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19 07:4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5-19 12:54 编辑 ]- r/ s- k' G
HAUWAI 发表于 2015-5-18 20:55
2 q2 A6 E- D$ M: ~, q" q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以下簡稱 AM, 是在1920 出生的意大利鋼琴家。他是我最喜愛的鋼琴家之一 ...
7 `1 z7 G& n6 c) a) Y) ^" a' F4 m) x" P) L2 v
AM 兒時不愛彈鋼琴,嫌它是槌擊樂器,輕柔和歌唱性不足,因此他當初只學管風琴和小提琴。後來懂得運用手的柔軟度克服以上缺點,變得鍾愛鋼琴。十九歲那年,在日內瓦國際賽並在大師 Alfred Cortot 面前得獎,大師讚他是再世李斯特,從此他更專心發展琴藝,成為終生事業。
; O# `6 N; n0 r5 P! g& T6 q除了演出和錄音,AM 亦設帳授徒,成就非凡,大師 Argerich 與 Pollini 便是他的學生。他在1955年三十五歲之齡便已出任蕭邦鋼琴國際賽評判。
4 j# f+ ^: u" X' L1 e9 U5 ?, RAM 的演譯,每有出人意表的驚喜,相比其他人的慣常演奏,他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奏出與衆不同的效果。例如貝多芬鋼協,他彈奏自創的華采樂段,並增加樂句延長結尾,實屬少有。又例如他彈的蕭邦 馬祖卡舞曲,表現的情懷便有異於其他鋼琴家。下圖的 CD 載有馬祖卡舞曲,並有蕭邦諧謔由,後者是我常用作測試鋼琴音樂及其超低頻,它是下潛至 30 Hz 以下的,若前置或功放的膽老化,超低頻的份量和震撼力便會遞減。如果選購揚聲器,用它來試超低頻,下潛幾多?份量幾多?金屬聲適當否?木聲適當否?一目了然。
4 W( e d7 {8 C1 `7 q以前曾長時期使用 Rogers LS3/5A 15Ohm 揚聲器,它的小提琴和人聲的確一絕,音色厚聲、豐滿兼有味道,色士風和古箏亦不是現時用的大揚聲器所能企及,可是它有一明顯缺點,就是播放鋼琴時,超低頻欠奉,金屬聲不足,更遑論規模與震撼力了,因此當年盡量不買鋼琴 CD, 缺失了三分一個音樂世界。0 t( I2 }5 ^8 }& B8 l! Q$ w* _
上述兩張 CD 是西德頭版,我買過聽過後期的德國中圈透明版,聲音是面目全非的。; P2 K6 H% v+ _, B-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