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最喜歡的鋼琴家是 Arturo Michelangeli, 可是在二十紀知名度最高及音樂會票房、唱片銷量最多的是 Vladimir Horowitz, 所以在此先談 Horowitz。當人們談論炙手可熱的郎朗時,總是說他如何如何做到 Horowitz 的多少。其實,郎朗在美國寇蒂斯學院的老師 Gary Graffman 曾師從 Horowitz, 因此郎朗亦可稱得上是 Horowitz 徒孫。
$ \* p+ {' ?6 q1 e
q* ?9 B: N& I0 @( ^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聽 Horowitz 的 CD 是“Horowitz atHome” (1986–89 年在他家中錄音) 。從該 CD 中的琴音,可領會到 Horowitz 奏來撲素真摯,心手合一,隨心所欲,訴說衷情。 其中的 Liszt afterSchubert, Stanchen 一曲,不單只令人沉醉,當處於空虛的時候,聆聽此曲就像有知音人慰籍,聽後身心舒暢。曲中 Horowitz 右手彈主音,左手彈和音,但是仍然有輕聲的背景音符伴隨,彷似有三隻手在琴鍵上。 說起這張碟,當年以”正相”聽,覺得不妥,以”反相”聽,初時覺得可以,聽久了,又覺不妥,懷疑此 CD 在製作過程中把”相位”改動了。
0 `% g% X0 W$ Y
1 Q/ w5 w. ] d+ y _2 m6 s
. ~8 ~4 z) _! O' ]圖一: Horowitz at Home 西德版
$ h* Y' Y" Q% D- V' L
' }5 y1 _- q6 IHorowitz 於 1903 年在俄羅斯基輔出生,隨後移民美國。在 1986 年,他才再次踏足濶別六十年的祖國,歷史性地在莫斯科開音樂會。該場電視直播,全球有數億觀眾,可謂空前。該盛會產生了演錄俱佳的 "Horowitz at Moscow" 現場錄音唱片。, F) d# M0 y* T% m7 i# `
% e% R. R6 f, u" Q+ ^
0 V3 Q0 Z1 ^7 b1 K% s圖二: Horowitz at Moscow 西德版; l: [5 Z0 M; H- \9 S* Q
" D B/ C+ J+ {純以音效計,我認為該 CD 是 Horowitz 的最佳,可是有不少發燒友認為 "Horowitz at the MET" 才是最 hi fi 的鋼琴錄音。
5 o+ O" J3 Q1 T% h' V* z
! p2 s) J1 f, J4 e
/ l" ~! k5 S6 d8 x2 \" [
圖二甲:Horowitz at the MET 的美國版(左)與日本天龍虛字版(右)
& R4 o1 f8 z8 v3 Z6 q$ L3 `' \/ [! T5 _: J9 [' n
當時在莫斯科,由於社會條件原因,只有小部分門票公開發售,大多數當地音樂家、教授、學生是沒法進場的。 Horowitz 得知此事,特別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安排一場”綵排”招待他們,其實與正式音樂會無異,據現場出席者說,Horowitz 在該場”綵排”的表現比後來的正式音樂會還要好。 & k. R4 w$ q0 O5 B4 e- p3 g
7 z e2 z7 F' ^8 [
在大部分愛樂者心中, Horowitz 是二十世紀最偉大(不是之一)的鋼琴大師,他不單只是普羅聽眾的偶像,也是鋼琴大師和演奏家們的偶像。他的音樂會,門票通常在一小時內售罄,觀眾不獨是來自世界各地,而且很多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和教授也會是座上客,得到包括 Rachmaninoff 、 Richter 等的推崇和佩服,Horowitz 名副其實是大師中的大師。 : g' \+ j* w' ^8 n0 l* C J- K
1 j+ y" w+ F3 ~ ^- _Horowitz 鋼琴技巧一流,任何難度最高的樂曲,在他手中如履平地。他往往加強樂曲中的對比,增加戲劇化效果,更加引人入勝,他又能夠使敲擊器的鋼琴如唱歌般地連音唱出,不是弦樂才可做到的效果啊!這可是與他善用腳踏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右腳踏,踏下時,琴的 damping 會失效,尾音延長。下次看錄影碟時,可要留意他的踏腳動作喔! : \9 h& E% f+ x& A' h: D) ?2 f
: }9 M2 _- U. a1 f; y- p- r
Horowitz 年輕時到達美國,以驚人的技巧征服了美國樂壇,隨後,很多時以炫耀超級技巧的曲目演出,令觀眾嘆為觀止。你可以聽一聽他在 1947 年錄音的 Bizet, Variation on a Theme from Carmen (圖三 CD), 他自己編曲,手指如在琴鍵上耍雜技,樂聲如流水行雲,動作超越人類極限。聽後,你說郎朗還差幾多呢! ) n3 A: O* w# L. C" Y
% j0 p9 s9 E+ a8 f
( X1 }' g; L e! @7 q- i3 n圖三: 1940 至 1982年 RCA 錄音,一套十張 CD。上排左二 “Horowitz Encores”含 1947 年錄音的 Bizet, Variationon a Theme from Carmen,上排左一含 1941 年錄音的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conducted by Toscanini,下排左一含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 4 V1 } z- r: e9 V6 u
1 ~5 k8 K0 F: Q0 s1 b2 i0 X5 _Horowitz 在三十年代至六十代的主要錄音是 RCA 或 EMI 出版。其實伴隨他的一生,有很多私人錄音,現場偷錄,從電台、電視轉錄,版權失效後轉錄等,其錄音質素参差,在此從略。圖三的”The Original Jacket Collection”Sony/BMG 在 2008年發行,全新或二手貨現在仍容易買得到,在香港 CD 店售四百多港元,在亞馬遜(Amazon) 網站,則百多港元可買到。
' f; t$ n' g2 J+ U0 ^- G0 B7 H; L L
3 D" L/ j" x& X, b, B! v2 f
3 E4 s6 r |& r9 A7 o8 G' }
圖四: The Original Jacket Collection 10 CD 套裝外盒( Z0 Y. m& s$ n* S/ g7 z
" ?% B$ L/ J3 v w2 H
該套裝包含多於十張 LP 的曲目,並有十張原装 LP 封套印刷。聲音舒服,而且動態從容,這是難得的,因為我聽過 RCA 早期 CD, 聲音大多數較硬和光輝,再者,此套 CD 的琴音有細節完整的泛音、琴腔聲、錘擊弦線聲、共振板聲等,樣樣有,夫復何求。可試聽其中 Disc 2 的 1981 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錄音的 Rachmaninoff Prelude Op 23 no 5 體會一下。聽過上述套装後,覺得 mono 錄音有時會比 stereo 錄音好。真要多謝製版工程師 Maria Travina 造出如此好聲的再版 CD。 3 V+ e+ J. j/ S/ ~) `: [) x
& l" f- @7 C Y8 R3 D. _0 G9 e" V把上述套装的 Disc 9 Rachmaninoff piano sonata no 2 比較 RCA 1989 年出版的 ”Horowitz plays Rachmaninoff”(日本 Victor 製碟) 的同一錄音,前者音色温暖豐滿,泛音豐富,琴腔木味濃郁,漸重、漸輕的變化自然,並有現場氣氛﹔後者則錘擊弦線金屬聲多一些,聲音也清晰乾淨一些 (日本聲!)。我是比較喜歡前者的。 7 z) q O7 K8 c& m! ~7 _' C
) t- X/ W. m+ B
6 b* r Q, m) F9 i' V9 ~& Q$ }圖五: RCA 發行的”Horowitz plays Rachmaninoff”(含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conducted by Fritz Reiner in 1951)
# Z s/ B9 |8 V& x, G: L. ^# o$ n" b+ J1 y
再以上述 Disc 9 的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conducted by Ormandy 與 RCA 九十年代初出版的 CD (made in USA) ,圖六,的同一錄音比較,後者是較為硬聲及光輝一些。所以早期版 CD 優勝的規律是有例外的。
: s# H8 b8 e U+ j# A
0 X7 Z ~2 U. [& ^5 \
& e: l+ w+ R% x$ R
圖六: RCA 發行的”Horowitz,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Ormandy” 8 x* D' k! X8 Q6 U \- j# W6 \
2 v! D. R" [: x" O3 d
Horowitz 娶了偉大指揮家 Toscanini 的女兒 Wanda 為妻,與岳父多次合作演出,特別是他的首本名戲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及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此二者加上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便是很多樂評家公認為他的三大重頭戲。 . s& e- g1 b: D. ?, v
5 F4 U* s5 t9 b5 F8 S: A" \1 G由於 Horowitz 演出偏向炫耀技巧,他在藝術方面的水平,每况愈下,至到 1953 年,失去信心,演出走樣。他毅然退出舞台,要靜下思考藝術之路,如何走下去。這樣一退,便是十二年,雖然其間有間歇地錄音出唱片,亦開拓了一些不流行作曲家和曲目,例如著名的“Horowitz plays Clementi”(1955 年) 及”Horowitz plays Scarlatti”(1964 年)。。於1965 年,Horowitz 復出舞台,在紐約 Carnegie Hall 首度開音樂會,一時冠蓋雲集,國際知名音樂家、教授、樂評家盡出,一睹出山的 Horowitz,是龍是蛇? 該場演出,空前成功,Horowitz 不但擺脫了以前炫耀超級技巧的朿縛,亦沒有了刻意斧鑿的痕跡,在藝術演繹方面,更上一層樓,耳目一新,大受歡迎。
: ^0 H! k M- m
8 D; E: j3 g: t5 ]! _
: `, T- X B) e( ~2 {9 p6 _$ t圖七: 下排左一為 1965年 Horowitz復出音樂會 Carnegie Hall現場錄音,上排右一及中排右二含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7 A; \, n- n/ h9 E
+ K# {8 Q0 ?' j0 M) r1 t. R/ c. E) R: QHorowitz 於 1962 年離開 RCA,與 CBS 簽錄音合約,並合作至 1975 年。圖七其中有 Sony 發行 1962 至 1973年 CBS 錄音,音效中規中矩,作為欣賞音樂,也許值得收藏。
6 s( k5 G2 S' n! d" W) F6 Q M7 l! J- |* v- a' F: k6 x
Horowitz 在 1965年復出後的十數年,演出及錄音頻繁,穩坐國際一哥地位,雖然間中亦有失手。在1975年,Horwitz 重回 RCA。至到 1983 年,他身心疲累,而且精神繃緊,八十歲的他,時不與我,難以重現年青時的駭人技巧了。他演出重覆走樣,樂迷們失望,但更為他傷心和擔心。Horowitz 再次退出樂壇,休養生息。大多數演奏家會從此消聲匿跡,終老而去。可是 Horowitz 痛定思痛,徹底反省,改造自我,並於两年後復出。此時他的藝術再次昇華、復生,達到另一番新境地。他已完全放下從前包袱,反璞歸真,琴音奏來,撲素真摯,心手合一,隨心所欲。. [) F: K* M1 o* ^/ m" ^$ j
c& B U5 g0 y) [; I Q X. w2 G& d; H
7 M: ~# ~9 z' \8 f- t& |* d圖 八: 1985 至 1989年的錄音
) v3 z( @$ Q+ ?1 ]" E$ s6 Z: T. f% L2 H' v% ^. N
他於 1985 年改與 DG 合作, DG 在1985年發行首張 CD “Horowitz”,有權威樂評家認為是 Horowitz 一生最好的三張唱片之一,其餘兩張為 1930年 Coates 指揮的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 及 1941年 其岳父 Toscanini指揮的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圖三)。
; A0 O q% H9 R( F, v! J `/ c1 @2 k$ c# a* G) i5 i! H
2 [- S/ [; n3 |8 w5 K
圖九: "Horowitz' 西德版 CD3 M( i0 m8 |" }$ Y
7 E9 j! v/ u5 _: b R2 N+ v
Horowitz 在 1985 至 1989 年間的錄音見於圖八的 7張 CD 和圖九的 “Horowitz”,從中可意會爐火純青,已臻化境的大師,人生還有憾否?
( f, u2 w1 V7 B3 W9 g- k3 D5 y" u$ D( B* X; F7 v( W
Horowitz 年輕時看不起莫扎特的樂曲,在 1985年再次復出後,他不獨在音樂會及唱片中加插莫扎特樂曲,還出版了一張 “Horowitz plays Mozart”, 在意大利米蘭與 Giulini 合作灌錄了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3。其實他當時覺得莫扎特樂曲反璞歸真,並專心鑽研如何演繹。話雖如此,我覺得 Horowitz 始終是 Horowitz,他的莫扎特充滿 Horowitz 性格,個人化甚為明顯。 / V* n1 T' B% i
; Z* ]' V7 o9 ^2 ]. [
! Y) J, k- q- A4 B
圖九甲: "Horowitz plays Mozart" 俗稱德國指環版,有 IFPI, 雖然碟面印刷 "made in W. Germany"
5 R; E# ?8 |6 M4 ?* m$ s/ P' {& L) y! R( l6 g ?! z3 c: M
Horowitz 晚年,八十六歲高齡的他還與 Sony 簽新合約,可惜後來只完成了一張唱片錄音。 Horowitz 在 1989年11月5日不幸心臟病發離世,之前的11月1日還在給 Sony 錄音。四個月後,Sony 出版了它的唯一錄音製作 “The Last Recording”,亦是 Horowitz 精彩之作。此碟錄音的泛音豐富,大量空氣盪漾散發琴音四周,可是中頻厚度稍為不足。
) C- N$ B/ h [+ t) m% A7 S6 ~$ g6 D+ _2 j# d0 _
! J7 P" ]: S2 L& n8 A5 v圖十: The Last Recording 的 日本版與美國版
% l1 X. A5 x6 b8 a% i9 M1 R( Z
: S" |" T* d. v% j/ C& W% ?Sony 於 1992年又發行未公開過的 1962 至 1972年的錄音,碟名 “DiscoveredTreasures”,亦為上佳之作。
: m7 ^1 |8 t* b+ v3 Y. I$ D; W8 Z5 l
, v6 m8 _( a: ^. N4 `8 F4 I# d) I( |
1 \ d9 u! q" _) F, @圖十一: “Discovered Treasures” CD5 J# X7 Y8 X0 R/ F; J; L. [
8 Z5 e# [% ]6 ?* {Horowitz 開音樂會,不論在世界任地方,必用私人鋼琴。與他有相同要求及受到待遇的,只有 Michelangeli 。 Horowitz 一生愛用 Steinway 鋼琴,九呎長的三角琴,他與 Steinway 家族相熟,他們的總調音師經常伴隨 Horowitz 的私人鋼琴出外開音樂會。
8 ~' g, m7 S) ?9 h& T; ^: p& }* F
1 q1 a' D9 S+ K
m5 C; `. _, b+ _2 T) |圖十二: Horowitz 用得最多及時間最長的鋼琴+ S8 j6 O; Y, z- j5 A+ k* x3 N
3 [7 g7 w# z# A# [- U uHorowitz 一生用過六台 Steinway 鋼琴,其中用得最多及放在家中時間最長的是一台 CD 314 503 琴,自 1944 至 1985 年這台琴安放在家中,出外開音樂會,也常用這一台琴。我們在“Horowitz in Moscow”及”Horowitz Berlin Conert May 1986”CD 所聽的,便是這一台琴。他在晚年,亦經常到外地開音樂會,並干脆以這一台琴外出專用。在家中,另置一台琴 CD 443,我們在“Horowitz at Home"和 “The Last Recording”CD 所聽的,便是 CD 443。Horowitz 於 1965 年在 Carnegie Hall 復出,是用 CD 186 的琴,他為 CBS 錄音,也是用這一台琴。你可有從 CD 中,聽出不同鋼琴在聲音上的分別呢?
8 ~- Z/ U! w* P! C" C2 B
1 e1 e+ h2 Q* X+ O7 Q( m
: |: h& c/ q; \, Z" ^圖十三: Horowitz 1986年柏林音樂會 CD8 X% V7 Y9 } s' j2 c4 G
; m! f1 ~1 E4 x1 Z( X
Horowitz 對音樂會準備功夫,一絲不苟,除了細微地調校琴椅及由 Steinway 總調音師負責調音外,他必親自試聽音樂廳的聲音效果,移動鋼琴位置,以取得最好音效,特別是琴音的 ppp (極靜音) 也要聽得到,他的1986年柏林音樂會在 Philharmonie, Berlin (柏林管弦樂團的主場) 演出,便是以 pianissimo (靜音)名誦一時。
) u; s3 N8 [- e5 l. c$ I- m" A5 z F# V; c! o: l- c* ]& d
日後有機會再與大家談 Michelangeli 或大家熟悉的郎朗。
$ P2 n; C1 o* X! R+ W9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