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9 13:4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ee 发表于 2015-10-21 14:07
4 z6 _ v# d* t* e5 XBartoli “An Italian Songbook”, 易听。好介绍。
$ ?6 r6 s0 N7 h* N. |' ?3 P, ?) d想起一場令我難忘的 Bartoli 音樂會。猶記得 2011年 2 月 22 日香港藝術節開幕音樂會,是 Celcilia Bartoli 的獨唱會,該晚是我現場聽過迄今為止最好的女中音。5 S; \, q" P4 ]8 `
現場聽 Bartoli 音樂會是我多年以來的夢想,也苦候了 17 年,她才首次來港演出,可幸她唱功仍在高峰。嘆往昔,很多大師在走下坡後才會到港演出。 " o! D6 a& b: f/ d- W
Bartoli 的表現幾近完美,音色美、音量足、有力感、聲音有厚度、變化圓順、容易令人投入。她唱輕快的、感人的、佻皮的、冷酷的、熱鬧的、哀愁的、憂鬱的、放蕩不覊的、恐懼的、高貴的、激情的、鬼祟的、搞笑的、刻意賣弄技巧的,也可在音樂會欣賞得到。她件件皆能,亦可見選擇曲目的週全。
, p) s; I' t+ O; S- d/ ]! SBartoli 對嗓子的控制出神入化,如魔術雜技般,不親耳聽過,不相信是人類所能做到的。 Bartoli 的台風也恰到好處,不慍不火,矜持中流露出熱情。Sergio Ciomei 的鋼琴伴奏配合得天衣無縫,收綠葉牡丹之效,鋼琴音量控制得宜,音色之美及琴腔聲之豐滿,與 Bartoli 歌聲相得益彰。4 r/ W5 l7 n o! O' a* d
Bartoli 在音樂會中,以多種不同語言的歌詞唱出,全懂歌詞的觀眾恐怕如鳳毛麟角。在欣賞音樂當中,莫若把人聲當作一件樂器,從中專心欣賞她的歌聲,會很容易投入及感動。現場場刋有中、英文歌詞譯文,當然最好是在聽之前,先讀歌詞,容易明白內容。不先看歌詞也可以,好的音樂是不需要語言輔助的,音樂本身已可表達一切,有些時候,文字反成畫蛇添足。試想想,你在聽過鄧麗君某歌曲的第一次之後,你隨後會有幾多次逐字留心歌詞呢。 2 i( f7 s4 M: Z' [+ Y/ z' @/ Y
與 20 世紀偉大的女中音 Maria Callas 比較,Bartoli 當晚沒有唱出 crazy high C,Callas 在這方面是獨步天下的。Callas 音色的濃烈,深入心窩的感染力,至目前還是後無來者。除此以外,Bartoli 唱功是不下於 Callas 的。Victoria de Los Angeles 與 Monserrat Caballe 也是在濃厚音色及感染力方面稍優,至於其他方面,Bartoli 是不會給比下去的。至於現場聽過的 Grace Bumbry, Barbara Hendrick, Christa Ludwig, Kiri Te Kanawa 等都不是 Bartoli 對手。 6 k: T) ~3 S: u$ @* S* Y) H8 w
自從 1993 年 Decca 的 Rossini 仙履奇緣 出版之後,便愛上聽 Bartoli,亦自此一直買她新出的 CD,並渴望現場聽她的音樂會。經常都會以上述 CD 試音,試其錄音的舞台空間感和立體感、歌者發聲的高低、前後位置定位及人聲的音響平衡度。經過當晚現場聆聽 Bartoli 真聲經驗 (古典音樂會一般是不用揚聲器的),很可惜,Decca 偏薄音色加上數碼化的錄音,多年以來從 CD 聽到的 Bartoli, 是打了大折扣啊!
3 q) `( q4 V& T/ P* @, v在此一提音響經驗,聽 CD 最好的人聲,是以 16 bit CD 機、膽擴音機與 LS 3/5A 揚聲器所播出的,用 EL 34 膽的女聲又會好一些。 ( B- n5 b& J/ N: K" p
當晚在文化中心音樂廳坐樓上 H87 座位,再次証明該區是聽人聲獨唱音響效果最佳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