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5500|回复: 20
收起左侧

云南主要普洱茶区介绍(20个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13: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1.慢撒 & `' v, X9 A* |- a4 g1 S$ W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 M; ~' a# j0 i( t简介:" J, e0 G0 I8 _ x& g5 V" [7 a# G. _ 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离易武镇内约20公里,与老挝交界。茶区内地形复杂、落差大,最高海拔1950米,最低海拔750米。清朝乾隆年间,慢撒茶山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年产达万担以上。当时生产出的茶叶多集中在慢撒老街进行交易;慢撒在鼎盛时期,有300多户居民。同治13年,慢撒老街遭遇关键性的第一次大火;光绪13年,慢撒再次遭遇第二次大火,无情的大火瞬间毁灭繁荣的小镇,而第三次火灾与疫病,更是将慢撒变成了颓废之荒城。此时离慢撒20公里的易武,立即取代慢撒的地位。这也说明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易武取代慢撒,成为六大茶山中的重要茶山。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慢撒属易武土司管辖,并且易武与慢撒茶区相近,很难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致在坊间,有不少厂方与业者将二区所产茶菁同属“易武” ) r: N0 e2 b$ s3 T1 s4 \- O$ ` " u; o6 M5 t; |* Z' A8 R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色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2.易武 # S! B3 x: u1 z1 {$ P4 ?- V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 V) l$ W5 @& E ^0 U简介: ' ?( {( U3 Z$ l1 }0 c' A1 _ q& @" X& j位于勐腊县易武乡,茶区内地形复杂、落差大,最高海拔1950米,最低海拔750米。请参阅“慢撒”,原属古代慢撒茶区。目前易武茶区栽培野生茶年产约60吨,台地茶约300吨。 2 x) R0 [/ s/ A - ?2 X# |9 e9 }& l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属慢撒茶区,香气口感类似慢撒,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的茶品;与慢撒茶区相同,近年汤质较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3.倚邦 n1 _3 M+ W, h; \$ z- ]4 r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0 q! r7 P; B6 h/ P/ r, W 简介: 7 U1 j; K% O+ ]位于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36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与易武茶山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更大,最高海拔1950米,而最低处于江河交汇处,海拔只有656米。倚邦茶山境内有大叶茶与中小叶茶,然根据有关专家测定,倚邦的小叶茶种不同且优于其它省份的小叶茶,而又优于大叶茶。明末清初石屏人落居倚邦,以茶为生,开辟茶园、建茶号。清朝初、中期向朝廷纳贡上百担普洱茶,即以倚邦茶为主,普洱茶的名气可以说是从倚邦开始的。清朝初年至明朝初年的倚邦,可说是倚邦茶区的鼎盛时期,官府衙门、大庙会堂等,一栋栋建得巍峨辉煌,交易热络、人声鼎沸、骡马塞道,晚上灯火通明宛如不夜城。清朝中后期,普洱茶制茶中心迁往易武,倚邦茶业开始没落,然倚邦成为茶马重镇的历史地位已经字字记载入了史册。倚邦茶山最后关键是1942年的一场战乱,引发大火将倚邦烧成颓圮瓦砾,倚邦从此元气大伤。随后的瘟疫使茶商、百姓再度大举迁离;后来又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搬迁,现在倚邦村仅有30多户人家,100多人口,交通不便,成为一个贫穷的农业小镇;近年普洱茶再度崛起,倚邦这座茶马重镇,又重新受到瞩目。 . G, j! f) t5 D( p4 W 5 |5 R: o* x$ \5 r' M3 G* X' \6 |: r 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稍苦,舌面中后段带有甘韵。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4.革登 2 i# c, Q- Q% M# i- W T! U0 J, T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m; Q! u4 R& ] _ 简介:3 a! \& F0 t/ K: ]$ I9 h7 y' J0 [ 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蛮砖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文明的茶区,当时年产茶量在500吨以上。 ~+ r0 O% o! Z6 A 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传说为诸葛孔明所栽种,春季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茶王树根茎腐化后留下的洞穴尚存,横向370厘米,纵向390厘米。至今革登茶区老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剩下是只有断碣残碑。以目前革登茶山实际的状况,可说是很难大量出产品,名列六大茶山可说是名存实亡。 2 U# B& A$ C! ^5 _1 O 5 i. ]6 `; S% F大叶、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5.莽枝3 |8 z! f0 X$ |! p" W+ \! N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3 z4 e4 i- P; R2 e5 Z/ d0 ]# c 简介: # [4 j" {& a, \位于革登茶山西南方、蛮砖茶山西面,传说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因此取名莽枝茶山,主要市集在牛滚塘街。古代都由外来生意人从事茶叶买卖,早年繁荣景象,如今已都只剩下残檐断壁。在原始森林中,还有许多大、中小叶种老茶树错落其间,也不乏数十米高的巨大茶树。所生产茶菁,多数集中收购交至其他地区,或由某些大厂指定专人收购。 . ~! a3 l- ~( T9 j/ H : n% v9 t4 s/ L1 B大叶、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6.蛮砖 8 H O, i0 N/ d# J" U! H/ i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F: r$ _2 X6 f( S' R% w5 k 简介:1 u2 ~/ H% Z4 G3 F/ y4 { 位于倚邦、革登、慢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分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虽同列六大茶山,但以往一直不如其他茶区被重视,或许也因如此,茶区才得以保存较为完整。古茶林集中在蛮林、蛮砖二地,蛮砖有500余亩、蛮林有1000多亩,茶树生长较好、密度较高,每亩约100株以上,其中最大的茶树高3.9米,基茎34厘米,树龄300年以上。少被采摘过度,所以目前蛮砖地区的茶质还保持一定水平。& y/ N8 T }0 @3 ` B $ F T8 K; P; S+ A" v2 y# g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相较其他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如慢撒易武香扬,近年茶质表现仍在水平之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7.攸乐, b- I0 b5 n" z* g5 J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古六大茶山茶区,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 % Q& W% A- I1 m* u7 C1 m) ]4 [简介: 5 j! @1 V: y' s. N古名攸乐,今称基诺山,攸乐即基诺的音译。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腊县境,位于景洪市辖区内,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50千米,其面积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广的,这里的古茶园面积达到了10000亩左右。海拔575-1691之间,年平均气温18-20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 * `; r, @. B# }" R' b8 @4 \9 ~隔罗梭江上游之小黑江与革登茶山相望,今龙帕村、巴来村遗存的古茶园(树)仍有2000余亩,茶树基茎大多在80厘米以上。自古以来,攸乐茶山民间加工少量的竹筒茶,茶叶大多被易武、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目前因交通方便,攸乐茶区的茶品多有专人定点收购。4 Z3 x' F7 { M" t& G 1 |) n5 R, x& e" w: R( s2 c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型口感与慢撒、易武接近,掀扬水柔、舌面苦涩度稍高,因茶树龄普遍较小,茶性较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8.巴达4 s4 d4 P L6 M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部。; y+ [8 Z" \; V) \3 E 简介:3 E1 e# k& _2 x8 N* T0 e 位于勐海城西58千米,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1961年在巴达大黑山发现一株高达50余米的巨大古茶树“巴达王茶树”,树龄1700多年,成为巴达茶区特殊资源景观。 8 A7 l& `$ Y0 C: j0 f I) W8 y/ @0 d' V4 U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数量少,口感类似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涩,然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气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9.布朗山 % u: R+ O- ?4 v/ u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远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 w; J9 e9 |9 K o简介:: V4 ?' }/ N; Z 位于勐海县南方80几千米路程,面积1016平方千米,以布朗族为主约10000多居民,居住在海拔2032米的三垛山和最低海拔535米的南览河与南桔河交汇之间的坡地上。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可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布朗山乡的南部和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据文化学者调查,布朗族与 ' @7 b/ c" i# q$ t: c+ \: u柬埔寨的高棉人是同一种族;高棉人创造了吴哥文明,而布朗却成了西双版纳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一个源头。 0 s( h8 n6 z* f. ~. {! {, C, O0 H) ^; x9 w, u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布朗山茶区初制所包含布朗山与新、老班章,一年可收鲜叶300多吨,可制成晒青毛茶80几吨。 h) p$ `4 Y" W; _8 I5 R+ w5 N! t `: _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口感刺激性较强,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班章/ q ]! `( N0 N. p& S: f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 _' J" @4 _+ {简介: ! F# f; V c$ r- Z `+ }% M7 m+ ^位于勐海县南方60几千米路程,平均海拔约1700米。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国营勐海茶厂1988年于新班章现址,种植3502亩新茶园。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 6 D, ?1 A* a# \3 Y" z9 W! @7 v6 x8 b8 W! v: P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与布朗山茶区所产茶的香型、口感类似,然质较重、口感刺激性更强、舌面苦味最重者、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11.南糯6 M5 _) E' \1 h$ }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y5 Y3 T4 o" l/ [" B) j9 J& G 简介: 0 X. o& O6 T# C# G f位于勐海县东侧,平均海拔1400米。在傣语里面,南糯的含义是“笋酱”。古代南糯山居民以哈尼族为主,族人将吃不完的竹笋制成笋酱,为当时地方首领所喜爱,要求该山寨每年进贡笋酱,后来就把此山称作南糯山。 . T& |6 w* q6 r3 ^爱尼人(哈尼族支系)在1100多年前的唐代南诏时期,就开始定居南糯山。而在爱尼人定居南糯山之前,已有浦蛮人在此居住。浦蛮人即今天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他们最早在南糯山上种植茶叶。目前南糯茶区保存着1000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1000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栽种,荒废、遗留下来的茶园。% Z7 X* ], F9 ^; {$ z 0 f& e# G+ H& f# v+ O9 Q. V4 R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香扬轻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香甜,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较高。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12.勐宋 6 O: N, i5 \, i6 ]! R9 z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南部。) h1 }) \$ f3 D; [ 简介: $ V* p5 `3 c U8 h9 N" T( M, W位于景洪市南部,东与布朗山接壤,南与缅甸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山间的坪坝。 % W4 k6 |$ i: F0 Z2 x" Y勐宋的阿卡人是在18世纪中期从南糯山迁徙而来的,当时勐宋交通不便,因此多样的生物资源得以长期保存。与大勐龙、勐宋地区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苦茶”与“甜茶”,苦茶苦而不化难如喉,一般茶农所采摘制茶的为甜茶类。 6 n3 D; \0 t# r% L' w* o+ q) Z6 P$ S# F, L' b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水柔香甜,上颚与舌面后段有特殊气味,舌面根部苦味明显、难化。近年因易武茶价高,坊间有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销售。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3.景迈$ t$ t" ~% L* _, Q 茶区位置: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市)澜沧县。 7 f1 M4 J M4 @! `( Z简介:5 f; D9 D0 x- X( f" t 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景迈茶区涵盖澜沧县景迈村与芒景村,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是目前云南省所发现最大规模的古茶园。2003年由美资台商蔡林青先生所创办的“澜沧裕岭古茶园公司”,承揽景迈茶区50年古茶采收权,在科学化管理与保护下限量制作有机茶品,古茶林应能免于过度采摘的厄运。 4 R# \" g" V! R, I9 f) H根据专家学者考证景迈茶区的历史根源,他们认为这片古茶山早在公元696年即由布朗族的祖先开始种植,距今1200多年,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连片开垦种植,距今已达10000多亩的规模。古茶林内,老茶树上所寄生之石斛科植物螃蟹脚,具有清热解毒之效;具了解,目前只有景迈茶区的特殊环境与百年老茶树才有寄生螃蟹脚,成为景迈茶区另一特色产品。 . }0 Z/ t) n6 x. {6 {: V' @8 S" A* R& c; N+ x 中小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茶菁颜色偏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于各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14.勐库) P$ g4 c9 w+ _' t 茶区位置: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 l- ~9 X7 F. ?6 b 简介: 7 ^, j, p& ~/ @" c* J& x3 f/ B临沧的勐库野生古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而勐库特有种,是距今300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以至,勐库种栽培野生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汤质较为刚烈。" i' w, f; R* V# K7 b Z2 v - V9 r+ C, U1 n* I3 u 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特色: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高。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15.景谷! k+ M" V. x! D9 \5 h+ i' o8 T; |! J 茶区位置: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市)景谷县。 ! K9 j; D8 P# W' l. i3 T简介:* k( m' Y6 c2 T9 Z, s, ^4 H8 w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古称“勐卧”,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素有“林海明珠、芒果之乡、佛教胜地”的美称。位于思茅地区中部偏西,总面积7550平方千米。景谷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证明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活居住。建制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诏)时,于永泰元年设威远城,属银生节度(今景东)。清雍正二年(1742年)“改土归流”后设威远厅,属镇沅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威远厅改属普洱府。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威远县。因县名与四川省威远县相同,民国三年(1914年)改威远县为景谷县。 ! D( g- U( a+ f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总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253毫米,年平均气温20.2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以致茶品口感差异性也大。 ! H5 g! k" F: b* [. ^" @ ; P3 y- W/ T; |. F! A(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3: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6.金竹山千家寨 / R1 m1 m5 ]3 \6 q- \% s茶区位置: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市)景谷金竹千家寨。 8 c' ? I9 f8 `) i5 }' H简介:+ B- ?9 j( @ g 距离景谷县城约两小时车程的一个小村落,原称苦竹山,海拔约2000多米。附近山坡、山谷有多处连片野生古茶林。芽毫明显、肥壮,因制程不够精致,柔茶不足、不成条索, 2 I ?" p& |; t* K导致香扬质轻。制程也时常发生萎凋过度现象。 ) f; c: F. M+ J J; V7 P ! x& ` @) |2 F* t. g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芽毫显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质薄气弱。近年因制作上的差异,时有柔不成索、发酵度较高,以致微带蜜香、汤色较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11 02:32 , Processed in 0.0644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