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9 20:3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1-9 21:21 编辑 / ^# ?, F6 y( t( T+ q
HAUWAI 发表于 2015-1-4 11:49$ y: ^# s. [! R
上述 CD 的 Arrau 的彈奏比較溫柔斯文。Philips 的鋼琴錄音是經過調校,音色厚暖豐滿,有其悅耳舒服的特 ...
, B F2 f5 v3 }- P+ O, w1 C& p% p: ^# w
第四張介紹的是 Arturo Michelangeli 彈的蕭邦諧謔曲 op 31。在九十年代初,買了德國銀圈版 CD,覺得 Michelangeli 的演譯及音色均好。至到 1996年,開始使用大型揚聲器,低頻下限規格為 25Hz +/-1dB 及 20Hz -3dB,便感受這 CD 的鋼琴超低頻,是往地板向下潛的,充滿力感,然後向周圍散發開去,滿室轟鳴。發覺到要有超低頻,才聽得到整台鋼琴的琴鍵基音全頻及踏瓣餘震和琴腔共振,提升到另一個音響世界。
# e+ C: B) h7 C) j# N4 o. E該 CD 亦考驗到用了十年的 Barco EMT 981 CD 機,超低頻分量不足,唯有放棄,十多年前轉用了 24bit CD 機。
) `5 Y0 ^( _- L# u用該 CD 作試音碟二十年了,每有朋友到我家聆聽,必播該 CD, 示範音響系統的鋼琴超低頻和震撼力,朋友每每讚嘆或受到沖擊。
/ m) }, X# c5 I( c: W- P直至近年陸續補購早版 CD, 買了該碟的頭版(西德 Polygram 製),不貴,約二百多港元。初聽的時候,不大分辨到兩者的異同。反覆聽後,始發覺頭版的高頻、空氣感、細節及聲尾稍微多些,聲音鬆化一些,亦由於此,德國銀圈版似乎低頻分量多一些和聲音結實一些,其實是高頻資料少了至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