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感想:0 Y1 D6 A6 \1 L( l, B" v9 ~9 F
1、实践证明,几十年前的机器,收音机、开盘机、卡座、CD等,时至今日,越是新净,保存的状态越好,越说明机器开始是有问题的,经不住使用,没有岁月的灼蚀,
( P9 S: i: x$ I7 Z2、这台机器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虚焊吧,只不过虚焊点不在引脚附近,始作俑者就是某次检修测试,割断了敷铜板,然后再用焊锡搭焊连接,不知为何,一堆焊锡在一块儿竟然不通
) B( [% r3 |" v, ?; i3、前面的维修者为啥没有发现呢?在这里我不想评论水平问题,只是想说一来这种机器修起来也得不了几个钱,二来机主对机器的喜爱给维修人员的压力山大,(的确是有的维修人员,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机器,这也拆拆,那儿也测测,即便是能找到问题修好了机器,也会把机器弄得面目全非,让人卡的心痛)所以他们放弃了
4 C: ]) P- j" O4、维修没有天才,只有不断地积累和摸索,好修的就修,不好修的就不修,这样你永远都不会有深层次的经验积累
6 _/ o2 V' o5 H1 b1 c5、现在看来,收音机貌似简单,实则不然;收音机里蕴含的无线电知识、电子电路知识。它的知识含量说超过卡座,开盘机、CD、功放也不为过,所以能在维修后面几种机器上称得上得心应手的人,在收音机前你未必是行家,我这句话不是在小看别人,是在鞭策我自己
$ n b- b. r# T6、不要用现在数字DSP技术去审视、评论、嫌弃传统的模拟收音机技术,传统的模拟收音机技术,是后来的一切无线电乃至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
8 I) o/ l+ t' ^7、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无线电电子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几乎不亚于那个年代的国外的发展,虽然我们的工艺方面不是很争艳,但是技术原理,学术理论上几乎同步,研究新中国无线电技术发展的整个脉络来看,凭良心话来说,我们的民用收音机的技术普及和应用非常的活跃,并不是有的人说的什么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落后,我认为当我们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西方的在工艺等对我们的限制才导致了一定成的滞后,就好比现在的光刻机4 K# }7 s# ^$ G3 `1 X3 E5 m7 q
8、这次意外地接触到国货精品,牡丹941收音机,虽然是50年前的产品,但亲和的时代感让我非常开心,这也是我为啥要修复它的动力。因为我是60年代中期生人,在七十年代初期还小的时候,时不时听见父辈大人们议论半导体收音机,也曾经看他们聚集在一起把玩、交流收音机,黑色的皮套在那个年代让我感觉收音机这玩意儿的高尚和神秘,拉杆天线和走动的指针,再配上温暖和煦的声音,让我有对科技的向往和崇尚。记得当年大人们曾说这款机器,要省部级领导才能拥有,普通百姓还真的买不起。当年在农村的时候,看见过知情点上的一个知情小伙,有一台这样的机器,背在身上挎在腰间,很是拉风,每每从人们面前走过,享受的都是羡慕目光和赞美的声音9 T" U! |- e6 q$ Y C/ f# }
7 [, g' o8 x6 h, @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