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試音、示範又好聽的 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8:2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8 19:44) P8 z6 ], s: s7 y$ ]5 n
在 2012年,英國的 Pete Hutchision 借得 EMI 母帶,用原裝機器復刻 Martzy 的 Bach sonatas and partita ...
1 E. Z1 h4 E5 R& {, J! N
2012 年真是熱鬧,除了 CdA 發行了 Martzy 的電台錄音 8CD 套裝,同年 EMI 夥同 DG 合作亦出版了 13 CD 套裝,在韓國製造,內容包括了 Martzy 一生全部的唱片公司錄音。
6 L0 {# ]- n5 i% K下圖是該 Johanna Martzy EMI/DG 套裝 13 張 CD 韓國版。
5 I. o' `" F% \與 東芝 EMI 早版 CD 及 Coup d' Archet 電台錄音比較,該套韓國版 CD 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曲 (Columbia 錄音) 是最靚聲,這是新版靚過舊版的例外,八百多港元十三張歷史錄音,造福了發燒友。在英國網上,有東芝EMI 版 CD 叫價二千多英鎊,給它嚇了一跳! ( M% Z8 _% y; c
該套 Columbia 錄音的巴赫無伴奏小提琴,Martzy 奏出來的確與眾不同,蘊含著文人氣息,有內涵,感情坦率,琴音像在說話、在傾訴,作風簡樸,並有與神溝通般的空靈感,琴音柔順、舒服、音樂感好,並且快板樂段的躍動感生猛。CD 的音效帶來豐滿的音色、厚聲、質感豐富、琴腔共鳴箱聲足,而且有些小甜美味精,令人容易投入。# ~* l$ E- _, l; |9 s
難怪單聲道早版黑膠炒至天價, 唱片癡 Pete Hutchison 在千千萬萬歷史錄音之中,選擇了 Martzy/巴赫的 Columbia 錄音作為他的精製黑膠唱片創業作。/ f$ V) C2 ~: {6 E9 U) ?9 b
說回上面幾個不同小提琴家的版本,關於 Milstein 與 Perlman 的 CD,在8月17日的版面談過了 。
; a: C8 z* o0 I! {& a3 f, o& M7 }. q$ w余見以為 Grumiaux 拉奏的巴赫優於 Szeryng 或 Perlman 的, 而不及 Milstein。Szeryng 用的 Guaneri 琴有一種特別的嬌艷音色,琴音聽來比 Grumiaux 的滑, 可是 Szeryng 相比於 Grumiaux, 感覺前者有一些朿縛,欠缺了痛快淋漓之感。
abc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7:3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9 18:26
4 k1 H, j; {% Z( }2012 年真是熱鬧,除了 CdA 發行了 Martzy 的電台錄音 8CD 套裝,同年 EMI 夥同 DG 合作亦出版了 13 CD  ...

* K7 j! A6 M% i8 a6 d( s曾在隨身聽交流的版面說:“ 往往在耳機上好聽的 CD,在大喇叭上可能只會平平無奇。”
" E" l0 t  p' \! b跟著介紹的一張CD 便是例子。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Perlman 獨奏,Giulini 指揮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80年在倫敦 EMI Abbey Road Studio 的錄音。
IMAG753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8:3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18 17:33. G7 K* a* A- h# J( S
曾在隨身聽交流的版面說:“ 往往在耳機上好聽的 CD,在大喇叭上可能只會平平無奇。”8 a9 P" v3 p  u
跟著介紹的一張CD ...

  M, I  Y8 S' ]7 G+ Z9 s0 ?CD 碟是全黑字印刷的原價 3,800日元日本東芝早版。! M2 D; q7 O( C  t) o! O' l
Perlman 在該錄音的演出沒有陽剛氣過盛的感覺,拉奏抒情樂段有感情兼細膩。Giulini 及樂團與 Perlman 配合無縫,雙方各自的尾音餘韻,由另一方巧妙地接上,產生出優美的連貫效果。樂曲的演奏整體表現出貝多芬的風格,雄偉兼而感情豐富。
! q6 F' K$ w2 a$ [在大喇叭聽該 CD, 嫌它聲音剛烈一些,不怎麼樣。在隨身聽 Beats Pro 耳機上聽,則感到具吸引魅力和美妙耐聽的靚聲碟一張。
IMAG753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1:3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9-22 17:53 编辑 6 R- n( `& T1 M; ]7 G- f9 \
HAUWAI 发表于 2015-9-18 18:323 w3 v1 v  f$ i4 `9 p" C& Q
CD 碟是全黑字印刷的原價 3,800日元日本東芝早版。
# r9 Y" j' o* S. qPerlman 在該錄音的演出沒有陽剛氣過盛的感覺, ...

( I/ Y, @8 G& I- {0 ?
4 r# I3 E. F/ V. ]  O6 q1 d" T二十世紀指揮大師Sergiu Celibidache (車氏) 是羅馬尼亞人,1912年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1945年,由於柏林管弦樂團戰時指揮 Furtwangler 被牽涉納粹黨,停止了指揮職務。三十三歲的車氏被選中當上該樂團的指揮,維持至 1952年, Furtwangler 接任,恢復先前指揮職位。往後二十多年,車氏輾轉在歐洲各地二線管弦樂團或歌劇院擔任指揮。直至 1979年出任慕尼黑管弦樂團指揮,持續至他於 1996年離世。1 @" X# c1 l: g% Y5 K+ B
車氏不灌錄唱片,只著重現場演出,他在生時亦拒絕把他的錄音出版唱片。% H5 d' }# N" @# ^& t. b
幸而慕尼黑管弦樂團和巴伐利亞電台有把他的演出錄了音。在車氏去世一年後,得到他兒子的同意,EMI 把該批珍貴錄音陸續出版 CD, 使樂迷可分享到大師生前的經典演出。
# A6 Q- c9 S2 c2 E9 Q. Y) ~4 j一般來說,現場錄音大多數會比錄音棚的差,該批 EMI 出版車氏的 CD 則是靚聲的現場錄音的少有例子。
- H6 S2 \% v- R1 b
celibidache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7:3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9-22 18:03 编辑
5 l- ]) }/ [0 |
HAUWAI 发表于 2015-9-22 11:37
3 T& i1 J& i; o二十世紀指揮大師Sergiu Celibidache (車氏) 是羅馬尼亞人,1912年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1945年 ...
0 u! ?9 n7 P; k+ i! \- S: d& R
" S3 p5 @3 r; g, E( K
我在1997年買了當時第一套 EMI 出版的車氏 11 CD 套裝, 包括有巴托、海頓、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莫索斯基、拉威爾、杜貝西、華格納的樂曲,你讀到作曲家那麼雜,便會猜想到那是一套樣品推介套裝。對的!其後, EMI 陸續推出專題套裝,那 11 CD 樣品是分別重覆出現在往後套裝內的其中。$ |5 B7 `5 X; J- l8 i
1997年首版的 CD 是在荷蘭 Uden 製造,其後幾年的專輯的首版 CD 亦如是 Uden 版,至到 2004年,首版發行才轉到意大利製碟。愈早版愈好聲的金科玉律沒錯,後期版的 CD 在德國製造,聲音質素降級了。- O; s/ C. r! ?
當年買了1997年的套裝之後,聽過一遍,便收藏起來,只覺音效平平。去年,隨身聽讓我對 EMI 車氏的 CD 改觀了,原來是演錄俱佳的上品啊!因此在去年八、九月期間,於亞馬遜網站追回未購入的 EMI 車氏的 早版CD。* T( V9 K' q$ g. R  c1 N
首先購入車氏的貝多芬及布拉姆斯的曲目,逐張早版單碟買入。
% p& M" `$ l& ]  X  R; ~頭一批入的碟,音效最好是貝七及貝八。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及德意志安魂曲竟是由一間美國公司(聲稱 EMI 授權)燒錄的 CD, 不是 EMI 原裝碟,兩者售價差不多,只怪自己沒經驗及疏忽了,算是交學費吧! 之後,補購了 它的原裝荷蘭版,音效當然是立見高下。
( }% f2 t. L/ A( ]7 b$ A其實,在亞馬遜逐張車氏早版單碟買入,是好肉痛的一件事,因為若當時在 CD 店買全新套裝(後期版), 只需十分之一的費用。聲音好多少?買之前是不知道的。只是憑著新不如舊的信念,加上人生苦短,要聽好的,一股儍勁甘做羊狜而已。
3 F0 e7 ?' J) @1 i2 W2 B9 w1 r車氏指的貝多芬第三交響曲第一樂章使人感到的英雄氣概, 頓然胸襟廣濶起來 ,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憑記憶,是聽過最好的版本,包括相比於 Walter, Klemperer, Karajan 和 Furtwangler 的 。在車氏棒下,除了有一份莊嚴、宏偉和尊敬心,還有溫馨的人情味。CD 的音效方面更加是頂級,音色厚暖之餘,銅樂器仍然鏗鏘,音場立體,動態從容。該碟雖然買了二百多港元,以聲論價,即使是五百港元,還是值得的。
IMAG754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8:0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2 17:36- R+ q2 H. S( Y0 i5 T
我在1997年買了當時第一套 EMI 出版的車氏 11 CD 套裝, 包括有巴托、海頓、貝多芬、舒伯特、舒曼 ...

$ G& ?8 k" G* O* Q+ Y9 z 車氏指揮的 Brahms 第二交響曲,歌唱性好,流暢,音色豐滿厚暖。同碟第三交響曲是 ADD 錄音,樂器細節 、質感多一些,但是厚暖、舒服方面不及 DDD 的前者。聽的是 1999年首發荷蘭早版。
IMAG754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07:5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2 18:08* a0 U% u2 f2 u
車氏指揮的 Brahms 第二交響曲,歌唱性好,流暢,音色豐滿厚暖。同碟第三交響曲是 ADD 錄音,樂器細節  ...
# e- U1 s& ~; L% u" q6 o8 ~
不久,又在阿馬遜多買十五張 2004年首發早版 CD,包括 Bach, Mozart, Stravinsky, Prokofiev, Rimsky-Korsakov,Shostakovich, Verdi, Faure, Wagner , Tchaikovsky 等的曲目。亞馬遜說明是 USED like new, 收到的紙盒外表是很舊,會有十年歷史,內裡全部 CD 膠盒卻是未開封全新的,亦確定是 2004年首發的早版CD 碟。
9 d8 M( B4 M1 G6 t8 B+ ^8 I內容包括幾首長曲,例如 Verdi 安魂曲  (Requiem) 是孖碟裝,全長 104.20分鐘;巴赫彌撒曲(Bach Mass), 長 127.52分鐘。
9 E5 @0 L  U$ U+ V/ r$ U9 |$ }該套 CD 有別於 1997 至1999 年的首發版的黑色封套及碟面,該首批 2004年首發版封套是深紫色,碟面是淺粉藍色。
1 d9 @* |# F0 F( G! X1997至1999的 CD 是 在荷蘭 Uden 製造。2004年這批碟是在意大利製造。7 v# u. f7 _. H& {) |' w2 ]( C
既然生產地有別,很大好奇心聽一下音效有沒有分別。- R& E3 r4 a/ L6 K: n! v
聽罷天方夜談及胡桃夾子。噢!意大利版是 hi fi 化了的荷蘭版,高頻、聲尾多些,樂器質感細節多些,低頻分析力及控制力好些,整體聲音爽一些,動態、爆棚加上超低頻震撼力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我即時驚愕至目定口呆!而且音量扭至很大聲,聲音一樣舒服,又保持 EMI 車氏 的一貫厚暖耐聽音色。
: j% P( v" i; t- X話雖如此,EMI 車氏 始終係音樂會現場或電台錄音,除非不作比較,一旦與 Karajan/BPO/DG 西德版即時比較,後者音效高出了一班。
5 m( R6 w. s1 I. w至於演奏方面, 聽車氏的,會舒服放鬆,優哉游哉,聽Karajan 的,緊張又認真,有些像在做功課。車氏指揮的音樂有內涵、有思想,卡爺很認真一絲不苟地在技巧上追求完美。
  R# l3 f2 K) R/ A上面講的 2004年首發EMI 車氏是巴伐利亞電台錄音,1997 至1999 年的則是慕尼黑管弦樂團自己錄音,所以音效不同未必是荷蘭廠與意大利廠的原因。
IMAG7544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08:0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9-23 09:24 编辑 . m3 W  N3 o( ?
HAUWAI 发表于 2015-9-23 07:50
& j0 o1 y. Y8 W' W; I. g8 |0 Y3 s8 f不久,又在阿馬遜多買十五張 2004年首發早版 CD,包括 Bach, Mozart, Stravinsky, Prokofiev, Rimsky ...

% B2 |# {6 k( T% e- O4 r" ?. h3 c& r1 j/ W9 Z
如果你覺得車氏撚某些樂段偏慢,聽一下他的 Rossini overtures, 特別是 Guillaume (William) Tell 的末段三分多鐘, 七十九歲的車氏指 MPO 是俐落、爽快,爆棚得澎湃,雖然那麼刺激,音效仍然舒服,只感覺他瀟灑,又嫌那麼快便聽完!
7 ?- R6 K, ]9 E) D4 K- `車氏的莫札特安魂曲,是偉大的演奏錄音。在車氏去世前一年,1995年錄音的,無巧不成話,莫札特亦是在去世前一年作此曲,還欠些小未完成,傳說 Sanctus 和 Agnus Dei 兩段是在他死後一年,其他人補作的。+ C& r3 Z5 w, K# w$ F4 v
聽過車氏的 Brahms 德意志安魂曲和 Verdi 安魂曲,以莫札特安魂曲最好。車氏 奏出莊嚴、宏偉、深沉、哀慟的氣氛並有攝人的氣魄。四人獨唱組當年與車氏合作純熟,因此與管弦樂組交接無間,儼如樂器的一組聲部,所以樂曲進展順暢,營造出攝人的氣魄。+ I# y, {, ?! ^3 c
音效方面,由於是 MPO 自己的錄音,不是如 2004 年首發其他的電台錄音,前者音色厚暖豐滿,低頻分量特別多,這樣才能托得起安魂曲的悲壯氣氛。在雄偉的樂段中,充分表現到動態、力量和氣勢宏大 ,但是依然舒服耐聽!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08:0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3 08:03: |; k/ M3 H* O
如果你覺得車氏撚某些樂段偏慢,聽一下他的 Rossini overtures, 特別是 Guillaume (William) Tell 的末 ...
2 e1 Y( c8 n# b6 u; u0 G% {
圖片
IMAG754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09:1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3 08:05
" {2 Z( |! v. A" W: E圖片

+ ]- q$ {; F6 L5 H3 M5 A: h及後,再上亞馬遜逐張買 1998年首版 EMI 車氏 Bruckner 交響曲 CD,共十二張 , 平均每張一百多港元。若一次過買整套的, 要四百多英鎊。0 E3 {" h' y8 S! I6 p4 H
車氏奏出的效果有一種感染人的魅力,容易令人投入甚至沉醉,沐浴在現場氣氛。
IMAG7545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2:1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9-25 13:15 编辑
0 i6 C, w( ^% `7 w7 t
% \9 B$ n' r% |3 H遺憾與車氏始終緣慳一面,在1990年到慕尼黑,因事忙,沒有到 Philharmonie im Gasteig 現場聽慕尼黑管弦樂團;在1994年,車氏與該樂團訪港演出時,我又去了歐洲,無緣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10:0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5 12:11
! Z* R8 Z. O/ l) @# G) r+ W遺憾與車氏始終緣慳一面,在1990年到慕尼黑,因事忙,沒有到 Philharmonie im Gasteig 現場聽慕尼黑管 ...

7 u4 U3 N' P/ Y' ~5 m曾經講過馬勒交響曲是適合發揮及炫耀音響功架的樂曲,蘇堤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奏馬勒第五交響曲便是好例子。一張很 hi fi 的 CD, 第一樂章低音鼓擂鳴,超低頻分量洶湧,震撼力迫人,三角鐵散發開的高頻,造成的對比,讓人更覺高低頻兩端去得盡。銅管樂鏗鏘明亮,特別是小號的沖擊力,有剌穿牆壁般殺傷力,但聽覺上不會感到刺耳。蘇堤在爆完一輪之後,轉眼間,奏出柔情似水的優美樂段,能動能靜的大師也。* N6 f* `* ]. D4 V& n# l
第三樂章那種圓潤的音色,玲瓏的銅管樂聲,加上生猛的動感和力感,還有一浸浸低音鼓超低頻的暗湧,真教人心花怒放。, y( B* q  f) y4 G/ Q2 c( h3 p
以上 hi fi 效果,隨身聽已可交待得到。嘗試在大喇叭系統感受一下,奇怪地,樣樣打了折扣 。% l: V; e9 h; c
CD 是 Decca 的1970年芝加哥錄音,CD 碟是1985年西德頭版。
- |' p1 \! S  y綜合此 Decca CD 的聽感, Decca 不及 DG Gunter Hermanns 錄音的耐聽和似現場的聲音,驟耳聽來 Decca 較 hi fi, 有如在音樂廳坐在前排,動態對比亦大一些,然而 Decca 的音色、氣氛、泛音、現場感則及不上 D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10:0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9-25 12:11
4 S/ E% i" [1 Q; H遺憾與車氏始終緣慳一面,在1990年到慕尼黑,因事忙,沒有到 Philharmonie im Gasteig 現場聽慕尼黑管 ...
  y8 m4 w$ x& |  w1 W# ?; v
曾經講過馬勒交響曲是適合發揮及炫耀音響功架的樂曲,蘇堤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奏馬勒第五交響曲便是好例子。一張很 hi fi 的 CD, 第一樂章低音鼓擂鳴,超低頻分量洶湧,震撼力迫人,三角鐵散發開的高頻,造成的對比,讓人更覺高低頻兩端去得盡。銅管樂鏗鏘明亮,特別是小號的沖擊力,有剌穿牆壁般殺傷力,但聽覺上不會感到刺耳。蘇堤在爆完一輪之後,轉眼間,奏出柔情似水的優美樂段,能動能靜的大師也。% v' s# r! |. m
第三樂章那種圓潤的音色,玲瓏的銅管樂聲,加上生猛的動感和力感,還有一浸浸低音鼓超低頻的暗湧,真教人心花怒放。7 x2 d+ N, T: R3 n) v
以上 hi fi 效果,隨身聽已可交待得到。嘗試在大喇叭系統感受一下,奇怪地,樣樣打了折扣 。& s& {  p; z. X9 K+ U/ q) i7 D
CD 是 Decca 的1970年芝加哥錄音,CD 碟是1985年西德頭版。2 ]$ u7 J) a1 j
綜合此 Decca CD 的聽感, Decca 不及 DG Gunter Hermanns 錄音的耐聽和似現場的聲音,驟耳聽來 Decca 較 hi fi, 有如在音樂廳坐在前排,動態對比亦大一些,然而 Decca 的音色、氣氛、泛音、現場感則及不上 DG。
IMAG754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21:3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9-30 17:51 编辑
  l6 T/ D2 f9 `7 s" P0 ]% @
HAUWAI 发表于 2015-9-26 10:08+ }& [5 Q2 b2 K9 N+ Y* E
曾經講過馬勒交響曲是適合發揮及炫耀音響功架的樂曲,蘇堤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奏馬勒第五交響曲便是好例 ...

1 W) L6 P8 `5 A1 P+ @8 a, r8 Z1 r4 Y5 x- {6 ~, {- Z
在何鄭前輩 OTL 發燒窩,常播"皇后大道東",吾友劉博士與公子到訪,經此一曲,大開耳界,由衷佩服,據云他回家後不敢開機一段時間矣。# V" j/ S- M4 ?/ f2 m+ @$ [
該 CD 是羅大佑製作、監製、內容大部分是他作的曲,並主唱其中兩首。
% V- m8 f( q; ?% N1 z“皇后大道東”的節奏感非常好,令人不自禁地動著腳跟隨打拍子。CD 音效的聲音從容 ,羅大佑亦唱得從容不廹,一副玩世不恭的調子 ,他的帶有國語口音的廣東歌,更昇華了漫不經心、 若即若離的效果,整首歌富有音樂味。蔣志光及和唱正音的廣東話,反而覺得太過正經。& b$ S" }! ?# t( w3 k! w9 G( g# ?
花比傲 (Fabio 的美妙譯名) 負責奏全部伴奏樂器(除了中樂),上佳的混音造出了很好的效果。林夕填的詞妙絕,常常使人會心微笑。! {5 C, p' p/ M! @2 J5 Y
“東方之珠”是同碟另一首好聽的歌,羅大佑兼作曲詞,以國語演唱。
1 h, p% H" |. c4 i* T' P- f- p7 o下圖 CD 是1991年日本東芝頭版。
IMAG756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07:3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劉博士云“何師傅的是頭版,十分好聲,我跟買,只有港再版,衰聲到無譜。”& C. C2 x' N% m
如此,市價約二百港元的日本東芝頭版,算是超值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19: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10-4 19:20 编辑   M& c# O% `0 d* S9 a2 \" @. x3 Y
HAUWAI 发表于 2015-9-30 07:31
3 S# o5 P# a' l0 h劉博士云“何師傅的是頭版,十分好聲,我跟買,只有港再版,衰聲到無譜。”5 ]% s* P# L) x# i: N$ U
如此,市價約二百港元的日本東 ...
7 Z; A& c1 e9 y1 {# R
) g3 \4 ^% p# F- k
Maria Callas 在我心目中,是歐洲的鄧麗君。記得在1990年前後,原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鄭延益老師說,你只要聽一次 Callas, 便會愛上聽歌劇女聲。我亦不例外,一聽之後,被 Callas 引領踏入西方歌劇之門,開拓一片廣闊新天地。
% x7 @7 f) m# C! C' {% a2 o/ {Maria Callas 的聲音味道濃郁,有一股如吸毒般的味精,一聽上癮,歌聲感動人,變化和層次多,爆棚(mad scene) 和唱上高音時,完全不留力,去到盡,大有為求唱好唱盡此曲,猝死而無悔矣!
callas.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4-11-15 10:21 , Processed in 0.0693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