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C与ATC 4 d) h: Z' [8 g4 m/ @
6 {' ?7 C$ |, q! d( u+ x
PMC(Professional Montior Com.)是九零年才窜起的英国厂商,设计者Peter Thomas与Adrian Loader根据传输线式喇叭的原理,制作了一系列为录音室监听使用的喇叭。从最大的BB5/XBD依序往下有MB-1、IB-1、AB-1、LB-1等多款产品。把PMC与ATC一起介绍,实在是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像大型的MB-1与BB5,中高音部份简直就是ATC的翻版。高音单体是法国Audax或Vifa产品,馒头型中音则是ATC所开发的,低音是不同型号而有不同的产品,最大的特色是它们都以传输线式音箱设计,因此可以在较小的体积内达到理想的低频延伸效果。与ATC比较,PMC拥有同样厚实的中低频与重量感,密度感极佳,中频尤其饱满,可以承受大功率(也必须使用大功率推动),也能发出大动态。但PMC比同样大小的ATC喇叭低频更下沉一些,速度也不会过慢,相当适合后制过程使用。
6 t1 m+ `; W, @7 M1 X0 t# {8 b
ATC则是1974年由Billy Woodman所创立的,他曾参与B&W 801的设计,并从那里汲取灵感而在1986年完成了SCM系列的设计。Billy Woodman提出大磁铁、大音圈、短冲程的单体独特理论,尤其在低音部份,它的单体往往要特别定做,而且一颗可抵别人两颗重,涂有阻尼材料的纸浆振膜也独树一格。Billy Woodman另一个成就是设计了7.5公分的凸球状中音单体,这颗单体让ATC喇叭的中频有极线性的演出,而且承受功率大,声音饱满结实。从用得比较多的SCM-100开始,往上有SCM-200,还有巨无霸的SCM-400,如果不是主动式设计的型号,ATC为了向大家道歉,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前后级扩大机,以解决难以推动的问题。往下ATC所推出的SCM-50、SCM-20、SCM-10与最小的A7,几乎都是家庭用途居多,它们的声音走向大致接近,在扩大机上所需的花费也是一样的。
! ? u, `: ~2 p8 W# y2 U! O, F) \3 u+ H; `3 f4 P3 o
Yamaha与Diatone
9 R6 r+ Q" U4 w3 G5 _ d- u/ o4 {) g+ i$ z E! W) |
Yamaha音响部门是以制造扩大机起家的,1974年金字塔造型的B-1后级曾引起广大的回响,第一款喇叭是1973年的NS-690,很快就被人淡忘。NS型号代表Yamaha标榜的Nature Sound,被广泛用于近场监听的NS-10M则在1977年诞生,3.5公分的球型高音与18公分的白色振膜低音,放在小小的音箱中,居然能吸引许多人,成为录音室必备的小喇叭之一(原因是它也很便宜)。NS-10M后来经过多次改款,1987年推出NS-10M Pro,93年防磁型的MX Model上市,此外也有横置型的10M Studio、可加装超低音的NS-10MM、NS-10MT等型号发展出来。一款喇叭如此受欢迎,生命周期这幺久,实在也是特殊例子。除了这款监听扬声器,Yamaha只有YST技术制造的超低音扬眉吐气其它喇叭几乎全军覆没,连1986年为发扬国威所制造的旗舰喇叭NSX-1000型喇叭也难逃此命运。 ( ~, X9 j8 T- U
6 _+ i2 | A% ~! R' T% J. |
以制造磁铁起家的Diatone,是三菱电机的附属公司,从二次大战前就已经着手制造单体。著名的2S205与2S305按照NHK放送技术规格制造,使它们在监听喇叭领域稳据王座。后来Diatone一方面往家用市场努力,一方面也继续在专业领域钻研,编号前加上2S者为专业用,DS则为家庭产品。与欧美厂商不同,Diatone花费很多力气在单体材料的改良上,多年来尝试过许多新素材,像是比音速快两倍的LCP振膜等。从1988的DS-V9000开始,Diatone与NHK共同开发的硼振膜(B4C)高音单体正式推出,延伸非常的好。中低音单体则以三线交织的蜂巢形结构,加上它们称为ADMC的磁铁结构,形成今天多数Diatone喇叭的基础。Diatone监听喇叭的最大特色是解析能力超强,从最小音量到最强音的变化可听得一清二楚,但有人嫌味道太过平淡,好象在喝白开水一样。, u2 ?2 _+ e! @; |4 {
$ K# N3 w9 z2 K TRogers、Harbeth、Spendor
; ?. Y( @: n$ ~, p0 `# _. G1 }; O0 w, b3 J2 [9 e
这三家英国厂商与BBC都有密切的关系,其负责人或设计者均先后任职于BBC,然后再出来独立门户,所以从它们产品中,依稀可听到有相同的血统与个性。1947年,Jim Rogers在Hampstead创立了Rogers公司,最早他只生产Williams真空管扩大机,并且帮一家公司制造海上通讯设备。一直到1954公司迁往Woolwich,Rogers才开始生产喇叭。1970年代初期,Rogers开始与BBC合作,1974年所推出的LS3/5,使用KEF T-27高音单体与B-110低音的小喇叭,开始为小喇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ogers也因为第一个生产LS3/5而名留青史。此后Rogers陆续推出LS5/8、LS5/9等几款BBC喇叭,在设计师Richard Ross主导下也开发了不少精彩的家用产品。后来Richard去世,Rogers几度易手,现在幕后老板已经是跨国集团,它们准备把Rogers当成英国的Bose一样推广,但暂时还未见成效。 + l* Q' D) o B: O# z
6 u1 d: @, n V- h 原本在NEC服务的Alan Show在1986年买下了W. Harwood所成立的Harbeth公司,W. Harwood原本是BBC研究中心主管,他主导开发过LS5/5、LS3/5A、LS3/7、LS5/8等多款BBC规格的喇叭。Harwood是首先采用塑胶纸盆的设计者,他率先运用于LS3/4与LS5/5上面,七0年代早期他取得多元脂化合物的专利,并将这项专利卖给CBS,后来出现CBS向所有使用多元脂材料制造单体的厂商索赔趣事。离开BBC后,W. Harwood又发现一家法国公司所生产的TPX材料,这是比重最轻的热感塑胶,他将其用在HL Compact、HL-5等喇叭上面而得到第一流的声音。Alan Show接手后一直想摆脱过去阴影,推出取代Ls3/5a的HL-P3ES,以及颇受欢迎的HL Compact 7,现在也加入LS5/12A的制造阵容。' k$ G. Z- C. C" H4 `# _6 H2 c. A
! O3 D; E9 f' x% ]5 I# X
曾经是Harwood同事的Cughes Spendor,约略在同时期成立了Spendor公司。早期Spendor仍以生产BBC规格的喇叭为主著名的SP-1曾获得许多人青睐。但Spendor去世后,他的儿子Derek Hughes不善经营,把公司卖给了Soundtrack集团,Derek专心负责设计,G-1000就是出自他的手中。Spendor的产品并不多,目前仍活跃的监听喇叭除了LS5/12A以外,还有一款SA350,这原是为德国广播公司设计的主动式喇叭,看起来很像Spendor G-450。
( p8 {7 }6 a" C$ E9 a9 p& w6 v) B# M& I$ B7 R1 {5 u0 J
Dynaudio Acoustics与Dynaudio : ?+ U- a& N& U# W/ \/ x
/ B' z4 A6 b; p5 W, a0 Y+ F5 V1 G( c
Dynaudio Acoustics它的母公司就是丹麦最著名的单体制造商Dynaudio。Dynaudio从1989年推出旗舰Consequence以后,确立了它们在喇叭成品制造方面的声誉,第二年英国著名监听喇叭设计者Andy Munro与Dynaudio合作,成立Dynaudio Acoustics公司,专门生产供录音室用的喇叭,总公司位于伦敦,两家公司关系密切,却独立作业。Dynaudio Acoustics喇叭当然会采用Dynaudio的单体,而且还是最顶级的,包括Dynaudio著名的馒头型中音在内,最大的M3就用了两颗中音与两颗低音。由于这些单体不易推动,结构与ATC又近似,所以两者竞争非常激烈。奇特的是Dynaudio Acoustics与Dynaudio使用同样单体,声音却有显着不同,前者比较率直有劲,后者却纤细透明而轻盈。
$ G5 \( ]" e" D0 h6 R$ f+ ]6 B; U) y/ ^( G; \' Z' X; z
Dynaudio的喇叭分成Confidence、Contour、Audience几个主要的系列,此外还有Facette、Craf ft、Micron等独立型号的喇叭,BBC规格的LS 5/12A也是交由Dynaudio生产。无论哪种型号,Dynaudio 喇叭给人的印象就是常常吃不饱,扩大机的电流像是被挤干了,因此也不容易发出好声音。为此,Dynaudio曾推出售价惊人的前后级扩大机,设计与驱动力堪称是无敌的,但用了这幺好的扩大机难道只推Consequence这样的喇叭?太可惜了,所以Dynaudio正预备推出一对超级旗舰Evidence,原厂称为「Formula One」(一级方程式),身高两米,一边共享了八支单体,音箱与分音器极尽奢华之能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