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旱天雷
收起左侧

我钟爱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及收集的LP唱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N, d0 M! k, r% T. b4 ?' R
您说的是这套吗?
0 u% [6 h# d* a( T0 L& r. r, n  a( u0 J" n6 F
0163-0164.JPG 4 N2 I9 v8 K/ s: f+ l2 V
发表于 2013-5-4 11: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4 00:32 5 ?9 F$ @, b! @% e: s+ s- [
您说的是这套吗?
5 N. c/ q4 V1 e7 S: q
就是这套…{:4_213:}柯岗的版本我见到人家卖750,所以不敢乱试{:4_230:}{:4_244:}
发表于 2013-5-4 1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N6229.jpg DSCN6059.jpg DSCN5930.jpg “谢霖”勃拉姆斯小协.jpg “谢霖”勃拉姆斯小协2.jpg “谢霖”贝多芬小协2.jpg 其实音响器材不一定太贵,但基本“辨识度”还是要具体的,先前我一张同样是谢霖的贝小协觉得不怎样(不能感动我)所以送给我哥了
发表于 2013-5-4 11: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真的不是一般的赞
DSCN6265.jpg
发表于 2013-5-4 1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音响器材不一定太贵,但基本“辨识度”还是要具备的{:4_234:}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7: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高佐治2013 发表于 2013-5-4 11:51 2 D+ S& E6 _. v
这张真的不是一般的赞

+ f4 V5 `" @' i" L/ j2 B内容一致,版本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吗?这个问题我一直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发表于 2013-5-4 1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4 17:09 , g+ w7 e- e/ ]. {8 \. `; E
内容一致,版本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吗?这个问题我一直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 Q3 P; t/ b1 E" R1 v  V
真的有,涉及很多原因(如和乐队配合、心态、对自己技术提高有进步,有信心就会“耀”一下)等等,还有录音原因,唱片刻录时期、版位问题也有一点影响,如DEECA公司首席录音师“韦坚逊”先生的作品基本都上TAS榜,因为他的“唛”摆位有非常独特之处,自然、各频段很平衡。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0: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米高佐治2013 发表于 2013-5-4 19:58   j6 I# {9 q, g) \4 ?, K
真的有,涉及很多原因(如和乐队配合、心态、对自己技术提高有进步,有信心就会“耀”一下)等等,还有录音 ...

  r* I: o4 Y- \( h# N% d1 _6 w内容一致,版本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吗?这个问题我一直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 u+ Y+ P- _8 Y9 B8 p5 b4 v
  N2 C  K5 ~" G$ [& g+ V, O我指的是同一录音,只是发行公司不同或版次不同,真的有很大差别吗?
发表于 2013-5-4 2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就算同一模具刻过两、三版已经不一样了,几版过后就没用要丢弃了,所以多看资料,好版本应该珍惜收藏。
发表于 2013-5-4 2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同一录音拿到副厂、其他国家制作是有些区别的(就如德国DG公司的片源是法国或日本制造的就差些,价钱也便宜些)因为音乐软件很奇怪,就是不能光看参数,音乐少了余韵、少了感情就不那么值钱了,所以我认为音响最终是为听音乐,但也应该听得到一些区别,为什么音响器材价格相差较大?就是好的器材最基本要避免“千篇一律”{:4_240:}
发表于 2013-5-4 2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有些心得,黑胶唱片各品牌有独特风格:德国DG密度高、清晰、场景好,荷兰菲利浦细致、顺滑、提琴一流,DEECA场景大、爆棚些、起落快(干净利落),英国EMI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乐感也很好,美国RCA和CBS等风格硬朗、乐感也是干净利落,不过有些美国碟在欧洲制造或欧洲碟在美国制造(发行)就很奇怪,好像取长补短似的,往往有些精品出现。
发表于 2013-5-4 2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梅纽茵的也不错啊。
发表于 2013-5-4 22: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克的就因人而异了。
发表于 2013-5-4 22: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柯刚的个性十足,有些乐段处理得很有意味。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2: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米高佐治2013 发表于 2013-5-4 22:19 9 E8 M* m  m8 a1 {" S* }
我个人有些心得,黑胶唱片各品牌有独特风格:德国DG密度高、清晰、场景好,荷兰菲利浦细致、顺滑、提琴一流 ...

/ z; |; t: k* \4 S" Q非常同意你的观点!9 F" ~$ F. [- B
窃以为,不同版本的唱片,至少保持了母版的大部分信息,至少在欣赏音乐作品这个角度来说应该还可以接受吧。当然,我必须承认好的黑胶头版各方面应该是很优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2: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么一种说法(未考究其真假)——日本拿到诸如DGG、或迪佳或飞利浦等母带后,有些公司就会根据日本人的听音习惯和审美观对母带进行编辑、修饰,然后再生产。
( U& n, y& A4 Z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21 22:44 , Processed in 0.0989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