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旱天雷
收起左侧

我钟爱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及收集的LP唱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23: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T: l+ a; J6 _; {- d很同意您的说法,有位同好说:科岗的演奏很有“英雄”气质。
发表于 2013-5-5 01: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4 22:54
' s: [) M/ i'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 ^2 _1 A' ?7 ?) t8 J窃以为,不同版本的唱片,至少保持了母版的大部分信息,至少在欣赏音乐作品这个角度 ...

" @, Y8 Q+ q# t4 m1 G! ]同意,以我们经历了长时间更不应钻牛角尖了,多抽时间欣赏音乐吧
发表于 2013-5-5 0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米高佐治2013 于 2013-5-5 02:09 编辑
8 R1 Z$ I9 h4 P! O/ L* @' A9 m) _! k, J2 I0 \
其实日本在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经历了一个黄金年代,作曲就不用说了,他们制作的本土黑胶唱片当时比欧美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包括天龙、雅马哈、JVC胜利、东芝等制作的演歌、电影插曲,民族音乐,民歌)都有很高水平。不过后来复刻欧美古典黑胶唱片好像技术有所流失,或者是人家与时具进把重点放在CD制作上?以我了解现在无论一手、二手的日本版CD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从价钱上也能表现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02: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有一位黑胶烧友,器材很高端,对黑胶的版本要求更高,几乎是非头版不买、不听,个人认为他离音乐越来越远了。
& T& A  Z" _! y5 {& c9 z不过,我买不起这些器材和头版黑胶,这么说别人,也似乎不太厚道了。
& u* P! z, `: D9 d3 j罪过罪过。
发表于 2013-5-5 02: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然,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音乐界处于一个黄金时代,作曲就不用说,他们制作的本土音乐(演歌、电影插曲、民歌、民族音乐)的制碟公司(天龙、雅马哈、JVC胜利、东芝等)出品当时比欧美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或者与时俱进把重点放在CD制作方面,现时巿面上无论一手、二手的日本CD碟水平也是世界先进水平,从价格上也表现出来了。
发表于 2013-5-5 1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4 22:59
. u  t1 O7 r% \有这么一种说法(未考究其真假)——日本拿到诸如DGG、或迪佳或飞利浦等母带后,有些公司就会根据日本人的听 ...

, h7 n5 _6 c5 x. v) f" B% P也不完全是,其实日本在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音乐处于一个黄金时代,作曲就不用说了,本土黑胶制作比当时欧美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宝丽金、天龙、雅马哈、JVC胜利、东芝等制碟公司水平很高).后期复刻DGG、或迪佳或飞利浦等可能技术有所流失,又或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把重点放在CD制作方面(聪明),你不觉得现在不论一手、二手的CD水准都很好?从价钱上也表现出来了。
发表于 2013-5-5 12: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4 22:59
, a# b& t; M9 ]5 ^; g3 b有这么一种说法(未考究其真假)——日本拿到诸如DGG、或迪佳或飞利浦等母带后,有些公司就会根据日本人的听 ...

& R- p* i0 ~* I, E. u日本战后已经有意识地收集大量淘汰的剧院设备(如西电、剧院之声等)和收购公司(如马兰士)形成一个很好的音乐氛围,整体对音乐的吸收、理解、技术运用都是比我们先走一步呢,但我不太欣赏日本音响产品那种商业化的声音,最喜欢就是北欧的(如挪威、瑞士、瑞典、丹麦)这些国家的产品,我认为他们真的是用灵魂、用很高的音乐修为来制作出产品(还有德国、再是英国)这些你会说不清、道不明,只有用心去感悟了。
发表于 2013-5-5 12: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5 02:39
! C6 Y3 ~/ j9 c' r* W/ f8 P本地有一位黑胶烧友,器材很高端,对黑胶的版本要求更高,几乎是非头版不买、不听,个人认为他离音乐越来越 ...
* C" y: \( r7 X& c' J7 l8 M
我就说嘛器材很高端他会优点缺点都表现明显(细节方面肯定我们不能达到的)他在能力范围以内就只是回不了头的,好的东西我们不是也都追求吗?应该(也希望)他不会离音乐越来越远吧。{:4_2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2: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米高佐治2013 发表于 2013-5-5 12:34
! T0 f% v& @9 A% c0 C. \. @+ ?# b: x日本战后已经有意识地收集大量淘汰的剧院设备(如西电、剧院之声等)和收购公司(如马兰士)形成一个很好 ...

8 B3 e4 j( Y( r这些过程可能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很有关系。
发表于 2013-8-11 09: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猜错的话,旱天雷先生应该就是sansuis老师吧?没想到在这个论坛遇见了您。
发表于 2013-9-5 16: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5-3 11:27
# s$ V* t/ S5 w( O! f+ Y- @2 Z80年代中后期,在外文书店,面对两张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一张是谢林演奏的;另一张是穆特演奏的 ...

5 V  }/ B/ c) l" v是这张吗?
190908wupb3bzswn0rwkuo_jpg_thum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就是这张!
发表于 2013-9-5 1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120 于 2013-9-5 19:21 编辑
) |8 M3 y% O8 a- }) k4 X1 W/ A
旱天雷 发表于 2013-9-5 16:24
7 H' s& o9 |/ G4 m4 a1 a8 i没错,就是这张!
. V6 l+ z' D) S8 o" w
5 k# @/ ~' }! [; y' n8 s
买来还没来得及听。
. c4 j. C8 J/ `/ z7 w- @1 o( k; [1 |! G我很喜欢小协,搜集了一些黑胶和开盘。
, @' G* O/ `- {. v4 O+ U黑胶:4 H# w, g5 p$ `* U/ `' F& _+ a1 m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3-9-5 19: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盘: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3-9-5 1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3120 于 2013-9-5 19:39 编辑
: o, a2 y: J: ]5 C' o: Q* a* u, B
9 K4 g, G* m: D四大小协,以我喜欢顺序是柴、贝、门、德。
/ W) f' o9 A- }8 B: A7 s- x; k% Q
" x1 E2 f  U" c) ]2 g补充内容 (2013-9-6 07:56):
. _# {- n/ d2 g* [6 ?4 r打错字了,第四应该是勃拉姆斯,不是德沃夏克。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希望拥有格吕米奥和米尔斯坦两位大师的黑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7-21 19:52 , Processed in 0.0739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