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4949|回复: 3
收起左侧

请教,后期安桥卡座“自动磁带选择系统”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2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刘 于 2012-12-22 23:17 编辑 & [4 L8 F* J9 x1 q; A# f$ U. ~
3 p% m+ _6 N) J" D! s
      今天见到朋友一台安桥TA-W100卡座,有这个功能。因以前从未见过,所以很新奇,特请教知道原理的高手。
& g- p0 r/ A. d$ A' z6 w% F) P* B: P' M0 |6 j

4 I% P+ _' F) B# u+ ]) B  \) [1 ?3 w6 g+ }: r1 W, b7 p
& \& z3 u' P1 w, ]9 W! T
补充内容 (2013-1-10 14:36):
9 n1 G: S/ K6 W$ ]7 d5 P6 f' o+ B“自动磁带选择系统”的原理搞清了。原来是磁带壳体上的小孔状识别标记不同!  Z& k( B1 D3 N7 I: G" e) U* a- a
auto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刘 于 2012-12-24 11:11 编辑 * f* ?, b9 |" \

$ j- b, Z6 a  D双卡。试了一下录音重放效果,非常好。而且听不到任何背景噪音。# n, p' y" h/ g% {: o& q
W100.JPG
/ b, b! R! {# t" \5 b6 g DSCN6918.JPG
发表于 2013-1-8 15: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状态好就行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3: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刘 于 2013-1-10 13:36 编辑 ' {' C' b5 G& Y/ w, A

7 P3 \* D: k4 e“自动磁带选择系统”的原理搞清了。原来是磁带壳体上的小孔状识别标记不同!/ l" B8 E$ B- Q1 f* y

' X7 d& u7 W- P* m顺便从卡坛转一个尼康小子总版主的帖子。发表于 2006-12-7 00:01:03 7 V% j7 W. I! X, _

4 P, m$ N7 G  p: a  j      磁带一百多年的发展道路,反映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人类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本文对磁带的发展轨迹做一简要描述,不足之出敬请指出。
3 R* o/ Z1 G4 y  l4 {1 e# x; x" p( k
      一、钢丝钢带阶段(1898年---1945年前后):
6 d! p' X0 J+ {: t& `      1898年,丹麦人波尔森设想:利用电话机的电流将一个长的磁性载体加以部分磁化来记录声音。录音时用张紧的钢丝,再将装有滑轮的电磁铁悬挂在钢丝上作为磁头,把电话机的送话器作为传声器接在“磁头”上,一边对着送话器说话,一边使“磁头”沿着钢丝滑动来录音。放音时用同样的办法,把送话器换做受话器作为耳机。波尔森做了这个实验并制成最早的磁带---钢丝磁带,录音机---(钢丝)录音电话机并获得专利,1900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获最佳奖。  1 G  V; J) [4 m1 p0 Y( s
      钢丝磁带用的是含碳0.8%---1.2%的碳钢丝,直径0.2--0.3毫米,矫顽力仅50奥斯特,录放运行速度为每秒几米,录音方式是直接录音。可以想象音质与今天相比,简直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 m9 R; r7 b9 e( \8 A5 T: D& N
      随后的1930年,德国劳伦兹公司和英国马克尼公司分别成功研制出钢带录音机及钢带式磁带并投放市场,但未能普及。. O- x4 s: M. e
      1939年,贝尔电话实验室在其钢带录音机上实现立体声录放音,当时使用名为“维卡合金”(Vicalloy)的钢带,据说比刀刃还硬,价格非常昂贵。& w* B+ V" w" ~, B$ B
      1945年前后开始使用18-8钢丝,运行速度降至每秒一米以下,磁带的录放频响首次超过电话达到了100--7000赫兹,信噪比亦至35分贝。但钢丝使用极为不便,折断不易修补,磁性特性差,不久就走到了尽头。4 O8 m& k- w% r  ?  o

! ^' z0 L0 e. F' N  k      二、纸基磁带阶段(1926年--1958年前后):
* Y# ]9 d9 ?$ c& V. @6 Y$ t3 M( I1 [  ]      1926年美国的奥莱尔(J.A.O'Neil)把铁粉涂在磁带上做出了现代磁带的雏型,但仅是试验没有商品化。7 ]. h" j2 A2 L1 q
      两年后的1928年,德国人弗勒玛(Fritz Pfleumer)首先在纸和塑料带基上涂敷磁性铁粉制成了磁带。6 O8 j: D. g8 S+ x# w
      1947年,美国3M公司开始出售#100磁带,实现纸基磁带商品化。9 I+ a0 Y2 k/ S0 M; A" P0 m
      1950年,日本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现索尼公司)也开始向市场投放在纸带上涂敷黑色四氧化三铁的纸基磁带。% Z1 D# i3 s( q6 ^2 Y4 H' x
      *纸基磁带多用牛皮纸做带基,强度较低,厚度无法进一度减少,表面不够平滑。虽柔软性和矫顽力(矫顽力达到270奥特斯)比钢带有很大改善,但信噪比和高频特性没有多大进步, 不久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6 F! V7 X$ v5 G
9 e2 ]) L: {9 y+ O% E9 l* u) S1 o# J3 X
      三、塑料基磁带阶段(醋酸盐带基,1935年---现在):5 I0 L) O6 S. h3 j5 Q# E. z
      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和BASF公司分别研制出了使用塑料带基磁带的录音机和磁带,后来由于二战的爆发,研究几乎停止。但由于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突出成就,二战结束时在德国缴获18台此类录音机,美英法三国各得6台研究,被其高超技术而叹服,引发并促进了各国在磁带及其录音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 \2 h2 _. ^( B% _( p! w! k      1947年和1948年,美国3M公司相继推出了#110(涂的磁粉是黑色四氧化三铁)和#111(涂的是伽马三氧化而铁)两种醋酸盐带基的磁带,尤其是后者,奠定了后来普磁带的生产方向。
! Z5 f; ?- U- b  B9 e( ]      1952年,日本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现在的索尼公司)也开始出售此类磁带。- @. m7 L! q5 z1 f$ s- z; Z
      与此同时,3M公司发明一种进一步提高磁带性能的涂敷方法---“定向涂敷发”:在涂敷时让呈针状的磁粉沿磁带走带方向具有相同的取向。这就是今天被广泛采用的“定向法”。与没有采用此法的磁带相比,灵敏度约提高3分贝。
( a% I7 i* h- W  |& W( r! Z9 d      *醋酸盐类带基磁带吸湿性大,机械强度和柔软性还是差,厚度又降不下来,只适合造50微米厚的磁带使用。此类磁带磁特性有较大提高,虽易拉断,但断后不伸长,可接起来再用。5 @5 t' {$ [4 {# B
9 X9 @* g6 A7 I% F
      四、塑料基磁带阶段(聚酯类带基,1954年---至今):
/ V: k) }. _8 o8 y, }3 I      由于醋酸盐带基的磁带种种不足和无法用于盒式磁带,促使人们在1954年左右研制出以聚酯为带基的磁带,磁带厚度也由50微米一下降为25或18微米。4 X( A7 J  K. f' [% Y. H. w, Y! r
      1962年,荷兰飞利浦(Philip)公司发表了盒式磁带系统,推出了3.81毫米盒式磁带,并极力促进其标准化和大面积推广。1965年,日本东京通信工业公司(现在的索尼公司)也开始生产盒式磁带录音机及盒式磁带,并深入学校厂矿四处宣传推广使用这种新玩意儿。
3 u' ^. ]# q8 e5 J" Y      随后,各国加快了提高磁带矫顽力及进一步微粒化的研制速度,为改善盒式磁带信噪比及频响等问题,相继采用了表面压光技术(磁带表面镜处理),使磁头和磁带磨擦减少,而接触更为紧密。磁带的灵敏度和频响有了进一步提高。% u: A. o7 q3 @; B9 h3 n
      1968年左右,TDK出品了SD系列磁带,矫顽力达到了320奥斯特!
- H- m7 F+ h; z  p5 f2 y      这以前的磁带使用的粘结剂都是热塑性剂,这时开始使用热固性剂,磁带的可靠性及耐用性显著提高,磁带掉粉严重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 h, b% U9 [$ k$ l
; ?3 n3 D; n. h" B7 u' h      五、高性能磁带阶段(1968------现在): : f2 d# H- W8 E, y( t* `
      虽然以聚酯为带基的伽马三氧化二铁系磁带已经很完美了,但对磁带的研究并未停止过。1968年以后,磁带的设计涂敷用料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型聚酯或聚酰胺类材料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应用于磁带的制作上。
" J3 T3 E  n( R      ******************************************************************* " l* {, G' e9 S5 v0 s' J  q. O5 B
      1968年,美国开始出售以二氧化铬为磁粉的盒式磁带,高频特性比铁系磁带改善了约10分贝,矫顽力一举达到500---540奥斯特。铬带的出现标志着磁带加入了HI-FI阵营,但铬带对磁头磨损厉害,低频失真也大。
+ A8 t. Y2 s; {1 y* \      正当广大发烧友和音响界对铬带的不足而头痛时,1970年3M公司上市了其替代品-----含钴氧化铁带。
: b' L, p* s1 z      1974年日本TDK公司在重金引进3M公司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推出了钴吸附型氧化铁带------Aviliyn(阿维林)磁粉带,矫顽力高达540奥斯特!更令人击掌叫绝的是,TDK公司以矫顽力不同的阿维林磁粉做双层涂敷,以分别适应高频和低频响应制成的SA系列磁带,特别是SA--X录放音质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同年索尼公司也出品了铁铬双层带----上层涂矫顽力高的二氧化铬,下层涂矫顽力地的伽马三氧化二铁的磁带。
% y3 r& ^/ F  K/ A3 _  ^3 W      1978年前后,Maxell(Maximum Capacity Drycal,现在的日立公司)开发出外延型钴铁氧体磁粉(钴改性氧化铁磁粉),并制成XL2系列磁带,特别是XL2-S在1979年起的美国“格兰德”高保真评比及英法等国类似评比中屡屡夺魁,以至于连磁性制品企业的老大----日本TDK公司有时也不得不屈居其下。
9 V5 ]0 \2 g1 p3 Y! R8 X9 o      由于二氧化钴带与二氧化铬带有差不多相同的矫顽力,二者的均衡曲线也相似,钴带对器材的损伤也小得多,且没有铬带的缺点,钴又比铬有价格上的优势(铬是重度污染的贵金属),铬带有逐渐被钴带取代的趋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约定俗成,铬带和钴带的标识和称谓一致。
: \7 N+ l/ F  E& o  t- }' {      *******************************************************************
" f5 ^5 x/ h  e+ B$ @! p2 d2 G      普通带(铁系磁带)于1977年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日本TDK公司改良的铁系带-----AD系列磁带开始上市销售,虽仍使用氧化铁为磁粉材料,但具有高矫顽力(380奥斯特),高定向(针状比1比10),高信噪比的特性。此类磁带由于通用性强,性能好,马上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普通带的前进方向。此时,为防止静电干扰和起到润滑作用,磁粉中开始掺入石墨,所以普通带不再是棕色而变成了黑色。 , y4 D+ E' d: g; i& C' S7 O2 F
      ******************************************************************* : z3 u+ I1 L) N8 q* N6 E# g
      1978年绝对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美国3M和日本住友3M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磁带,并于投放市场,这就是广大发烧友梦寐以求的金属带!它是把纯铁粉为主要成分材料涂敷于聚酯类带基上制成磁带。此类磁带]纪录密度,高低频响应,信噪比,动态范围令其他类磁带望尘莫及!以往复制磁带时,母带动态一大,拷贝带声音发破的毛病常令人泄气,但使用金属带即使打枪放炮,响如惊雷的效果,录放仍显得游刃有余!磁带从此又让人深具信心了。 0 H- v  B4 {2 f7 k- L
      更为可喜的是,金属带出现以后,由于金属带既代表卡带的最高级品种,有代表各大厂商的最高制作水准,各大厂商均在设计制造此类磁带上费尽心机,并舍得下重料。金属带无论加工精度,涂敷工艺还是润滑避震性能,他们各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金属带通体用陶瓷甚至不锈钢,拿手掂来那般有分量。听此类带的录音常使人身临其境,连看此类带都赏心悦目! 0 i+ Q# v) ~5 o0 x& _$ t3 `
      ******************************************************************* 9 V; b1 C9 R0 A) {/ S% I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CD,MD,audio-DVD等数码产品的相继涌现,磁带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磁带并没有坐以待毙,面临挑战,各大厂商虽没有推出革命性的新产品,但TDK,万胜,索尼等老牌磁性制品生产企业,针对磁带在频响,信噪比,动态范围等指标上与其他载体的悬殊差距做了根本性开刀,磁带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磁带的性能也有了飞跃性提高,使得普通带也今非昔比,更别说铬带和金属带了.......
9 `* J/ n6 T  A8 [# g, R

6 s9 v) X  b# P7 H* ^# t2 ]$ g4 A# S      纵观磁带的发展史,我们被人类“漫漫长路,上下求索“的精神感动的同时,更加坚信:磁带的明天会更美好!!! 8 W3 D2 @" T& K( o7 o- O
      上文的三氧化二铁磁带就是1类带.二氧化铬(二氧化钴)是2类带.铁铬双层带是3类带.最后1979年左右各大厂家推出了纯铁,纯钴,纯铬等为磁粉的磁带就是4类了.以上为抛砖,仅供参考.
5 a/ r) t: S4 c4 C1 R8 q/ @& d
1 U, a5 a( J% ~9 I8 e
9 t' n- h- n' Z

3 N4 O6 d  g7 k: r!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20 13:29 , Processed in 0.0621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