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3-22 12:39 编辑
( q& ~' @: C' u& V[color=#脚印留下*^_^* ]三皈依 发表于 2012-3-22 12:19
6 {( ]5 `' L8 |7 }2 ]6 N从医学与心理学角度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之后精力有所衰退,身心状态逐渐从青年时期的躁动归附于平 ... & P% d0 r% E5 c. K: Y- ^
5 s! w$ z2 S9 j) v7 J# S5 x谢三皈依版主勉言,附梁实秋的一篇散文共享。{:4_214:}
: v- g9 `" J. V) S8 P- e1 }. C
4 T: @$ Z6 o/ [6 | n# U5 C <<小 声 些>>
! S: i7 \- X, k3 V( u, |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喉咙之大,在全世界,可称首屈一指。无论是开会发言,客座谈话,商店交易,或其他公众的地方,说话的声音时常是尖而且锐,声量是洪而且宽,耳膜脆弱一点的人,往往觉得支持不住。我们的华侨在外国,谈起话来,时常被外国人称做“吵闹的勾当”(Noisybusiness),我以为是良有以也。$ R3 j5 o% G( J
在你好梦正浓的时候,府上后门便发一声长吼,接着便是竹帚和木桶的声音。那一声长吼是从人喉咙里发出来的,然而这喉咙就不小,在外国就是做一个竞争选举时的演说员,也绰绰有馀。
* S0 q* v) l1 K# Q x2 U 挑着担子的小贩,走进弄堂,扯开嗓子连叫带唱的喊一顿,我时常想像着他的面红筋突的样子。假如弄里有出天花的老太太,经他这一喊,就许一惊而绝。坐在影戏院里,似乎大家都可以免开尊口了,然而也不尽然,你背后就许有两位太太叽叽咕咕的谈论影片里的悲欢离合,你越不爱听,她的声音越高。在火车里,在轮船里,听听那滔滔不断的谈话的声音,真足以令人后悔生了两只耳朵。
- Y; u; V& ^, E: R. u1 f& j, _ 喉咙稍微大一点,不算丑事。且正可以表示我们的一点国民性─—豪爽,直率,堂皇。不过有时为耳部卫生起见,希望这一点国民性不必十分的表现出来。" G2 O6 S0 u ~/ _" |
朋友们,小声些!
' [2 l+ c- a" u Q {:4_211:}
: [( E# V- H6 t) f( V!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