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91|回复: 12
收起左侧

静电耳放手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popp 于 2025-10-20 10:49 编辑

不知道图中右中位置是个什么管?有高手解答一下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sc116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AAAA.png

BBBBBBB.png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还有这个机器的资料吗?测绘了半天,还是没有全部搞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pp 于 2025-10-21 11:06 编辑
popp 发表于 2025-10-21 09:23
感谢版主,还有这个机器的资料吗?测绘了半天,还是没有全部搞懂

就是图中这个管,三个脚的电压让人百思不解,另外却定是正常工作状态
bb.jpg
小信号处理板2.jpg
发表于 前天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Stax SRA-12S Service Manual-Part 1.pdf (531.92 KB, 下载次数: 1)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版主提供的资料找到了,是场管,就是型号让人费解,2N2608一看就是三极管的型号,谁知人家是场管,这就说的通了,谢谢版主解惑
d39f0b51a19942b1b1a312251b5e2138.png
67bd78bee74f8848a884c2b1ee10ba2f.png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pp 于 2025-10-22 10:09 编辑

修正后的手绘
sra-12s.jpg
cc.png
发表于 昨天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这款还是不错的,我个人也有点喜欢静电耳机的音质,宽松舒坦...

post-1415-12951153295185.jpg

发表于 昨天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这款相对简单一点点

STAX1.jpg

STAX2.jpg

The STAX SRM-323S Headphone Amp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for not only musical reproduction but also for monitoring purpose of professional use.

High Quality non-magnetic resistors of audio grade are employed for the main circuit of the new series STAX SRM-323S Headphone Amp, greatly improving the tone quality.

The STAX SRM-323S Headphone Amp also features another Improvement: the circuit constant has been revaluated in detail to improve the sound quality. The signal path is configured with a Class-A All-Stage DC Amplifier Circuit with no coupling capacitors. Carefully selected low-noise hybrid pair-matched dual FET has been employed for the input stage to configure a single-amp balanced output circuit. The result is natural and clear aound regardless of balanced or unbalanced input.

STAX SRM-323S耳机放大器不仅在音乐再现方面表现出色,而且在专业使用的监听用途上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新系列STAX SRM-323S耳机放大器的主电路中使用了高品质的音频级非磁性电阻器,这极大地提升了音质的品质。

STAX SRM-323S耳机放大器还具备另一项改进:电路常数经过详细的重新评估,以提升音质。信号路径配置为Class-A全级DC放大器电路,且不含耦合电容。输入级采用了精心挑选的低噪声混合配对双FET,从而配置了一个单放大器平衡输出电路。无论输入是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获得自然清晰的声音效果。




发表于 昨天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网上还有一款电子管的 STAX SRM-TI

STAX3.png

STAX4.png
stax t1.png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这套真新净,感觉电路主要结构没有太大变化,阻容件用得很高端,各方面发挥到极致了,单从电声指标己经无可挑剔,但有的老烧觉得这种都只算入门,反正我这个耳朵是区分不了。我是从组装850功放加自制音箱开始的,中间迷过收音机,录音机,后来是cd,后来我又买了一台直驱的卡座,开盘机没见过,看看以后有没有缘份了,音频设备对我有特殊的魔力,沉迷其中,其乐无穷
发表于 昨天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25-10-22 10:36
我用的这款相对简单一点点

非磁性电阻

无磁电阻的核心特性围绕 “无磁性” 展开 —— 即自身不产生磁场,且不受外部磁场干扰,同时兼具精密电阻的基础电气性能(如高精度、低噪声、稳定性)。其特性设计的核心目标是解决 “普通电阻在磁场环境下阻值漂移、性能失真” 的问题,适用于对磁场敏感的精密电路场景。以下从核心特性、衍生优势、应用适配性三个维度展开解析:

一、核心特性:以 “无磁” 为基础,消除磁场对性能的干扰

这是无磁电阻与普通电阻(如含镍铁磁性材料的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的本质区别,也是其最关键的技术价值。

自身无磁性,不产生磁场干扰

无磁电阻的材料(如电阻膜层、引脚、基底)均采用非磁性材料(如纯铜 / 无氧铜引脚、氧化铝陶瓷基底、镍铬合金 / 铜锰合金膜层,不含铁、钴、镍等强磁性元素),工作时不会因电流通过产生附加磁场,避免对周边敏感元件(如霍尔传感器、磁敏芯片、精密电感)造成磁场干扰。

对比普通电阻:部分金属膜电阻的引脚含镍铁合金,通电时会产生微弱磁场,可能导致附近磁传感器检测误差增大(如误差超过 5%)。

抗外部磁场干扰,阻值稳定性高

在外部强磁场环境(如靠近电机、变压器、永磁体、电磁线圈)中,无磁电阻的阻值几乎无漂移,而普通电阻会因 “磁致电阻效应”(磁场导致材料电阻变化)出现阻值偏差(极端情况下偏差可达 ±2% 以上)。

典型参数:在 1T(特斯拉)强磁场下,无磁电阻的阻值变化≤±0.1%,远优于普通精密电阻(±1%~±3%)。

二、衍生优势:兼具精密电阻的电气性能,适配高要求场景

无磁电阻在 “无磁” 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精密电阻的优势,满足复杂电路对 “抗干扰 + 高精度” 的双重需求:

高精度与低温漂

阻值精度:公差可控制在**±0.01%~±1%**,与高端金属膜电阻相当,支持精密电流 / 电压采样(如医疗设备的信号检测、工业传感器的信号调理);

温度系数(TCR):典型值为**±5~±25 ppm/℃**(-55℃~+155℃宽温区),高温下阻值变化极小,避免温度与磁场的 “双重干扰” 叠加。

低噪声与高频适配

电流噪声极低:≤0.05μV/√Hz(1kHz 频率下),仅为普通碳膜电阻的 1/100,适合对噪声敏感的电路(如音频放大、射频信号处理、生物电信号检测);

低寄生参数:寄生电感≤1nH、寄生电容≤0.5pF(100MHz 频率下),高频信号(如 1GHz 以上射频电路)传输时无信号失真,避免磁场与高频干扰的叠加影响。

环境耐受性强

除抗磁场外,还具备优异的抗湿热、抗硫化、耐温度循环性能:

湿热环境(85℃/85% RH,1000h):阻值变化≤±0.5%;

硫化环境(100ppb H₂S,500h):阻值变化≤±1%(部分型号含抗硫化镀层),适配工业、车载等恶劣场景。

三、应用适配特性:聚焦 “磁场敏感 + 精密需求” 场景

无磁电阻的特性决定了其并非通用电阻,而是针对 “磁场干扰会导致电路失效或精度下降” 的场景设计,典型适配领域包括:

磁传感器周边电路

如霍尔传感器、磁阻传感器(MR)的信号调理电路 —— 无磁电阻避免自身磁场干扰传感器检测,确保磁通量测量精度(如汽车的轮速传感器、工业的位移检测传感器)。

医疗与生物电子设备

如核磁共振(MRI)设备、心电监护仪 ——MRI 设备存在强磁场(1.5T~3.0T),普通电阻会因磁致电阻效应失效;心电信号检测需低噪声,无磁电阻可避免磁场与噪声对微弱生物电信号的干扰。

航空航天与高端工业

如卫星的磁控系统、工业机器人的伺服驱动 —— 卫星轨道上存在空间磁场,工业机器人的电机附近有动态磁场,无磁电阻可保障电路在磁场环境下的长期稳定(如伺服电机的电流检测、卫星姿态控制电路)。

高频通信与射频电路

如 5G 基站的射频模块、雷达信号处理电路 —— 高频信号对寄生参数敏感,无磁电阻的低电感 / 低电容特性可减少信号损耗,同时避免磁场对射频信号的相位干扰。

四、局限性:明确适用边界,避免过度选型

无磁电阻的特性优势也伴随一定局限,需结合场景判断是否适用:

成本较高:无磁材料(如无氧铜、高纯度陶瓷)与特殊工艺(如无磁镀膜)导致成本是普通精密电阻的 2~5 倍,无磁场干扰的场景(如普通 LED 驱动、低压小家电)无需选用;

功率等级有限:目前主流无磁电阻以贴片封装为主,额定功率多为 0.125W~2W,大功率场景(如 10W 以上工业电源)需定制特殊型号,选择范围较窄。

总结:无磁电阻的特性核心是 “抗磁干扰 + 精密性能”

其所有特性均围绕 “消除磁场对电阻性能的影响” 展开,同时保留精密电阻的高精度、低噪声优势,是磁场敏感 + 高精密需求场景的 “专用电阻”。若电路无磁场干扰(如普通消费电子、低压小功率电路),则无需选用,避免成本浪费;若电路处于磁场环境或对磁干扰敏感,则无磁电阻是保障电路精度与稳定性的关键元器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23 06:12 , Processed in 0.0998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