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8 20: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8 13:008 ?9 w9 I! F3 V% R, x
下圖是我的 Martha Argerich 鋼琴示範 CD,西德頭版,曲目是蕭邦作品。此錄音是在她 33歲時灌錄,她 ...
/ h7 n0 Y8 s/ i, ?$ J/ k* G) bOscar Peterson Trio "We get request" 是我二十多年來的試音、示範 CD,西德版,1990年在香港金鐘廊買的。# b3 _- ?3 k. ^% D* O& O( h2 W- g7 Y5 M
該 CD 是1965年的錄音, 錄音師是 Bob Simpson,他曾錄製天碟 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 此錄音亦有相同特色,就是空氣感和現場氣氛的聲音特別好。4 I' I+ `& E `; F& V
全碟是爵士音樂,只有三組樂器,大師 Oscar Peterson 彈鋼琴,Ray Brown 玩低音大提琴,Ed Thigpen 打鼓。組合、音場與蔡琴"金片子壹"頗相似,然而 Bob Simpson 的製作,俠音效更上一層樓。此 CD 相比金片子壹,空氣感多些,現場氣氛更廹真,高音多些而樂聲鏗鏘,音樂顯得生猛些,彈跳力好,力感亦重些。' M F3 H3 h2 v
主要聽 “You look good to me” 試音,開首在右方 Ray 拉鋸低音大提琴,有極顯現的擦弦聲,低頻要向下潛,若不,便要前後移動揚聲器,要聽到揚聲器的能力所達的最低頻及沒有受壓抑。若音響的膽老化,低頻會很少。更換新膽之後,低頻會最多,隨著使用令膽損耗,低頻會逐漸減少。此 CD 可用作測試低頻分量。" j: Q: K! t+ N, o# X0 d( N
在中間的鋼琴聲可拮耳,要有琴腔聲,否則便要調校。+ @. h+ ]5 R/ V- ?: S ~" y* r
左方的銅鈸測試高頻的表現。
2 z9 ?; v- A0 D6 T& D! n接著,Ray 會彈撥牛筋,要有彈力和不含糊。記得多年前在沙田麗豪酒店晚餐,現場有菲律賓樂師在我三呎距離玩低音大提琴,回家後立即開機聽此 CD,印証了該錄音的低音大提琴相當接近真聲,即是琴腔共震聲低頻的分量是很多的,撥弦是有彈力的。
1 H W) E/ a' i該曲末段,Ray 又鋸一次牛筋,極之過癮。
5 n/ C7 d" n8 S; X& F& C曾在發燒朋友家聽此錄音的日本版CD及FIM馬濬remastered的銀CD (silver-plated,) 。日本版乏善足陳,後者尚可接受。西德版則最好聲。 |
-
|