉时的轻重,保护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茶叶揉好后,就要把茶薄薄的放到太阳光底下晒干,也就是晒青过程了。直到茶叶的含水量在10%以下才行。 8 \" k# M& X- w9 h& W5 b) S* O" ` 第四步,压饼过程,在这里我就综合着说一下了,首先根据所要压的毛茶进行称重(比如常见的357克),然后把茶拿去蒸软,目的是为了让茶里的茶果胶蒸出来,在压饼时有了粘性;另一个目的,蒸软以后,在压的过程才能保证不把大量茶叶压断、压碎。蒸好后就把茶倒入专用布袋里进行操作。然后放入石磨里压。晾干后,茶饼生饼就成了。( e7 e4 e. N, |* x' b ' w6 Q9 q2 A. c! q; y; c( t2 p 3 g( c! l: J1 Q: n* z6 z9 N$ [& U 0 @" W" A; l9 L0 j f 8 w' C( W1 Q4 \3 N f$ e 信息来源网络 若有不足 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茶的品鉴 K0 i$ \4 `- J6 f3 D7 D . U* r6 n7 F6 a4 }洱茶以其独特的陈香茶韵称著于市,其品质的品鉴,就是识别质量的优劣。普洱茶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各自有着不同的品质特征。$ j$ m6 e5 \& e! t% n ) b, O0 m& F0 Q. G: G8 W7 A 普洱散茶一般分为特级和一到十级,另有宫廷普洱、礼茶、金芽普洱等。级别的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 w3 ]$ _ E/ [3 L : W% _3 P6 K) S3 p. B 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滑、润泽的嫩度好。如高档普洱散茶外形金毫显露,色泽呈褐红(或深棕色),润泽、匀整一致,条索紧细、重实。7 m' e: T8 h7 |2 m1 j # y- N3 g, k% Q6 u: ?" `- v 鉴别普洱紧压茶的质量主要是在外形上有以下要求: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不缺边少角;模纹清晰;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厚薄一致,松紧适度;色泽以黑色、棕色、褐红色为正常。识别普洱茶质量的优劣更重要的是看内质,即开汤品评。内质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6 }' K" T8 r4 W7 ]6 z- F# k; m2 l7 f7 k' H 一是汤色,普洱茶汤色要求红浓明亮。如汤色红浓剔透,是高品质普洱茶的汤色;深红色为正色;黄、橙色过浅或深暗发黑为不正常。汤色浑浊不清属品质低劣。 8 R$ q, O7 i( z + R4 B- U% |, \) G 二是香气,主要看香气的纯度。特别要区别霉味与陈香味。有人说陈香味就是霉味,这是错误的。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不能接受的一种气息。而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综合的香气。有的似桂圆香,有的似槟榔香等等,是一种令人感到舒服的陈香气味,如有霉味、酸味等为不正常。9 `* m) Q/ }8 u6 K' F! p2 L ; D2 ~; ~7 h, q0 w/ B- H 三是滋味,主要是尝滋味的醇和、爽滑、回甘。醇和是指滋味清爽带甜味,鲜味不足,刺激性不强。爽滑是指爽口,相反,口腔有很舒服的感觉,爽滑是高品质普洱茶的滋味。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有明显的回甜味。 1 L! ^! Y/ }. n1 M' \8 V % O. V& L* l5 C! l4 M 四是看叶底(冲泡后的茶渣)。主要看嫩度、色泽匀度。嫩度好的叶底含芽(带毫)的量多,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嫩度差的叶底没有芽毫,叶张较粗大,叶底硬、无弹性。色泽褐红均匀一致的好,色泽花杂不匀,或发赤、炭化,或腐烂如泥、叶张不开展(泡不开)都属品质不好。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洱茶品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消费者不妨学学普洱茶的基本鉴定方法,分清好坏、辨别真伪后再购买。: P" `( z/ N* K6 p : x! ~* T- i. r T . Q+ h) z. f; C+ m 信息来源网络 若有不足 请谅解+ E( \. f( K; }) t! K ' L# K% e% L: F0 M4 @' c+ _$ K + k ? P; o \2 f/ T9 Q% x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茶讲究: * q5 G9 x: Z7 l- C* v4 I# |6 `) W   1、宽壶留茶根闷泡法:对于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采取“宽壶留根闷泡法”。“留根”就是经“洗茶”后从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在茶壶里一部分,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四出六”或“留半出半”。每次出茶后再以开水添满茶壶,直到最后茶味变淡。 * N( g5 p, K) a. I3 V7 K: K5 G! Y+ ?7 k   “闷泡”是指时间相对较长,节奏讲究一个“慢”字。“留根”和“闷泡”道出了云南普洱茶的茶性。采取留根和闷泡,既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又为普洱茶的滋味形成留下充分的时间和余地,达到“茶熟香温”的最佳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21: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壶“功夫茶”泡法:就是现冲现饮,每次倒干,不留茶根。茶壶的容积因饮茶者的数量而定。用此方法也能冲泡好云南普洱茶。如对部分比较新的普洱茶或有轻异味的茶,使用中型壶现冲现饮,头几泡除去新异味,提高后几泡的纯度。对于部分重发酵茶,采取快冲倒干法便于避免茶汤发黑。对于苦涩味较重的茶叶,中壶快冲能减轻苦涩味。对于一部分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的普洱茶品,因茶味浸出较快,冲泡时也以此法为宜。
发表于 2010-12-31 1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学习了
发表于 2014-3-7 2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收藏了,我也喝普洱,中毒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9-11 13:56 , Processed in 0.1005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