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試音、示範又好聽的 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9:0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4 22:25  Y' B* G9 G8 ?% P2 p- M2 a
蔡琴金片子壹是我的試音、示範 CD。 伴奏是簡單幾件樂器,蔡琴的歌聲及每一件樂器的位置清晰及分隔得清 ...

7 Y/ F. b- b' o6 z# bMaisky 與 Argerich 演奏的 Schubert Sonata for arpeggione and piano 是我的示範 CD 選曲, 該錄音的音樂感濃, 有感動人的魅力。
0 z* a) j  B* E! TSchubert 在 27歲病癒後作該曲,特別使用 arpeggione, 一件像結他的六弦琴,用弓拉奏的,近代的演奏都以大提琴代替了,Maisky 也不例外。
- S0 b4 {( T; |  B該曲的音樂抒情,琴音如在說話,有味道和令人投入的感染力。個人覺得曲中鋼琴比大提琴還精彩呢!/ o+ \; F/ ^' u, o" j1 ]% T
聆聽的是德國銀圈版。
IMAG794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5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5 09:04
# a2 |& S1 [: _+ b- c8 j: \. ]Maisky 與 Argerich 演奏的 Schubert Sonata for arpeggione and piano 是我的示範 CD 選曲, 該錄音的音 ...
  X1 A6 Y+ C: f/ E% ?
堂吉訶德是在西班牙創作於四百年前的流行小說,主角在騎士年代已過的世代,還扮作騎士,他到處受人嘲笑及欺凌。Richard Strauss 在十九世紀末以那小說故事為主題,寫成了四十多分鐘的變奏曲,以大提琴代表堂吉訶德,高音大號代表他的隨從,並分別以小提琴及中提琴獨奏和出他倆的性格,樂團的配器繁多,五彩繽紛,音樂風格與作曲家的交響詩作品類似。1 T' p" ?4 }! X
卡拉揚與柏林管弦樂團在 1965年灌錄了該曲,演錄俱佳。錄音師 Gunter Hermanns 的音效比他的其他製作較為清晰一些,低音亦沒那麼肥。下圖是我的示範 CD。
" }& v+ j: S( n0 @% q9 V" Q4 v同碟的交響詩“死亡與變形”是在 1972/73年的 ADD 錄音,比1982年重錄的 DDD 錄音,前者的尾音和泛音稍多一些。+ x1 u# _* ^2 @8 P/ F; h( f3 |
  ~8 T6 t! n4 g
IMAG7944_1.jpg
发表于 2016-1-16 20: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2 16:57
  w( d8 p; H+ U7 Z: q前後用了三年多時間,在 2013 年收集齊了全套Karajan 指揮柏林管弦樂團演奏的 Anton Bruckner 第一至 ...

) c8 F# O9 k1 ~/ }我未听过好声,可听管弦樂的 Altec A5。9 _3 D( m  O! g) B6 ~8 x& M

, U: {1 ]; y) J4 t补充内容 (2016-3-5 14:23):/ E, S6 |3 \$ R2 a9 ~5 X
我未听过好声的 Altec A5。比较喜欢JBL 听管弦樂,如 Olympus。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07:3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ee 发表于 2016-1-16 20:56
& n0 J- d1 v& j6 F' o2 x我未听过好声,可听管弦樂的 Altec A5。

6 ^3 J5 h& T3 E7 ^4 E  u$ l0 t鄭師傅在本論壇的 DIY 膽機分類“大戰 Altec A7" 版面分享改裝及調校 Altec A5
9 b* J; l2 ?& l
% _. r' ?& M' y* g1 z0 ~http://kaipanj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883&mobile=yes; f( `- l2 g4 }& @" g9 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3:0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18 13:35 编辑 6 P4 ~# d) `! O2 p  a" `; F
HAUWAI 发表于 2016-1-17 07:30
! D. L1 @. s" o' H" y鄭師傅在本論壇的 DIY 膽機分類“大戰 Altec A7" 版面分享改裝及調校 Altec A5
0 c) c) `! {4 J: F& }, [" ]
4 M, G. v; Z3 T' c: fhttp://kaipanji.com/f ...
2 X7 n% e- U4 G$ {( |* S' z
2 W1 a4 ?( j, |5 ^) `
下圖是我的 Martha Argerich 鋼琴示範 CD,西德頭版,曲目是蕭邦作品。此錄音是在她 33歲時灌錄,她後來比較少獨奏,著重演出協奏曲,亦產生了經典的 Rachmaninoff 第三鋼協及柴可夫斯基第一鋼協的錄音,Philips 出版, 再後期,她著重室樂演出了。! }" Q. E- z$ W. R( C. I, \
Argerich 在 1965年得到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後,便蜚聲國際,及後,在 1980年出任評判,因對 Pogorelich 的高度評價得不到認同,憤而離席,成樂壇一時之佳話。) c' {- Z6 h: u6 c& a
下圖示範 CD 的 Chopin 第二奏鳴曲第一樂章,Argerich 狂風暴雨式的爆棚,力量不弱於男鋼琴家,表現頗與 Richter 相近,巾幗不讓鬚眉也。第三樂章送葬進行曲,她奏出莊嚴,宏亮,悲慟的使人投入的氣氛。
' ^$ h  r( K, j- Y同碟第二首 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 Polonaise ,曲的前半,Argerich 奏出華麗的光彩,後半部份,奏出了節奏鮮明的舞蹈感。& p- f& O0 L+ k# g
CD 最後一首是蕭邦第二號諧謔曲 op 32, 我常聽 Michelangeli 彈奏此曲。Argerich 在二十歲處於藝術低谷時,曾隨 Michelangeli 習琴,可是在該一年半期間只上過四課。Argerich 彈此曲的重量感充足,樂曲流暢,她的老師則優於有歌唱性,而且動態對比更大。. L$ m/ y  O9 L
一向認為 DG 的鋼琴錄音是最好的,此 CD 是示範品,它的高音比 Philips 的多,琴音鏗鏘一些。它的金屬聲和木聲比例自然,超低頻分量足,琴腔共震音色豐滿,泛音豐富,重力轟鍵的力量十分充沛。
IMAG794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0: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8 13:00& G8 H$ V. d5 }- j7 G
下圖是我的 Martha Argerich 鋼琴示範 CD,西德頭版,曲目是蕭邦作品。此錄音是在她 33歲時灌錄,她 ...

# J2 F% G" Z: X! N, F5 |Oscar Peterson Trio "We get request" 是我二十多年來的試音、示範 CD,西德版,1990年在香港金鐘廊買的。: _* N6 o: ?; @, v+ t
該 CD 是1965年的錄音, 錄音師是 Bob Simpson,他曾錄製天碟 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 此錄音亦有相同特色,就是空氣感和現場氣氛的聲音特別好。
# n5 e3 |. o4 f全碟是爵士音樂,只有三組樂器,大師 Oscar Peterson 彈鋼琴,Ray Brown 玩低音大提琴,Ed Thigpen 打鼓。組合、音場與蔡琴"金片子壹"頗相似,然而 Bob Simpson 的製作,俠音效更上一層樓。此 CD 相比金片子壹,空氣感多些,現場氣氛更廹真,高音多些而樂聲鏗鏘,音樂顯得生猛些,彈跳力好,力感亦重些。
) c$ [# P2 y, C- Z* t$ k% V主要聽 “You look good to me” 試音,開首在右方 Ray 拉鋸低音大提琴,有極顯現的擦弦聲,低頻要向下潛,若不,便要前後移動揚聲器,要聽到揚聲器的能力所達的最低頻及沒有受壓抑。若音響的膽老化,低頻會很少。更換新膽之後,低頻會最多,隨著使用令膽損耗,低頻會逐漸減少。此 CD 可用作測試低頻分量。
! h% |# ?1 o) P( n在中間的鋼琴聲可拮耳,要有琴腔聲,否則便要調校。
) s4 p2 R# X! }/ K" `左方的銅鈸測試高頻的表現。
8 E) A, o" t# v, |接著,Ray 會彈撥牛筋,要有彈力和不含糊。記得多年前在沙田麗豪酒店晚餐,現場有菲律賓樂師在我三呎距離玩低音大提琴,回家後立即開機聽此 CD,印証了該錄音的低音大提琴相當接近真聲,即是琴腔共震聲低頻的分量是很多的,撥弦是有彈力的。
$ r! M1 y) B, @/ G  J8 j; }該曲末段,Ray 又鋸一次牛筋,極之過癮。
9 o8 g' c8 P2 \$ F/ k曾在發燒朋友家聽此錄音的日本版CD及FIM馬濬remastered的銀CD (silver-plated,) 。日本版乏善足陳,後者尚可接受。西德版則最好聲。
IMAG795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7:4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8 20:024 V% P( o5 Q5 \' e3 a8 |
Oscar Peterson Trio "We get request" 是我二十多年來的試音、示範 CD,西德版,1990年在香港金鐘廊 ...

9 r3 f9 M5 u" S1 H* O在2013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以李斯特巡禮之年樂曲作為小說的主題之一,那年該樂曲被廣泛注意,Lazar Berman 彈奏的版本在日本熱賣得很。我最愛聽的卻是 Alfred Bredel 彈的“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是我的示範 CD, 下圖為 Philips 西德頭版。8 H* j  `# P" ?
李斯特在“巡禮之年”灌注了很多他的個人多方面的體驗,包括文學、藝術、詩歌、風景、宗教、個人自白等。第一年巡禮焦點在大自然,第二年巡禮則以藝術及文學為主題。
% [& h7 R0 U0 F1 _) N( t& KAlfred Brendel 除了演奏鋼琴,還自己撰寫封套的說明, 從說明可了解鋼琴家對該樂曲的理解,他認為巡禮之年是李斯特的僅次於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的成就。* O, q- a' \( v! G
該 CD 是1986年的錄音,鋼琴音色優美、悅耳、晶瑩通透,溫暖豐滿、 琴腔聲及超低頻足夠,泛音亦豐富。
IMAG795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20:2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22 19:52 编辑
+ n* s& m& D- I* W4 A# h! k( T
HAUWAI 发表于 2016-1-19 17:42
4 \  D( O$ F( b  `; ~在2013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以李斯特巡禮之年樂曲作為小說 ...

- @4 E# [2 W7 z- T5 d; F
8 ?( `# }/ N" b, o在小提琴家的錄音之中,最喜歡聽 David Oistrahk, 他的琴音音色厚暖,有濃郁的味道,因此份外感動人,令人投入忘我。幸運地,他有給 Philips 錄音,該公司的小提琴錄音,我認為是最好的,好演奏加上好音效,收錦上添花之效。Oistrahk 與 Oborin 給 Philips 在1962年灌錄貝多芬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全集,順理成章地成為我最愛聽的小提琴錄音,亦是最常聽的試音及示範 CD 之一。: o3 _, Q2 H/ Y% C" Z7 ?" o
Oistrahk 生前曾用過七把不同的 Stradivarius 琴,都是蘇聯政府提供的,好的演奏家有靚琴之助,因而產生了音色美而感染力強的琴音。
: t% j) v' X' y. l: @9 M6 s$ j8 S3 n近日重溫在莫斯科1968年9月27日的一個重要音樂會的影碟,該音樂會是特別為慶祝 Oistrahk 六十歲壽辰而舉行的。Oistrahk 演奏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該首難度高的樂曲,在他手中,奏來自然流暢,令人覺得輕鬆容易。Shostakovich 亦是現場觀眾之一呢!曲終,觀眾獻花,以玫瑰花為主,獻上舞台的卻全是連花盆的盆栽啊!. \9 c" c, x7 s$ L: C9 I
下圖是 Philips 紙套厚盒 4 CD 套裝,在 1991年買的,內裏是三張德國銀圈、一張西德銀圈 CD。曾借朋友的四張西德銀圈 CD 比較。後者的聲尾稍多一些,音像稍鬆化一些,感覺上德國銀圈厚聲一些,可能是長期聽慣的關係,愛聽德國銀圈多一些。) q" t1 X% b, E& k
常以第五奏鳴曲“春天”第二樂章試音。一開聲,要聽到鋼琴的超低頻,在此可測試音響系統的超低頻(40Hz 以下)表現,若聽不到超低頻及泛音,我便會調校系統讓超低頻出來。在開首 40秒,小提琴在右方,之後才漸移至左方直至曲終,不知原因為何?定位穩定後,在左方的小提琴的音像凝聚於肩膀高度,右方的鋼琴的音像則位於及腰高度,立體定位猶如現場。Oistrahk 小提琴的擦弦聲頗顯現, 由於有琴腔聲烘托著,可聽到音色厚暖,有濃郁的味道,琴音感人,若音響系統的低頻不足,便出不到如此效果,要做功夫了。揚聲器左右之間的距離, 會影響小提琴琴音的密度和味道,及音像的聚散,因此可藉此 CD 調校以至微調。* l! W4 T: P/ e3 z) d9 ?1 S
接著的第三樂章,可測試動感和節奏感,要聽到 E弦不刺耳。
9 R' f4 c, x8 W: B, w8 ~在購買揚聲器、CD 機、放大器、接線,隨身聽等,我必用此 CD 試聽,過得了此關,才會考慮。
IMAG7946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21:0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1 20:24: x' W$ w" g/ h: p9 I. g
在小提琴家的錄音之中,最喜歡聽 David Oistrahk, 他的琴音音色厚暖,有濃郁的味道,因此份外感動人,令 ...

( ^% z, K  l: D7 z4 y7 O# V有些發燒友認為1995年24bit 日本Mercury 製碟的精選第五及第九奏鳴曲更好聲,二手價亦非常高,我則覺得它比較薄聲和味道淡。
IMAG7948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21: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1 21:10( @0 z% o. r1 m+ g8 b( F) J$ T
有些發燒友認為1995年24bit 日本Mercury 製碟的精選第五及第九奏鳴曲更好聲,二手價亦非常高,我則 ...
+ W% K6 T7 Y& @( @
有些樂評人認為 Grumiaux Haskil 單聲道錄音是貝多芬全集的最佳版本,可是 Oistrahk 身歷聲錄音的音效音色實在太好,是我忠心不二最愛聽的小提琴。
IMAG795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7:0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1 21:20  z0 K+ z1 P" M' u+ g. n( o( r* z
有些樂評人認為 Grumiaux Haskil 單聲道錄音是貝多芬全集的最佳版本,可是 Oistrahk 身歷聲錄音的音效音 ...
! k: D. g2 t* n0 q, c$ [
貝多芬莊嚴彌撒曲,卡拉揚指揮, 1966年錄音,西德頭版,是我的示範 CD。
! h4 ], _8 k0 n- N2 L有些人稱該曲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事實上該曲完成於1823年,比貝九還早一年。前者首演在 1824年4月於聖彼得堡,後者則在同年5月於維也納。
9 L" X  x; o$ d: W5 R0 m5 [! ]2 `" ?貝多芬完成莊嚴彌撒曲後,樂譜以手抄本限量出售,至 1827年他去世那年,才印刷出版。以上兩首貝多芬 合唱交響樂曲,加上 Choral Fantasia, 都可看出貝氏創作此類樂曲,發揮得特別好。% y1 z+ E' ?+ v/ w
莊嚴彌撒曲的聲部,除了管弦樂團,還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團。卡拉揚選用他經常合作的 Christa Ludwig 唱女低音, 還有男高音 Fritz Wunderlich, 他倆亦是發燒名盤 EMI  Klemperer 馬勒大地之歌的主唱者。
  I  n; f8 J' z- n$ @卡拉揚指揮柏林管弦樂團,演出細膩、柔順、流暢,爆棚時開揚而且有力量。此 CD 音效傑出,音場空間大而立體,聲音舒服,動態從容,音色自然,人聲立體。+ p8 T+ T$ A1 J5 t
當初我因見有卡拉揚、貝多芬兩個名字而購入此 CD, 沒想到它的質素是) {& p' N$ P8 o; D6 S/ R
演錄示範級的。
IMAG795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1:2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27 16:45 编辑
2 r& E# `. a6 f8 h* s) _' k
HAUWAI 发表于 2016-1-26 17:02
0 E; d$ o4 s) B+ O3 |) S貝多芬莊嚴彌撒曲,卡拉揚指揮, 1966年錄音,西德頭版,是我的示範 CD。
; N  u: ~: q, p6 [2 ?$ H有些人稱該曲為貝多芬第十 ...

/ N( z  f& z3 u: D8 T6 i0 U. ~" [* l5 p2 P% F
下圖的 CD, 你可遇上過?它是頗罕有的,我在數年前尋找了兩年,才遇上日本原價3,500日元早版,二手價高昂。
3 L5 i" |9 q5 F" \9 R此 CD 曲目是意大利作曲家 Respighi 的羅馬節日及羅馬之松,是交響詩羅馬三部曲其中之二,另一部是最早寫的羅馬之泉,每部均為四個樂章。羅馬節日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在美國首演,由 Toscannini 指揮,取得成功,使 Respighi 在美國樂壇奠定基礎。此 CD 是 Maazel 指揮 Cleveland 樂團演出,Decca 錄音大師 Kenneth Wilkinson 遠赴美國 Cleveland 主持錄音。4 _* s7 b) z5 B( p
CD 的音效是一級的,音場深闊,音色自然,聲音舒服,動態凌厲,爆起上來很強橫,全無壓抑, 特別是銅管樂與敲擊樂的表現,燦爛非常。羅馬節日第一樂章的低音鼓一浸浸暗湧,第四樂章的低音鼓卻爆到翻天覆地,終結時,堂音的廻響頗長。
; M6 E+ @& c' i% _( ?; O此 CD 最適合用來炫耀表演音響的效果,是我的示範 CD。
IMAG796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5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27 16:13 编辑 - K$ m( [5 g: P6 d% O( S4 J5 L
HAUWAI 发表于 2016-1-27 11:29% `# H- i1 c/ }3 `4 m
下圖的 CD, 你可遇上過?它是頗罕有的,我尋找了兩年,才遇上日本原價3,500日元早版,二手價高昂。8 s; D- I5 D1 i. e4 `
此  ...
1 e5 ]/ ^! i7 `0 I1 D

5 n9 O: C, N3 H" G) b0 a& P8 O馬勒第四交響曲,以色列指揮 Eliahu Inbal 聯同法蘭克福電台交響樂團演出,在1985 年由日本天龍公司錄音師,以兩支 B&K 咪錄音,是我購入該系列馬勒交響曲的第一張 CD,天龍濛字版,二十多年來是我的示範 CD。8 @( e! Y+ t: ^9 ]& ?# T* S' ^: y1 r
兩支咪出來的效果是,音場濶且深,樂器定位清晰,有遠有近,音色優美,輕重對比得出的動感和力感出色,低頻包括低音鼓的分量足。! O& W" t% Y& O! ~" ~& O
在 1990年,我帶同此 CD 到訪法蘭克福 Alte Oper,購買音樂會門票, 進入音樂廳錄音現場,該晚是列寧格勒管弦樂團的節目。門票不設劃位,觀眾可隨便入座。上半場,坐樓下大堂,聽到很多廻聲,影響到聽不清楚台上的演奏。5 M  v4 m3 p( Q5 g3 ]
中場休息,到二樓大堂及露臺歇息,有香檳酒售賣,在歐洲的音樂廳或歌劇院的大堂是經常可飲到酒的。一杯在手,步出露臺,夏天的德國,入夜仍然天亮,往下望長長的行人專用區,搭了長形木台,原來當晚有時裝表演,好不熱鬧。與朋友閒聊一會後,入場改坐樓上。可是聲音仍然是很多廻聲的。在現場聽到的,與天龍的錄音,有天淵之別,天龍的聲音是清而背景乾淨的,估計錄音咪的位置是吊在觀眾席上空的,是現場聽眾不可能坐的位置。
MI000098535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5:0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27 16:16 编辑 6 u; @/ ~! t1 G! s$ Y/ Q  ^
HAUWAI 发表于 2016-1-27 12:527 s1 G, P. Y9 w) y
馬勒第四交響曲,以色列指揮 Eliahu Inbal 聯同法蘭克福電台交響樂團演出,在1985 年由日本天龍公司錄音 ...
9 n% O- s  f8 o

8 d( W9 W& n, k我經常說 DG 的鋼琴錄音是最好的,下圖 CD 的貝多芬第四鋼琴奏鳴曲,西德版,聽過之後,不由你不服!它的琴腔共震聲 、超低頻、泛音,加上 Gilels 奏出的動感、音樂感、力感的效果。想不出有任何唱片公司的錄音可與之匹敵。' d, k5 m- v8 u0 S1 L. e
第四奏鳴曲是貝多芬的三十二首之中長度第二的,最長的是 "Hammerklavier" sonata。貝多芬採用四樂章的交響曲格式作為鋼琴奏鳴曲的常規,莫札特與貝多芬的老師海頓並沒有這樣做。在這里,貝多芬沒有傳統般地加進小步舞曲,亦沒有如第二奏鳴曲般的諧謔曲。; U9 `  H) ?- s3 Z, Y
Gilels 奏得剛勁、爽朗之餘,音色又厚暖,他指下的琴音把音響的音效發揮到極至。
IMAG7964_1.jpg
发表于 2016-1-27 2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收藏,高水准之声,可遇不可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4:1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2-1 11:26 编辑 . U6 o/ B7 G  v* _8 E
刘树才 发表于 2016-1-27 21:04
8 i  ]4 D2 B5 p高人收藏,高水准之声,可遇不可求。
2 P4 S7 B" p8 ^$ M9 H" M
3 e* n: G* U( {, O6 F5 v+ H
在林子祥音樂會,他與葉倩文及兒子合唱 Lemon Tree, 原唱者是 Peter, Paul & Mary, 大碟在 1962 年出版,是發燒友的熱門碟之一。簡單的兩支結他伴奏,結他音色豐滿溫暖。Peter 與 Paul 一左一右,Mary 在中間,三人輪流主唱或合唱,唱出了味道來。人聲音色、細節、質感、結像、定位的音效俱佳,此錄音在六十年代非常流行,有一段時期的收音機天天播。我在九十年代初買的是德國製碟,最愛聽 Lemon Tree, Where have the flowers gone? 及 500 miles。
IMAG7967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18 01:55 , Processed in 0.1017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